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小区困局:从混合垃圾中找“值钱的东西”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李佳蔚
2018-07-30 18:0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自2011年起,上海开始推进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并连续7年将此项工作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

今年,上海将垃圾分类减量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先后出台《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和《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希望大力推进,并在诸多瓶颈、难题方面取得新突破。

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哪些新进展?试点效果良好的小区有何好做法?大多数小区还存在哪些问题?日本、德国、中国台北等地区的经验是否值得上海借鉴?

近半年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走访沪上多个住宅小区,采访多名业内专家,并对比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希望借此能全面了解上海垃圾分类减量的现状、瓶颈,并给出一些建议。

张选强把垃圾桶里的纸箱抽了出来。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李佳蔚 图

张选强把垃圾桶底部的纸箱抽出来时,各种颜色的塑料袋翻了个身,又继续扭曲地混杂交织在一起。

塑料袋里,隐约可见废纸、面包、香蕉皮和沾满油渍的快餐盒。塑料袋外,可以看到旧拖把和一盆叶子发黄的绿萝。张选强在上海做了多年小区保洁,这些塞满垃圾桶的生活的边角废料,是他日常工作最常接触的东西。“垃圾太多了。”他说。

“垃圾围城”的压力日益加剧,“垃圾分类”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上海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7年有余,2018年3月,上海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上海要在2020年底前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此举可谓正式对垃圾分类立下“军令状”。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直言,“居民生活小区是垃圾最复杂的区域”。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环卫处副处长齐玉梅则称,如果小区居民在前端分好类,政府再推动和管理好垃圾末端处理的产业,一系列良性循环就容易形成。

“垃圾分类我知道,但是没人分,一两个人也分不了。”张选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他这句朴素的感受,也道明了当下许多小区垃圾分类的窘境。

由于不分类投放,垃圾桶里装着各种各样的干湿垃圾。

尴尬的局面:垃圾混合堆放随处可见

“每天平均20多桶垃圾,多的时候有30多桶,”张选强说,这是一座6栋高层1500多户人的小区每天的垃圾量。

张选强和另外三名保洁员受雇于小区物业,负责清理小区所有的垃圾。每栋楼下摆着三四个垃圾桶,住在这里的人出门时会把垃圾扔进这些桶里,保洁员们则要把装满的垃圾桶拖到小区垃圾站。“有时候刚倒完一桶,半小时回来又满了,垃圾又多又乱。”他说。

垃圾越来越多是人们普遍的感受。

张选强所在的盛荣路这一小区,每天上午上班高峰时间,由于垃圾量猛增,常会看到垃圾桶被塞满,许多垃圾不得不在四周堆放的情形,包括大的废纸箱、小的垃圾袋以及各式各样的废弃物。随着近年来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城市产生的垃圾量逐年增长。在上海,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2公斤,城市日产垃圾达2万多吨。有业内人士测算,上海16天的垃圾量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

张选强来到这座小区两年多,保洁工作做了四五年了。每天反复整理垃圾桶,他总结出每周一、周六和周日的垃圾量最大。在这几天,他会提前赶到工作地,确保在清晨开来的垃圾收运车之前收拾好所有垃圾。对他而言,“保持好小区卫生,我的工作就好了,至于垃圾分类,小区没有专门要求,我们也分不了。”

的确,无论走近小区哪个垃圾桶,干湿垃圾混合堆放的情形随处可见。习惯好的居民,会把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别装在不同的塑料袋里,更多的人则毫无差别地随意打包。不过,无论居民分开装还是混在一起,最终“殊途同归”,都扔进同一个垃圾桶,并在每天清晨垃圾收运车强劲的压缩功能之下,破碎、黏结、融为一体。

和此处类似,荣科路上另一座大型居民小区对生活垃圾也没有分类要求。

该小区的垃圾厢房沿街设在围墙外,稍一靠近,未见垃圾就先闻到异味。物业将垃圾清理和驳运的工作承包给了第三方。一位承包者称,他们7个人负责该小区一至五期的垃圾清运,配4辆小型清运车。有人负责在小区清理垃圾,有人负责往外拉,“只要是垃圾就装在一起,拉到这个垃圾厢房”。这位承包者称,每天早上七点多,环卫公司的收运车会准时把这里的垃圾装车运走。

记者采访当天,一位清运人员刚从小区出来,他的三轮车里堆满了垃圾袋和纸箱,一侧的围挡一打开,“呼啦”一声,垃圾掉了下来。他把垃圾一袋一袋扔进厢房的垃圾桶,再把纸箱挑出来单独放到一边。“除了纸箱,其他的不分类。”他说。

每天早晨七点多垃圾收运车前来,将各种干湿垃圾压缩装运。

事实上,垃圾分类并非没有硬性要求。

2014年5月1日,《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正式施行,标志着上海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进入法制化的新起点。《办法》规定,住宅小区应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收集容器,小区不按规定设置垃圾桶、居民不按规定投放,都将受到罚款的处罚。如若在垃圾转运环节未进行分类,处罚将更重。

但从《办法》实际落实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项规定总体要求是分步推进,它是一个过程。现在确实有一些小区没有分类,部分分类的小区效果还不够好,这是一个尴尬的局面。”齐玉梅说。

不分类有多种说法

每天早上6点20分左右,张选强来到盛荣路的小区,换上工作服,戴上劳工手套和袖套,便开始逐一清理他所负责的大楼的垃圾,直到下午4点半结束。

虽然这座小区配有四五十个垃圾桶,但都没有分类标识,居民走过来也“随便扔”,不做任何分类。有的垃圾碎屑散落出来,张选强就用扫帚归拢好倒进桶里。路边飘落下来的树叶,也一并扫进垃圾桶。

不止小区保洁,居民也对小区垃圾分类有所质疑。

“哪怕我分了类过来扔又有什么用,不都混在一起吗?”一位小区居民说道,垃圾分类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参与的,仅凭少数人分类,做了也没用,“连垃圾收运车都是混装的,你还在这忙活分啥类?”

不少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是好事,经常在网上看到公益广告,只不过做得还不够好。一位在游戏公司工作的年轻男子说,易拉罐能够回收利用,电池属于有害物,这些他都知道。平时在街上把饮料喝完了,他会先看看该扔哪个垃圾桶,但在家里他从没对垃圾做过分类,“家里带出来的垃圾太杂了,要分类真的不容易。”

不对垃圾进行分类还有其他多种说法。

有人说这是物业的事,他们交了物业费,小区又雇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就应该由他们来做。还有人说自己不会分类,可回收物与有害物分得清,但干湿垃圾难以辨清:“有些东西沾了水或者油,湿透了,到底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

荣科路上一小区的垃圾站沿街而设,承包垃圾的清运人员把小区垃圾运到垃圾站,装进桶后等待次日收运车拉走。

挑出“值钱的东西”

垃圾分类固然不容易,是否因此就不做了?对处在垃圾分类最前端的小区居民和物业而言,到底应该怎么做?

“垃圾分类最好是‘各扫门前雪’,先不要管别人,自己分好了。如果居民分得不够好,物业可以二次分类。但是大家相互试探,一个等一个,那就很难做了。”齐玉梅说。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所长何品晶认为,垃圾分类不妨从“最上面”做起,把易拉罐、废铜铁、旧书刊等最易分清又最具价值的垃圾先分出来,再逐次往低价值废物推进。他说,“首先要做好一个可卖钱的废物的体系,让分类有利可图”。如果纸箱、塑料瓶、泡沫板这些值钱的“废物”被挑出去,垃圾总量便大幅下降。

分类工作的确是“逐利”的。在盛荣路小区,每次张选强整理垃圾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纸箱抽出来。有时他不得不把高高耸起的垃圾桶倒在地上,一个个翻拣。原本看似满溢出来的垃圾桶,其实大都被快递纸箱和外卖盒占据了空间。纸箱取出来后,垃圾果然“瘦”了一圈。

“有些人扔垃圾,把空纸箱子往里一塞,三四个纸箱就装满一桶,其他人只能把垃圾扔在外面。”他一面埋怨这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又把这些纸箱折叠摞在一起,瓶瓶罐罐单独收进一个袋子,最终,“纸箱和瓶子会统一卖掉的”。

“产生垃圾的区域很多,生活小区是垃圾最复杂的区域,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就有人去捡去卖,而这就是一种垃圾分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说,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于把“有用的东西挑出来”,形成一条健康的可回收利用产业链,“有了产业,就会有更多人和资源投入进来,把它做大”。

蒋建国还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垃圾”。他说,电商高度发达的当今,各类电商和快递物流企业有责任建立一套回收体系,把由企业产生的大量纸箱、塑料袋等包装物囊括进回收系统,循环利用,这样既可节约成本又能使垃圾减量。

安顺路上一座小区里,老大爷把湿垃圾倒进桶里后,再把垃圾袋扔进干垃圾桶。

艰难的探索

并非所有小区都如张选强所在的小区那样“不作为”。

2011年起,上海在部分小区试点推行“绿色账户”,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长宁区安顺路上,一座建于1980年代的老旧小区利用这一制度已形成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种种问题也在不断暴露。

“倒一次垃圾积十分,一天有两次,一般积200分就可以换一包盐。”4月份,在记者走访时,一位老阿姨走到小区垃圾回收站,把中午吃剩的饭菜倒进湿垃圾桶,塑料袋抖干净后,转而扔进另一个干垃圾桶。

在这里,每天上午9点到10点,下午3点到4点,“绿色账户”志愿者专门在垃圾厢房前负责积分。那位老阿姨按分类要求丢完垃圾以后,把她的积分卡拿到志愿者跟前“扫一扫”,积分就上传到自己账户里了。当天下午,不到半小时,陆陆续续有十余位老年人前来“积分”。

垃圾分类已成了部分人的习惯。一位老大爷介绍,他在家里放了不同的垃圾桶,分别放干垃圾和湿垃圾,因为最近吃中药,还把药瓶也单独收在一起,“在家里分好,过来扔就行,养成习惯一点也不麻烦”。老大爷说,每个月会有专门的人来兑换积分,他换过麻油、肥皂、牙膏,还有油盐酱醋等日常用品。

然而,像上述老大爷、老阿姨般分类投放垃圾的人却只占少数。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统计,近几年上海不断扩大“绿色账户”的覆盖面,目前已发放380多万张,但其中经常使用的比例还不到20%,大约一半的绿色账户卡基本没有使用过。使用度比较高的人群,仍然集中于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

记者采访当天,前来兑换积分的没有一位青年人。更令人意外的是,走近该小区垃圾厢房,透过窗口望进去,本该堆放干垃圾的区域,事实上“干湿不分”。再往里细看,除了门口用于积分的一只湿垃圾桶,厢房里其余垃圾桶几乎全都混装干湿垃圾。

据记者了解,这座小区除了垃圾厢房前的分类投放点以外,每栋居民楼下设有一个垃圾桶。平时,更多人习惯随手把垃圾扔进这个不用分类的桶里。一位年轻居民表示,“绿色账户”的积分时间他正好上班,“就算没上班,每次专门绕远路到垃圾站分类扔垃圾也不现实。”

志愿者为居民“绿色账户”卡积分

推进垃圾分类的探索中遭遇挫败不难想象,何况这项工作本就属于长期工程。国外以垃圾分类细致著称的国家,日本用了27年才形成现在的全民参与氛围,德国将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见到效果用了整整40年。“垃圾分类是一场革命,不仅是垃圾收运行业、日常保洁工作和政府管理等的根本变动,也是居民生活行为根本性的改变。”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环卫处处长徐志平感慨。

2018年3月16日上海发布《实施方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再次表明推进垃圾分类的决心,明确上海要在2020年底前建立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逐步彻底解决“混装混运”等问题,要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

作为牵头单位,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已开始紧锣密鼓地部署工作。齐玉梅透露,环卫部门正在通过居委会、业委会等基层单位,把社区居民动员起来,逐步推行定时定点垃圾投放,撤并小区一些垃圾投放点,改变居民过去随意扔垃圾的习惯。

针对垃圾收运车“混装混运”的现象,环卫部门已建立举报投诉电话机制,“只要是最先发现的有效投诉,我们会给予举报者一定的奖励”。此外,2018年上海还将建成2000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在居民区形成垃圾收运和资源回收的一体化机制。

距离《实施方案》所定下的最后期限只剩两年多时间,接下来无论如何推进,有一点毋庸置疑: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已按下“快车键”。

虽然有部分老年人分类投放垃圾,但该小区垃圾厢房里,大多数干湿垃圾依旧混合堆放并未分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选强为化名)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