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通识·窥见英伦丨女王与政治:历史视角下的英国王权
【编者按】英国或许曾“为幸运之神眷顾”,自工业革命以来创造了一系列发展与扩张的“奇迹”。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其昔日的辉煌不再,而英国历史仍旧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组织“窥见英伦”系列,邀请校内外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历史的角度为主、辅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学等多种视角,通过一系列个案与问题的讨论,尝试窥见英伦。以下是南京晓庄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叶璐的文章,原题为《女王与政治:历史视角下的英国王权》。
《伊丽莎白一世的舰队肖像画》,英国沃本修道院 藏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去世,是今年世界政治的一件大事,自然激起了人们的热议,有人将其视为里程碑事件,也有人认为虚君制下的女王并无实权,她的去世对现实政治没有任何影响。由于英国女王是英国政治与历史的产物,离开了这一特殊的背景,孰是孰非就很难判定。因此,只能结合英国的历史,人们才可能理性地看待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
一、历史视角下的英国王权
我们现在说的英国王权和英国王室,一般是指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以征服者威廉为首的法国贵族在英国建立起的王朝世系。在此后近五百年的时间里,国王的首要身份是领兵作战的军事首领,出鞘的利剑是君主权力的重要象征。他将土地赐予封臣,换取对方以提供军事服役为主的宣誓效忠。在这种封君封臣的双向契约关系下,国王主要“靠自己过活”,其收入来源于他作为封建领主的王领收入、封建协助金等等。国王的权力绝非不受限制,1215年约翰王签署的《大宪章》正是贵族反叛取得的成果。《大宪章》中明确规定,一旦国王行为失当,贵族有权反叛直至国王的错误行为得到纠正。
到中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英国的封建贵族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厮杀,1455至1485年的玫瑰战争削弱了贵族势力,此后都铎王朝的建立开启了向新君主制的转型,国王的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教会也成为专制君主的统治工具。国王的身份由贵族首领逐渐转变为真正的一国之君,成为整个国家的象征,但其权力依然受到各种传统和规范的制约。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后,情况又开始发生变化。来自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成为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但他既缺乏亨利八世的权威,也不像伊丽莎白一世那样,拥有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显赫政绩,即便如此,这位“外来”君主却不懂国情,还要鼓吹当时在欧洲大陆上流行的君权神授,将自己凌驾于议会之上,由此导致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并在查理一世统治时期爆发内战,国王战败,王权随着国王的头颅一起跌入尘埃,英国进入一段短暂的共和国时期。但共和国却陷入了比国王有过之而不及的专制怪圈,最终英国人又将国王请回了王座。当然,前提是国王必须“守规矩”。
这一时期的动荡以1688年光荣革命的爆发告一段落。《权利法案》定下了规矩: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中止法律效力;不得擅自征税;不得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等等,议会取得了最终胜利,英国走入了君主立宪制时代。此后王权不断衰落,即便偶尔出现乔治三世那样试图恢复王权荣耀的君主,但终究扭转不了历史大势,在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时代,随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英王正式成为仅仅具有鼓励、警告、被咨询等“软约束力”的虚君。但值得注意的是,实权的虚化与高大上光环的荣耀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钱币的两面,英王逐渐成为英帝国以及后来的英联邦的精神纽带与最高象征。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忠诚地继承了这一角色,女王在位期间虽无任何实质性的政治权力,但她也通过向政府提供建议,访问英联邦国家等方式发挥着政治影响。从英国王权的长期演变中不难看出,王权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灵活、善于妥协的演变特征。最关键的是,君主不是将实权,而是将虚幻的荣耀作为追求的目标,这反而给一个古老的帝国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政治红利。
二、现代君主制的基石何在?
笔者友人近期在牛津访学,她就女王去世一事询问了当地人的看法,有人表达哀悼,也有人认为君主制的存在是一种“耻辱”(shame),媒体上也不乏人们关于君主制还能走多远的争论。这些反对声音不难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的两大基石,其一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其二是法国大革命开启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君主制在这样一股潮流的冲击下难免摇摇欲坠。此外,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一人居于千万人之上的君主制显然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然而它为什么还能存在至今呢?
首先,如前文所言,英国自光荣革命之后就将君主的权力关进了笼子里,此后王权不断衰落,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英王“统而不治”的地位,这种“虚君制”下的现代君主不会以个人意志左右国家事务,自然也就不会构成实际威胁。
其次是传统的力量。比较近代史上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就可以看出,英国人偏向于务实、保守,法国人则更为浪漫、激进。英国著名的保守主义政治大师埃德蒙.伯克曾经指出,政体的形成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长时间中显露出来的一个族群的独特环境、机缘、气质、性情,以及他们的道德、文明和社会习性。社会之所以是现在的模样,是这些因素长期作用的自然结果,因此改革也要在敬畏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变动,不能全盘推翻。王室深谙传统的力量,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就曾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很多皇家仪式其实是被发明出来的传统,通过制造一种“伪历史”的想象带来王室历史悠久的权威感,这是支持君主制继续存在的传统的力量。
第三,英国王室本身也在与时俱进,接纳并且融入当代的主流价值观。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其统治前期给人的印象是高贵、神秘、难以亲近。然而在戴妃事件后,沉默与克制被解读成了王室的傲慢,此后女王越来越多地展现出亲民的一面。王室婚姻对象的选择也不再仅限于“蓝血”贵族——平民王妃凯特、少数族裔且有过婚史的梅根,王室在诉诸传统以维持自身权威的同时,也通过新成员的吸纳展示出拥抱平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这也是确保其能继续存在下去的一种生存策略。
第四,权力与权威的划分。20世纪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提出过权力与权威的划分,权力是指社会成员都应该遵从的东西,它以暴力为基础,有效政府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恰当的权力;权威是能够使人们自觉遵从的力量,它源于神或神圣性、人民的同意以及政府传统。权力的顺利运作离不开权威的支持,二者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中也表现出一定分离。譬如在古罗马帝国,权力掌握在元老院手中,权威则以人民同意的方式由公民大会体现;美国建国后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分别执掌行政权、立法权与司法权,权威则主要体现在宪法之中,宪法是其立国根本。英国的君主们虽然在王权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失去了权力,但作为国教领袖与传统化身,虚君制下的英王依然具有权威,是政府权力的重要背书,并且往往在危机中起到稳定民心、修复被损害的权力的作用。
除此之外,王室品牌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也是很多人支持王室继续存在的切实理由。王室建筑、各类庆典是英国旅游的金字招牌,以王室生活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人们了解英国文化的独特窗口。
至于君主制的未来何去何从,如前文所言,英国王权是历史的产物,它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发展演进,这也意味着如果将来有一天,当它再也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譬如出现了某位严重损害权威的君主,或者主流价值观再也无法容纳王室的存在,等等,君主制自然也会迎来其寿终正寝的一天。当然,虚君制对政治精英野心的遏制作用,也会同时消失。如何用一种新的制度设计来达到这一目的,就考验着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了。
本专栏内容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组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