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自己的小区自己管” 丨旭光村的故事

2022-11-05 19: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伍家乡旭光村充分运用

“共同缔造”理念方法

广泛募集家园守护神

一双脚、三辆车

织就一张防护网

构建起联防联控

群防群治的

疫情防控新机制!

一双脚

全面摸排值守不遗余力

上门摸排信息登记

吴立福家住旭光村旭东馨苑小区,是一名无职党员,同时也是伍家乡党代表。疫情发生后,50多岁的吴立福主动报名参与到巡查志愿服务队中,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拿着小喇叭穿梭在大街小巷。旭光村管辖三个小区以及60多户未拆迁区域的散户,流动人员较多,很多地方车辆无法进入。吴立福便靠着双脚,或是沿着田埂山坡、或是依着陡峭的墙壁爬梯上下行,挨家挨户摸排信息、实地查看情况……

吴立福笑着说:“作为一名党员,这种时刻一定要站出来,每天靠着双腿走近每一户村民,了解情况,就当锻炼身体了,能为村民做点实事,我也很高兴。”

覃家英在卡口值守

覃家英今年74岁,居住在旭光村5组,得知村里招募“守门神”后,她主动报名,负责卡口值守,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扫码测温,有时一站就是3、4个小时,覃家英自豪的说道“人老心不老,能为村里贡献一份力量,发挥余热,是老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旭光村越来越多的热心村民

参与到抗疫工作中

他们组建起信息摸排、卡口值守小分队

通过上门询问、卡口登记

等形式充分摸排信息

做到信息详实、更新及时

全村情况“一表通”

他们用双脚丈量家乡

用实际行动守护家园

两轮电动车

重点人员管控不漏一户

张明新开展巡查

在旭光村工作5年的张明新,走遍了旭光村的每个角落,对村里的犄角旮旯都十分熟悉,用他的话说“闭着眼睛都能知道村里的东南西北”,为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张明新每天骑着两轮电动车到旭光村7平方公里的未拆迁区域,巡查居家隔离人员门磁系统是否正常、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有无人员外出,并叮嘱村民要配合做好核酸。“村子大了人口多了,只有这种最原始的方法,才能知道每个人的情况,虽然方法看起来笨了点,但是我安心啊!”张明新笑着说道。

龚华检查门磁情况

上阵父子兵,旭光村龚华是一名保安,下了夜班后已是第二天早上7点,当他回到自己小区,看到大家忙碌的场景时,顾不上回家休息,立即报名投身到小区的防疫中来,争当本小区的志愿者,负责协助村委会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安装门磁,检查运行情况。工作人员担心龚华身体吃不消,劝说他先回家睡一觉,“年轻时我是一名军人,村里困难了,需要我们退役军人站出来帮忙,我不回去!” 儿子龚戎森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被父亲的热心和执着感染,立马报名参加志愿者。就这样,旭日升小区的门磁安装、检查,便由父子俩包干负责。

加大对重点人员的管控

不漏每一户

旭光村组建

重点人员管控小分队

不定时开展门磁检查

带领医护人员上门采样等

三轮摩托车

随时随地护送不空一处

吕伟骑着三轮车上门送物资

旭光村党员干部吕伟,他的防疫工具便是一辆电动三轮车和消毒器具。早晨,他早早来到村委会,勾兑好消毒液,便和医护人员、网格员一起来到村民家中,对路过的田间地头、门前院后进行全部进行消杀。

有时候三轮车变身流动超市,居家隔离人员中谁家洗衣液没有了、孩子的书写本写完了,都由吕伟负责购买,通过三轮车送到每家每户。

吕伟打趣的说道“以前只会开四轮车,现在三轮车的车技大大的提高”,三轮车每天来回将近10公里,有时候居民家住坡上,还需走一段山路,半个月抗疫以来,已走坏了两双运动鞋。

吕伟那辆贴着“抗击疫情

我们与您同行”的电动三轮车

走遍了大街小巷

很多村民纷纷加入物资保供小分队

送米送油、邻里守望

为人们送去满满的正能量

四轮巡逻车

风雨兼程巡查不停一刻

余朝辉开展巡逻宣传

余朝辉是一名90后,负责小区的巡逻宣传工作。每天八点,他便准时出现在小区的各个角落,打开小喇叭提醒居民按时下楼采核酸,是旭光村出了名的“巡查神将”,遇到不遵守防疫的村民,余朝辉会上前做好政策宣传,并提醒来往村民及时做好24小时核酸工作、科学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

村民孙兵说道“每天8点准时听到余朝辉巡逻车的喇叭声,就知道要去做核酸了,因为这声音,我也加入到了他的队伍。”

小喇叭时时提醒

巡逻车不间断巡查

巡逻宣传小分队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人人都是疫情防控中

的宣传员、执行者

旭光村充分运用

“四长两队”、物业公司

业委会、热心居民等力量

组建了“六队一组”

(信息摸排、卡口值守、巡查宣传

重点人员管控、物资保供

核酸采样小分队,应急救援组)

78名村民参与其中

下一步还将开展自主核酸采样

全面实现“自己的小区自己管”

扛起责任,冲锋在前

共同缔造共同守护健康美丽家园!

原标题:《“自己的小区自己管” 丨旭光村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