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来论|中欧经济“脱钩”的“冷饭”再炒就馊了!
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要率领商业代表团访华的消息一出,欧洲以及德国内部就又开始炒对华经济“脱钩”的“冷饭”。一些反华人士被“意识形态”冲昏头脑,认为对华经济往来会造成日后受制掣肘于中国的被动局面,使欧洲经济缺乏韧性、让欧洲丧失经济安全等。可是,无论是欧洲企业今年前三个季度在中国投资贸易的亮眼表现,还是欧洲的“领队”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行动和表态,都说明这些鼓吹“脱钩”的言论不符合实际情况,更不会是欧洲的未来选择。要想拨开欧洲反华政客播撒的“迷雾”,就得将中欧经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聊聊明白。
一、“脱钩主义者”需回答的问题
——“脱钩”能使欧洲经济更有韧性吗?
欧洲一些人士认为只有撤出中国市场才能增加欧洲经济的韧性,才能更强势地抵御住不确定的全球风险。事实上,欧洲目前经济韧性受到的打击来自于乌克兰危机及其外溢效应,特别是能源成本骤增使欧洲企业和民生都受到相当大的伤害。究其原因,在于欧洲听信盲从美国的“价值观”鼓噪,错把企业发展和民众生活两件事都绑在政治立场这根旗杆上,社会和商业因此苦不堪言。
在这种关头,只有牢牢把握住和中国合作的“管道”才能缓解能源管道中断造成的损失。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拥有世界上类别最齐全的工业体系,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制造业产值第一。这意味着,一方面,中国完整稳定的供应链能为欧洲提供低成本的产品来减轻欧洲发展的负担;另一方面,和中国在科技研发和资本融通上的合作会因中国幅员辽阔的市场而收获巨大的规模红利。这才是加强欧洲经济韧性,有效缓解乌克兰危机以及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冲击、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正确之道。而听信美国,“脱钩”中国,只是在危机之中“自缚手脚”,毫无前途。
——“脱钩”能使欧洲经济更安全吗?
还有一些言论称“脱钩”能使欧洲的经济更加独立而安全,不被外部威胁所左右,暗指欧洲可能被中国所“胁迫”。这种说法缺乏最基本的事实依据,完全是“被迫害妄想症”作祟。纵观20世纪的历史,是哪个国家不停地谋求霸权打贸易战,满世界“卡别国的脖子”?进入21世纪以来,又是哪个国家勤恳踏实一直坚持打开开放的大门,每年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欧洲看不见历史的教训,却听得着美国吹的“耳旁风”,试图以近乎“自杀”的方式来追求所谓的经济安全。和俄国闹僵、美国又靠不住、再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脱钩”,这无异于要求德国的中小企业“坐以待毙”。德国智库的数据显示,如德将全部在华产业链回迁,GDP或因此下降近10%。更不必说,46%的德国企业依靠中国的供应商而存活,“脱钩”一旦落实,半数德企的生存都将陷入困顿。
欧洲亟需认清,企业最想要的“安全感”,不来自与世隔绝,而是政策的稳定与市场的回报。中国是世界上最稳定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阶层,每年贡献30%的全球经济增长量。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就一语道出真谛,“参与中国市场的企业将跟着中国一起发展”。
——“脱钩”能使欧洲民众过得更好吗?
欧洲总有一些人鼓吹“脱钩”的好处,可他们却始终对“脱钩”带给民众的损失视而不见。乌克兰危机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向西移民,连锁效应又让多少欧洲人民连衣食冷暖都需付出高昂代价,一些中东欧国家压力倍增就连福利体系都近乎难以为继。可欧洲反华势力则甘愿跳进美国炮制的“价值观”陷阱,不惜牺牲欧盟中其他国家的利益,企图用偏激的政治立场裹挟经济发展的自由,结果是让欧洲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这时“脱钩”中国只会加剧经济衰退,使民众生活境遇愈加艰难。德国工商总会主席万斯勒本就直言“没有中国,德国只会更贫穷”。
反观中国历来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双方人民改善生活质量。这才是欧洲民众最渴望的实实在在的需求,这才符合欧洲民众对欧盟领导力的期待。欧盟几时才能认清,美国的危言耸听远在彼岸,而民众的诉求就在耳旁。
——欧洲能和中国“脱”得了“钩”吗?
在乌克兰危机“火烧眉毛”的时刻,欧洲一些人不想着凝聚人心、寻找出路,反要用“脱钩”这种偏激的政治立场和不切实际的行动路径把欧洲搞得人心惶惶。一些欧洲智库研究称,如果欧盟都赞成“脱钩”一定可以抵御住短期内承受的伤害,并给中国带来更大的损失。可是政治口号易喊,实际做起来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且不论欧洲能否在与中国“脱钩”问题上取得共识,就算达成共识,欧洲真的能做到“脱钩”吗?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IFO)的报告显示,一旦不负责任的中德贸易战打响,德国的经济损失将是英国脱欧损失的4到6倍。就连欧洲“领头羊”德国都无力承担“脱钩”之重,更何况“良莠不齐”的欧洲整体?事实也是如此,德国总理朔尔茨就曾亲口告诉媒体,欧盟峰会上没有一个国家想与中国“脱钩”!美国就是前车之鉴。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挑起关税战、贸易战,至今进退维谷。2022年前7个月中美贸易额高达452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国内主张对华打贸易战的贸易一方和想要通过贸易缓解国内通胀压力的财政一方吵得不可开交。可见“脱钩”这种“断人财路”的荒谬建议根本不可能取得共识。
二、大变局下,欧洲何去何从?
首先要勇做自己。欧洲大陆不该成为美国“煽风点火”时扔“烟雾弹”和“火药桶”的土地,欧盟也不是美国谋求霸权的“工具箱”,欧洲人民更不应为美国狭隘自私的战略竞争买单!作为国际格局中重要的一级,欧盟在处理各种事务时都应保持战略自主,既不被内部的极端声音所绑架,也不为美国的意志所左右。欧洲始终是欧洲人的欧洲,欧盟需要做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而不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欧盟只有擦亮眼睛,重拾信心,勇于做自己,才能拨开迷雾,找到出路。
其次要敢作表率。站在人类前进的十字路口,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的眼光为世界人民带来团结向前的希望,而狭隘自私、本国优先的论调则会使世界重陷困顿和绝望。在国际社会转向的关键期,畏畏缩缩、疑神疑鬼绝不是大国风范,只有敢于担当、作出表率才能引领时代潮流。20世纪的冷热战争充分证明了保护主义与极限施压不能带来持久繁荣与和谐。欧盟具有不可替代的国际影响力,在当今时代更应担起引领责任,凝聚区域信心,动员欧洲各国走符合历史大势的开放之路,用实惠的利好造福欧洲。
最后要笃信双赢。越是有人渲染紧张关系掩盖合作前景,就越要抓住关键信息避免误判形势。既然欧盟听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也看得见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为“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促进外商投资服务”出台的条条措施,欧盟就该有理由相信和中国深化合作的天地广阔无垠,利润增长前景看好。事实胜于炒作,2022年1月至8月,中欧贸易总额高达5752.2亿美元,同比增长8.8%;欧盟对华投资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5%。市场的选择充分证明了合作带来利好看得见摸得着,是完全有益于双方发展的。中欧经贸投资曾在历史上造福了两地无数的民众,今天欧洲更要相信只要继续以过往之成功经验开创未来,就一定会为两地带来更大的繁荣发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