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敦煌壁画看晚唐:寒食清明可放4天长假

敦煌研究院
2018-04-04 13:35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今年的清明长假从明日开始,然而回乡扫墓祭祖的路上已经车水马龙,野外踏青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如今的清明可以用“肃穆而后喧闹”来形容。从敦煌寺院的壁画和文献中,或许也可以体会到千余年前“清明节”、“寒食节”活动的这份庄重与明快。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

寒食在仲春之末,清明当季春之初。寒食、清明本不是同一个节日,但日期相近。唐朝时两节就有并称,许多寒食节的传统也已融入清明。

除了已知的祭祖扫墓、禁烟冷食、荡秋千等习俗,在敦煌壁画与文献中,还记载着诸多鲜为现代人所知的节日活动。

敦煌文献载,朝廷可享4天小长假

从2008年开始,我们有了清明节3天的法定假日,到今天正好持续有十年。

然而寒食清明放假,可不是2008年才出现的,早在1300多年前的晚唐时期,就已经有明确的“放假记录”。

敦煌文献  S.1156 《进奏院状上》

敦煌文献S.1156《进奏院状上》记载,晚唐时沙州赴京请旌节者反馈报告说:“五日遇寒食,至八日假开。”

朝廷把寒食、清明两节拉通从初五到初八放假,这可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小长假了。

敦煌寺院用酒祭拜

上坟祭拜是清明节的本分和专属,隋代大业年间就有“寒食日持酒食祭墓”的习俗。

到了唐代成为定制,《旧唐书·玄宗纪》记开元廿年五月,“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

莫高窟第454窟  墓园  宋

扫墓这事儿在民间流行,官府亦不例外,连敦煌寺院中也行扫墓之风。

在寒食清明来临之前,寺院就会提前支出面、油、粟等,制作供品,设祭拜盘,买纸做楮钱,祭拜对象自然是已故的大德高僧。

敦煌文献  P.2049v 《净土寺入破历》

让人意外的是,此节中寺院并不避讳用酒。敦煌文献P.2049v同光二年至三年(924-925)《净土寺入破历》记:“粟壹硕肆斗卧酒,寒食祭拜及修园用。”

类似这样的记载很多,说明即使是寺院寒食节也可用酒祭拜,清理修整墓园同样以酒招待。

寒食宴饮一面多吃

莫高窟第159窟  食品  中唐

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北宋初年的敦煌衙府账目上,我们发现了古人在寒食节宴席中准备的各种面食。

其中有胡饼(类似今天的馕)、截饼(类似今天的油炸果子)、蒸饼、餪饼、饽饦(类似今天的揪面片)、灌肠面等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莫高窟第236窟  食品  中唐

从数量上计算,寒食宴饮用面总量为“二月八行像”的17倍还多,可以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日盛宴了。除了吃面,寒食还设酒招待,节日期间用酒量亦是相当汹涌。

可见,古时寒食民间禁火三日的规定,挡不住小长假相聚宴饮的脚步。

寺院设乐官民共赏

莫高窟第146窟  饮宴图  五代

古代敦煌寒食于寺院中设乐表演,城内官员百姓携家带口前去观赏,既有属于对亡者的追思,也有生者欢悦的相聚。

所以说:不是所有的寒食、清明都一定要眼里噙着悲伤。

敦煌文献  S.0381 《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

敦煌文献S.0381《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记载:

“大蕃岁次辛巳(801)润二月廿五日,因寒食,在城官僚百姓,就龙兴寺设乐。寺卿张闰子家人圆满,至其日暮间至寺看设乐。”

龙兴寺为沙州第一大寺,在寒食清明的敦煌地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芳春美景不可辜负

清明适逢芳春盛景,错过又要再等一年。

莫高窟第217窟  春山踏青  盛唐

古人们尤其不能对春景视而不见,寒食、清明郊游是他们寄情于自然的一枚邮票。彼时人们不能微信相邀,往复书信是最好的办法:

来信说:“时候花新,春阳满路。节名寒食,冷饭三晨。为古人之绝烟,除盛夏之温气。空赍渌醽,野外散烦。伏惟同飨先灵,状至垂降赴,谨状。”

回信答:“喜逢嘉节,得遇芳春。路听莺啼,花开似锦。林间百鸟,啭弄新声。渌水游鱼,跃鳞腾亹。千般媚景,万种芳菲。蕊绽红娇,百花竞发。欲拟游赏,独步怬之。忽奉来书,喜当难述,更不推延。条当面睹,不宣谨状。”

    责任编辑:肖永军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