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爱自己,从“不爱也行”开始

2022-11-04 12: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爱自己“,这句话你绝对在哪里听过……爱自己是获得真爱的前提条件,甚至更简单粗暴一点地说:爱自己是一切的前提条件。可问题是,“爱自己”怎么就变成决定一切的先决条件了呢?

首先,爱是什么?

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

那什么又叫爱自己呢?是把自己当成孩子溺爱,比如,即使今天有工作,但是不想起,没关系,继续睡吧。还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即使今天是周末,也不能放松。哪一种叫爱自己呢?又或者,即使很困,工作日不得不强打精神去上班,就不叫爱自己了吗?日常的照顾、肯定自己,叫爱吗?爱的尺度在哪里呢?似乎任何选择都可以被解读为爱自己或者不爱自己,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

另外,爱应该是全然的接纳,但当爱的对象是自己时,我们可以轻易地让这个被爱的对象改掉我们看不顺眼的缺点,又或者,放任自流,坦然地摆烂,毕竟是自己嘛。

《爱生活,不爱也行》的作者热拉尔迪娜·莫斯纳-萨瓦认为,就像“关怀”应该是指向他人的人际关系,爱应该也是指向他人的。

最后,爱是应该被学习的吗?

理想国|《爱生活,不爱也行》

本文摘选自《爱生活,不爱也行》

[法]热拉尔迪娜·莫斯纳-萨瓦 著,杨冬 译

01

爱自己

爱自己……乍看上去简单明了、人尽皆知,除了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和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后者不惜用几篇哲学论文来阐释自爱为什么是一种恶习,总的来说,爱自己似乎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除了自爱之外,我们甚至还不断被警告要避免太过自恋或者太以自我为中心。总之,不是不够爱自己就是太过爱自己。纵览古往今来这一主题衍生的种种论调,“爱自己”似乎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举个例子。几天前,在与一位苦于单身已久的朋友讨论正酣时,他突然反问我:“谁会想要我呢?我又矮、又无趣,还快秃了……”我听见自己脱口而出:“也许你得先爱自己才能被人爱……”

所以,这个不假思索的念头到底是打哪来的?是时下这股自爱之风不知不觉中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吗?

但无论如何,我们明显看到一种力量上的悬殊:一边是“学会爱自己”这句陈词滥调的铺天盖地、无孔不入,一边是理解它与实践它的举步维艰。

“爱自己”这个概念的问题之处在于,爱既不只是纸上谈兵的理念,也不能只关乎我。

首先,当我与某人坠入爱河时,我,恰如“坠”字所述,不受控制地因爱“失足”。诚然,我坠入情网,很有可能只是一时头脑发热,是我根据自己的幻想或自以为看到的样子构筑了一个虚像,投射在我爱的人身上。总而言之,这种爱中很少有什么深思熟虑的部分。

其次,自爱中的“自”,到底是谁?我拿自己举例:当我爱上某人,我爱上的是除我自己之外的某个人,或许那个人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可爱之处……但无论如何都存在着另外的这个人,而不是只有我一人独掌大权、一手操持着让自己爱上自己。

根据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爱自己”不仅意味着要炮制本该是自发产生的激情,还意味着得自我分裂一下好让自己能与自己相爱。

无论是在逻辑上、理智上还是实操上,这都不可能:我没法儿把自己抱在怀中,我也没法儿说服自己我有多棒。当然,没错,我倒是可以自慰……但这能是爱吗?

一边是毋庸置疑、业已成规、不由分说的自爱准则,一边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自己爱自己,为了让大家走出这个死胡同,网络上应运而生了一群“人生导师”。他们要求你正视自己,认识自己所有的缺点和优点。可这不是很成问题吗?暂且不说什么爱本该自然而然或者需要他者的存在,就这些要求而言,明显是将重点放在“反思”二字上了。

自爱似乎就此等同于自我反思,言下之意就是要审视自己、思考自己、拆解自己、分析自己……换句话说,就是要“吾日三省吾身”,把自己当成研究对象,连同它所包含的一切错误、错觉和唯我论,统统纳入反思之中。在此之上还附加一大奢望:吐露自己的一切,对自己刨根问底,让自己一览无余。

这也太可怕了!谁想要这种完全透明的爱呀?谁会不喜欢霸道的、无意识的、梦幻感的爱,而转投这乏味的理智之爱呢?更何况对象还是自己:我们已经无时无刻不是“自己”了,谁还想要更“自己”啊?

02

关怀自己

我们不该忘记,在成为个人成长励志学的标配口号之前,“关怀”(le soin)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卡罗尔·吉利根的理论中,也被叫作“care”。[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美国心理学家、伦理学家及女性主义者,以对女性与关怀关系的研究而闻名,代表作有《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1999)。]

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文章、书籍和视频,教你如何照顾好自己、调整生活节奏、接受自己的过去,甚至是关照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读多了就会发现,似乎照顾自己就等同于有所成长,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两者在那些鸡汤式人生指南里几乎就是对等的。

这种对等乍一听上去很符合逻辑,实际上却很成问题,问题还不止一个:首先,为什么想要成长进步就一定得通过照顾自己的方式?反过来说,照顾好自己就一定意味着成长、改善和进步吗?

其次,为什么成长进步就一定是指自身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他人的?在这种对“关怀”概念的热捧中,怎么见不到“他人”的影子呢?是的,个人成长励志学中有“个人”二字,但这个“个人”就必须只能关乎“我”这个“个人”,而和他人的“个人”毫无关系吗?

这便是宣扬“关怀”概念的个人成长学所呈现的矛盾之处:它所发展促进的,并不是个人的哲学思考能力或者心理学素质,因为这两者在本质上是具有利他倾向的,这就意味着,这种狭隘的励志学并没有促进任何东西,反而有所倒退。

自我关怀现在已成为一种广泛共识。个人护理和美妆产业也是深谙此道:关爱自己,绽放个人光彩,做最好的自己,培养良好的自我感觉,并自信展现。听着虽然有点肤浅但也并非毫无意义,尤其大家都知道在时间紧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人总是容易疏于自我保养和照顾。可这些宣传无论听上去多么美好,多有说服力,引起了多广泛的共鸣,在我看来也有很多迷惑成分。

暂且不说其自我中心主义的一面与“关怀”这一哲学概念本身有多么格格不入,单单是它对美容的强调就足以说明问题:关爱自己,就是呵护肌体,言下之意就是:在别人面前得足够光鲜亮丽——这和真正的自我成长或自我实现可差得远了。

更重要的是,自我关爱总让人想起这样的画面:每个人都把“自我”想象成一个小婴儿,等待着别人照顾,躺在医院的担架或者病床上,妈妈在一旁爱抚着、呵护着。谁想要这样呀?谁想要每天自我诊断、自我疗愈、自我哺育,像母亲照料新生儿似的?

不得不承认:关爱自己首先就意味着把自己当成一个潜在的病人或者说……一个婴儿。

如果说作为一个概念、作为公平理论里的一个理念,关怀在今天仍有过人之处,我敢说一定不是因为单纯的“自我关爱”。从伦理学角度,自我关爱强调的都是和“关怀”不兼容的东西:它强调个人主义,它往往流于表面,尤其是,它总暗暗展现出一种病态或者幼稚的自我形象。

在我看来,这才是最糟糕的,也是“关爱自我”的狡诈之处:它只是在模仿一种脆弱、病娇的姿态,反而让真正需要关爱的人得不到关爱。如此,关爱被简化成了一种表面的姿态,被简化成了它的前三个字母。[在法语中 ,“关爱”一词写作“soin”,其前三个字母为“soi”,也是法语中“自我”的意思 。]

03

(不)学习去爱

和世界各地一样,“爱”在个人成长心灵鸡汤中占据着重要一席:什么事儿都能扯上爱,还经常适时包裹一层哲学的外衣,好像哲学家都和丘比特似的,满世界充当爱的使者。

确实也没什么不好的,有什么比让一个哲学家教你走出感情伤痛更妙(糟)的呢?……只是很多情况下你可能所获寥寥,除了从柏拉图那里学到一句“每个人都在寻找其另一半 ”(参见柏拉图《会饮篇》),或者听加缪告诉你“我只知晓一种义务,那就是爱”。综合下来好像也不是很有启发性,那怎么办呢?

可你若多读读人生导师们的鸡汤文,便会发现,在他们眼里只需一点启蒙、一些经验或是略施小“计”,就可以学会爱以及让爱长久的方法。

爱,真的可以学来吗?

“学会去爱”这一概念如今已泛滥成灾,且一副不容置喙的样子……但果真如此吗?别的不说,你们学习过爱吗?在哪里学的,什么时候学的?有哪些必修课程呢?

为什么爱非得是学来的,而不能是天降的或自然而然的呢?举个例子,我爱我的父母,但不是学习来的(或是在浑然不知中就习得了),这和我爱我的女儿、我爱我的朋友们一样。爱不需要解释,它就摆在那里。

为什么爱要关乎学习或技巧呢?难道简单地说一句“我爱你”不足够吗?

这个问题不容忽视:如果爱不再满足于自然而然地产生或消失,不再立足于自身、靠自身力量让人信服,那它一定是缺了点什么,但到底是什么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了以下三种可能的解释。

首先,爱本就不意味着一种自然状态,我们可以在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观点中找到例证。对霍布斯而言,人类的本性是自私的利己主义,而不是分享。

其次,在当今时代,爱已经不再真实可靠。这恰合了反现代主义者的批评:爱,和其他的一切一样,都今不如昔。在以前,我们爱得更健康、更激烈、更不物欲熏心。

最后,爱总有出岔子的危险,要么操之过急,要么太个人主义,经常爱得太肤浅或者爱得经不起触碰,这些是爱情理想主义者们的观点。

爱的艺术也好,理想之爱也好,永恒的爱也好,这种习得的爱是激情之爱的反面,它更像是一种用来自我约束和自我考验的美德,它不是一种感官体验,而更像是一种试炼。

说到底,学习去爱其实很符合爱的经典定义,即爱是一种美德。但我们可否与这种古典主义的观点背道而驰呢?

可不可以不把爱当作一种美德,当作一种用以培养、塑造、改善和稳固一段关系的灵魂品质?听听这些词,“塑造”“改善”“加固”……这也正是美德般的爱让人爱不起来的原因,它听上去像一个家用电器一般……但不想学习美德之爱,是不是就意味着立即转投激情之爱呢?一定只能在这两种爱之间做选择吗?

这恰恰就是“学习去爱”这一概念给我们制造的难题:它不过是再一次开启了选择美德般的爱还是激情之爱这一自古以来就有的艰难抉择。更何况爱经常两者皆非……这就难办了,人们好像很难承认爱既不一定是疯狂的也不绝对是理智的,更是很难接受这最重要的一点:

爱并不非得是什么样的。

延伸阅读

配图及封面来源:

《寄生虫》《凪的新生活》《宝贝计划》《理科生坠入情网故尝试证明》

原标题:《爱自己,从“不爱也行”开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