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庇隆主义及其政治基因
一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让无数人了解到了庇隆夫人,一个从受尽社会歧视的私生女到成为阿根廷主政者背后女人的风云人物。同样,庇隆夫妇的传奇经历也深深吸引着我,是什么样的政治人物能在阿根廷这样一个南美大国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力,他所创立的政治哲学又是如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阿根廷青年,甚至在如今的阿根廷政坛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初,我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一场发生在上个世纪的民粹主义运动。
“没有反庇隆主义,就没有庇隆主义。”10月12日阿根廷总统顾问亚历杭德罗·格里姆森(Alejandro Grimson)教授的讲座让我对庇隆主义的起源及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梳理,也引发了我对于庇隆主义以及阿根廷政治新的理解与思考。
庇隆主义的起源
在二战背景下,阿根廷依靠向交战国供应大量农牧产品而大发战争横财,且因战时从英美等国进口的工业品数量急剧下降,阿根廷本国民族资本得到显著发展,阿根廷经济迅速增长。由于新的阶级力量产生,阿根廷民族资产阶级需要一个符合其自身阶级利益的政府,庇隆主义(Peronismo)应运而生。
上个世纪30年代,胡安·庇隆(Juan Perón)开始步入阿根廷政治舞台。1941年他从意大利回国之后积极投入政治活动。他投入精力在陆军中扩充自己的势力,参与组织了“统一军官团”。1943年“统一军官团”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卡斯蒂略(Ramón Castillo)政权。政变成功后,庇隆担任拉米雷斯(Pedro Pablo Ramírez)政府的副国防部长。他利用这个职位逐渐接管了陆军部队,这为他日后政治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1943年10月,庇隆被任命为劳工福利部(Secretaría de Trabajo y Previsión)部长。尽管在当时的阿根廷这个职位地位很低,掌握的资源有限,但庇隆成功将其化作其政治生涯的跳板,与工会领袖交好,组织劳工,并提出一系列改良主义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将劳工总联合会变成了自己手中强大的政治工具,为广泛发动工人运动奠定了基础。1944年拉米雷斯政府迫于外交和国内局势的压力被迫辞职,法雷尔(Edelmiro Farrell)接任总统职位,庇隆被任命为陆军部长,同年7月他又被提名为副总统,实权在握
随着庇隆影响力渐增,各种反对声音愈来愈多。1945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庇隆运动,庇隆被迫辞去所有职务,流放到马丁加西亚岛(Isla Martín García)。但是在欧洲学习的经历让庇隆明白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临行前,庇隆发表了一次“告别”讲话,表达了对支持他的工人阶级的感谢,以及对他原先推动的社会福利政策延续性的怀疑。此举一出,工人阶级暗流涌动,加上其未婚妻埃娃·庇隆(Eva Perón)的煽动和鼓舞,阿根廷劳动者总工会(CGT)投票决定举行大规模的罢工。1945年10月7日,大批无产阶级工人涌入五月广场(la Plaza de Mayo),要求政府释放庇隆。
本就无力组建新政府的反对派被迫召回了庇隆。此后那些涌入广场支持庇隆的工人被称为无衫汉(Descamisados),而此时已经是万众瞩目、一呼百应地庇隆正式进入了阿根廷的政治中心,这一天也被认为是庇隆主义诞生的一天。在1946年举行的大选中,庇隆以54%的票数赢得选举当选总统。
庇隆主义的内容及其政策实践
胡安·庇隆非常重视理论建设。他认为:“一个没有理论学说的政府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庇隆将自己的理论称为“正义主义”。对于正义主义的解释,庇隆将其概括为二十条要点,如“我们希望有一个社会上公正的、经济上自由的和政治上有主权的阿根廷”、“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我们拥有的最好的财富就是人民。”庇隆说:“庇隆主义学说就是第三立场学说”,“正义主义是永远坚持第三立场观念的”。因此可以说,“第三立场学说”是庇隆主义的理论核心。
庇隆主义认为,社会中的理想主义、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四种基本力量必须相互制约,若其中任何一种力量破坏了这种平衡,都将导致独裁和社会非正义等多种社会弊端的产生。而资本主义通过资本剥削人,共产主义通过国家剥削人,所以庇隆主义是“介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通过抑制两个极端达到两者之间的正确的平衡点,与各种对抗的力量保持等距离,而处于理想的协调状态”的学说,这就是庇隆主义的“第三立场”。所以他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声称“不偏向任何一方”。
庇隆把他的理论概括为“政治主权、经济独立和社会正义”三大纲领性口号,认为这三大口号包括了庇隆主义的全部理论内容,是其精髓。这一纲领充分反映了阿根廷当时所而临的深刻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阿根廷民族资产阶级、工人群众和广大下层人民的支持。
“政治主权与经济独立”
政治上,庇隆认为人民是其哲学理论的中心,一切努力都要为人着想,所以为了使阿根廷人成为自由的人民,国家在政治上必须拥有主权。经济上,阿根廷一直以来被美英法等帝国主义资本深度控制。所以庇隆一直主张阿根廷经济的自主与独立,要摆脱依附地位,巩固国家的政治独立自主,经济独立是首要的前提。因此庇隆提出了“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没有政治上的独立”的口号,要把阿根廷“从监护、控制和支配它的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下彻底解放出来”。
为此,庇隆大力推行外国资本国有化,限制外国资本。将中央银行收归国有,用赎买的方式从帝国主义资本手中赎回铁路、海运、通信等主权,然而这些都是当初主张自由主义的阿根廷政府鼓励外资修建的。同时庇隆还清理了国家外债,建立了国家石油垄断公司,成立了国家外贸垄断机构——阿根廷贸易促进会,将所有出口业务收归国营,以获取巨额外汇来进口工业化的装备。这些政策使得阿根廷的资本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结构逐步改变,摆脱了外资对阿根廷经济的垄断与控制。
同时,为了改变因被大农牧主、大资产阶级寡头政治所控制而产生的以农牧产品为支柱的单一经济结构,庇隆大力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推动国家工业化。阿根廷分别于1946年和1953年颁布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并采取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战略,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经济措施,阿根廷工业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了国民工业体系,工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社会正义”
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改良方面,庇隆主张“人道地使用资本”,提高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庇隆很注重争取工人群众的支持,建立了一套完全受他指挥的工会体系。有些学者认为,与劳工的紧密关系从来就是庇隆政权的一个特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良主义的福利政策,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的福利,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作待遇,有时甚至直接规定企业给工人增加工资。国会也先后通过了养老金、医疗保障、住房政策、工人权力和社会福利等政策。社会救助方面,庇隆还通过埃娃,成立了阿根廷最大的私人福利组织——“埃娃社会救助基金会”,在社会救济工作方面成效很大。
庇隆主义的没落及其在新世纪的重新崛起
庇隆重工抑农的政策,虽然让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农业的情况却每况愈下,之前战时凭借粮食肉类出口大发横财从而获得足够经济实力支持庇隆政策的阿根廷,如今却连国内粮食的供应也成问题。加上外债不断增加,外汇储备消耗殆尽,高福利的政策不被允许修改却又难以为继,为此庇隆于1953年选择开放外国资本,颁布外国投资法。此举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高昂的生活成本让工人们提出了增加工资的要求,遭到庇隆拒绝。加上1952年庇隆夫人的去世,庇隆开始失去工人阶级的支持,政府陷入危机。1955年9月随着飞机轰炸五月广场,军政府政变成功,庇隆被迫流亡国外长达18年。此后虽然庇隆主义抵抗运动(La resistencia peronista)一直存在,但其内部分歧严重,后来左翼右翼甚至公开发生冲突。70年代由于政治动乱,经济萧条,人们开始怀念庇隆执政时期的正义主义,虽然庇隆于1973年赢得大选再次登上总统职位,但他在第三次任期里鲜有作为,次年因病去世。阿根廷再次陷入黑暗之中。
直到1986梅内姆(Carlos Saúl Menem)代表的正义党在选举中获胜,庇隆主义才重新走进政治的舞台。此时恰逢全球新自由主义浪潮,梅内姆推行市场经济政策,大力推行公共财产私有化,将比索与美元挂钩,与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结好。但普遍认为梅内姆政府并没有代表真正的庇隆主义,因为并没有采取太多惠民政策,其与美国之间的“依附”关系也被人诟病,被认为是听命于美国。
二十一世纪初阿根廷遭遇了本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在短短二十天之内上台了五位总统。2003年,内斯托尔·基什内尔(Nestor Kirchner)代表正义党赢得大选,阿根廷经济得以改善,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工资水平、社会福利,恢复社会权利。其妻子克里斯蒂娜(Cristina Kirchner)于2007年上台后一直执政到2015年。基什内尔夫妇政府的政策被认为是真正的庇隆主义,在其执政期间,国家贫困率、失业率下降,经济回暖,居民购买力大幅上升,人民有足够的资本去旅游,买车、买房,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如今的庇隆主义者也被认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基什内尔主义时期积极参与政治的年轻人。
从1983年恢复民主至今约40年的时间里,庇隆主义政党在阿根廷政坛占据了重要地位。虽然如今不能简单用正义党(Partido Justicialista)来等同庇隆主义,但庇隆主义这个远不止政治涵义的政治术语已经深深地烙入阿根廷政治历史的基因当中。
作者:文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班牙语系硕士研究生。
原标题:《庇隆主义及其政治基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