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自2012年来首次下滑,原因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2017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下称《报告》)4月2日在北京发布。经过测评,中国的指数自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中国要想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任重而道远。
3月30日,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在贵州省贵安新区正式揭牌。图为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教室。
此次发布的《报告》,是继2014年和2016年后中国工程院第三次正式对外发布。通过指数测评,《报告》指出在世界9大制造强国中,美国持续大幅领跑各国,处于第一方阵;德国和日本稳居第二方阵,特别是日本实现了2012年以来的触底反弹;中国列第四位,处于第三方阵。
引人注目的是,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制造强国综合指数首次下滑。《报告》项目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说,引起中国指数下滑的因素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下降,生产价格指数(PPI)持续为负,国际市场不景气导致出口下降。“这三大因素同时作用于我国制造业,大大拉低了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造成了2016年我国指数首次下滑。”
但也不要把下滑现象看得过于严重。项目组做了一项测算:如果2016年的汇率不下降,依然保持2015年的汇率水平,则中国的制造强国综合指数与2015年的相比不但不下降,而且还会有所上升。
此外,本次列入统计的世界9个制造强国或大国的综合指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情况差异较大。而中国尽管在综合指数上同比有所下降,但中国依然是9国中指数值增长最大的国家。
项目组所开展的制造强国综合指数测评是否客观?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是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该中心负责人吴进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是2013年启动的,项目组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权重等,包括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上万个基础数据。数据均采集于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及主要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测评工作均基于该指标体系开展,虽受制于主要数据源的滞后(一年以上)及事后修正,导致我们的测评结果滞后一年,“但却保证了《报告》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细分析《报告》是有喜有忧。
中国制造在“规模发展”上,2012-2016年指数值和占比均为世界最高,这说明发展趋势的持续性。然而这种大规模发展,并没有伴随着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即创新能力)三项的大发展。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虽有明显提高,但与美、德、日等相比仍差距巨大,制造业增加值率、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均出现下滑。
朱高峰院士指出,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仍处在起步阶段,“制造业总体仍未摆脱规模拉动的路径依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中国制造由大国变成强国有两个瓶颈:一是质量的提升,一是创新能力的加强。”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说,工程院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这里的“强”字有两重含义,它首先是个形容词,我国已经是制造大国,要努力变得更强;其次,这个字又是个动词,要通过制造业的强大,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制造强则国家强”。
(原标题: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首次下滑,原因在这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