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哥窑的残缺美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汝窑、官窑、定窑、钧窑齐名,是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官窑,其传世品历来珍贵。
南宋 哥窑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哥窑”在宋代没有关于它的文献记载,元、明两代文献记载也语焉不详,而且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烧造典型的传世哥窑瓷器的窑址,墓葬和窖藏中也没有同传世哥窑胎釉一致的瓷器出土,致使有关哥窑的一些问题至今未得到彻底解决。
现在我们所说的 “哥窑”即约定俗成系指历代宫廷流传下来的典型的、被认为是宋代的“传世哥窑”。
传世哥窑瓷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造型方面多以高古青铜器为蓝本,造型古拙,质朴浑厚。釉色多呈灰青色,也有米黄色或淡米黄色呈现。釉质方面,感官极为温润,釉面微微泛着酥油光,称为“润泽如酥”最为恰当不过。
宋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 故宫博物院藏
此盘通体作14瓣菊花形,弧腹,圈足。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被“金丝铁线”般开片纹所分割。
中国古代艺术家和陶瓷工匠在设计陶瓷造型时,善于从大自然动、植物中获得灵感,蛙形、虎形、葵花形、菊花形等造型屡见不鲜。这件菊瓣式盘造型规整,青灰色釉素裹,交织如网的开片纹妙趣天成,堪称古陶瓷模仿花朵造型的典范。
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趣中,“破碎、遗憾”是一种更高境界、更有生命感、更自然的美。古代文人从开片交错复杂的纹路中,发现了美,并将这种“缺陷”上升到美学的高度。
宋 哥窑灰釉葵花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对古代工匠们来说,烧造出莹润无暇的瓷器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开片是一个“缺陷”,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碎了”的哥窑原本是个“意外”,是某次偶然烧制出的“残次品”。
蜿蜒的开片增加了哥窑的偶然性,赋予瓷器独一无二的生命感,也因此成就了哥窑深刻的美学意涵,并赋予其“金丝铁线”的名字。
这种对破碎、残缺的审美意趣,恰如《宋瓷中的中国文人精神》所写:“可能是一种更深刻的美。”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也是大生活家,热爱各种古器,常对其进行寻源,并详细记录于自己的养生美学综合著作《遵生八笺》中。
明 高濂《遵生八笺》
明万历时期雅尚斋刊本(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明 高濂《遵生八笺》
传世哥窑瓷器釉面一般均开有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纹片,小开片颜色较浅,一般呈土黄色,俗称“金丝”,大开片一般颜色较深,呈现深棕色或灰黑色,俗称“铁线”,二者合起来即所谓的“金丝铁线”。
观复博物馆藏一件宋哥窑纸槌瓶,观察其釉面色调灰黄,釉质滋润,釉中蕴含的气泡密集,使釉面呈显酥莹凝腻的光泽,可见其烧制环境是氧化与还原相互配合的复杂过程。
宋 哥窑纸槌瓶 观复博物馆藏
整器大小开片交叠,密布周身,“金丝铁线”的特征极为显著。器底满釉支烧,留下明显的支钉痕迹。釉面零星分布的缩釉点,历经岁月已经不再称为瑕疵,而是已经成为这件器物神秘不可替代的美。
乾隆帝的个人收藏基本奠定了今日故宫哥窑收藏的格局。
据《清宫旧藏瓷器档案全集》的统计,当年乾隆皇帝收藏的哥窑藏品总数在1500件左右。可以肯定的是,尤其在明清,主流的认知是:哥窑出龙泉。这种主流认知很大程度来自哥窑资深爱好者——乾隆皇帝的“站台”。
宋 哥窑青釉碗 故宫博物院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