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讲武谈兵|“海马斯”实战表现可圈可点,如何对付这种火箭炮
近日,中国台湾地区当局在所谓的“轰雷专案”项目中,宣布将从美国采购29门M142“海马斯”火箭炮,代替之前提出购买的M109A6型自行加榴炮。据悉,美国目前已经批准了这一采购案。
M142“海马斯”火箭炮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未来很可能会从俄乌战场走向台湾海峡。那么,如何有效地对付和摧毁M142“海马斯”火箭炮呢?
“海马斯”火箭炮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让其成为国际军火市场的香饽饽,波兰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纷纷提出了采购需求。
有效手段之一:戳眼
在俄乌战场上,M142“海马斯”火箭炮发射制导火箭弹多次精确命中俄军指挥所、仓库、火车站以及桥梁等重要目标,造成不小的人员以及装备、物资损失。一时间,西方媒体将M142“海马斯”火箭炮吹捧为“反俄神器”,似乎只要乌军拥有足够多的火箭炮就能战胜俄军。事实上,在M142“海马斯”火箭炮无限风光的背后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乃是北约强大的CI4SR体系支撑。
M142“海马斯”火箭炮本质上只是发射平台,其获取战场情报信息的手段非常有限,基本上只是通过导航定位系统获知自身的坐标方位而已。那么,远在几十公里之外计划实施打击的目标坐标方位信息,M142“海马斯”火箭炮必须由其他平台通过保密通信数据链来进行获取,之后炮组人员将目标信息输入火控系统,再根据自身搭载的制导火箭弹性能,选择预定发射地点,打了就跑,回到后方换装新的模块化发射箱,等待执行下一个任务。有时候,如果接到紧急任务,接收到目标信息后,M142“海马斯”火箭炮可以在公路机动过程中随停随打,堪称是现代战争版本的“火力游击战”。
在俄乌冲突中,“海马斯”经常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让俄军比较头疼。
如果我们将M142“海马斯”火箭炮比喻成手臂和拳头,那么北约CI4SR体系就是负责侦察、指挥的眼睛和大脑。这其中,起到“眼睛”作用的北约空天一体化侦察体系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历时近10个月的俄乌战争中,俄军始终没有对北约空天一体化侦察体系实施进行有效的干扰或打击。
从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北约的各型侦察卫星、有人/无人侦察机、战场监视飞机可以肆无忌惮地穿过乌克兰战场上空的太空,或者在乌克兰周边以及黑海海域巡弋,为北约地面指挥部源源不断地提供重要情报,北约经过分析汇总后,又将关于俄军行动的情报信息发送给乌军,为包括M142“海马斯”火箭炮在内的各种远程火力进行目标指示。
那么,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如果遭遇类似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就要对敌方的CI4SR体系,尤其是空天一体化的侦察体系进行全面干扰和摧毁,包括使用反卫星武器打击敌方的光学侦察卫星、电子监听卫星以及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等,派出远程隐身战斗机击落敌方的有人/无人侦察机和战场监视飞机,彻底戳瞎敌方为M142“海马斯”火箭炮指示目标的“眼睛”。
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海马斯”可以快速装弹。
有效手段之二:剁手
在打掉敌方的侦察体系后,M142“海马斯”火箭炮还有可能通过战线前方部署的侦察兵、侦察车以及无人侦察机等获得情报信息。尽管侦察手段有限,M142“海马斯”火箭炮依然会对我方纵深的重要目标构成威胁,所以,第二步就要对M142“海马斯”火箭炮本身实施打击摧毁。
在俄乌战场上,由于轮式底盘的越野性能较弱,M142“海马斯”火箭炮主要是利用条件较好的公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进行快速机动,躲避俄军的侦察和跟踪。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M142“海马斯”火箭炮过于依赖公路网。如果俄军现役装备中有足够数量的类似于美国MQ-9这样的大型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再配合类似于E-8的合成孔径战场监视飞机以及类似MQ-27“扫描鹰”的小型侦察无人机,从而构成一张覆盖大面积公路网的完整侦察监视体系,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跟踪M142“海马斯”火箭炮。该炮虽然采用6×6军用卡车底盘,乍一看似乎与其他军用卡车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在侦察机的高清镜头下会顿时显露原形。
由于俄军现役的“猎户座”以及“海雕”-10等型号无人机无论是在性能还是数量上都很难满足完全覆盖战场,实施全天候侦察的要求,这就使得俄军很难在M142“海马斯”火箭炮进行公路机动的途中予以打击;另一方面,俄军装备的“动物园”-1M炮兵定位雷达数量太少,所以,在遭到M142“海马斯”火箭炮的攻击后,俄军很难做出快速有效的回应。当俄军炮兵对M142“海马斯”火箭炮的发射阵地进行反击时,事实上乌军早已经逃之夭夭。
所以,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只要有能力构建起强大的战场侦察监视体系,实现从侦察到打击再到毁伤评估的快速反应闭环杀伤链,M142“海马斯”火箭炮就很难逃脱被剿杀命运,尤其是大型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堪称对付M142“海马斯”火箭炮的最佳利器。该炮的底盘车体没有很强的装甲防护,巨大的模块化弹箱内储存有6枚火箭弹,一旦被击中殉爆,基本上就是车毁人亡。所以,大型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即便挂载50公斤级的小型制导弹药,对于M142“海马斯”火箭炮来说都是致命武器。
发射制导火箭弹的“海马斯”火箭炮。
有效手段之三:断箭
正如前文所述,在俄乌战场上,俄军既没有对北约的北约空天一体化侦察体系实施干扰摧毁,也很难发现和打击M142“海马斯”火箭炮本身,但是在拦截该炮发射的227毫米制导火箭弹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不过,俄军用于拦截火箭弹的防空系统主要是“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道尔”-M2近程地空导弹、“山毛榉”-M2/3中程地空导弹和S-300/400远程地空导弹。
事实上,这些地空导弹系统在最初的设计目标中其实并没有拦截大口径火箭弹的要求。比如“山毛榉”以及S-300/400都是以拦截战斗机、巡航导弹为主,兼顾拦截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所以,俄军也是按照拦截近程战术弹道导弹的战术,利用这些地空导弹系统对付M142“海马斯”火箭炮发射的227毫米制导火箭弹。
从目前俄军公布的战报来看,效果还算不错,比如2022年8月成功拦截了226枚“海马斯”制导火箭弹,在2002年10月的某一天中就成功拦截了33枚“海马斯”制导火箭弹。目前,俄军以“山毛榉”-M2/3中程地空导弹为骨干,以上述三型地空导弹系统加上“铠甲”-S1近程防空反导系统,探索出了有效拦截“海马斯”火箭弹的完整体系以及战术战法。
俄军装备的“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不过,从整个拦截作战的效能以及效费比来说,以地空导弹来对付大口径火箭弹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比如,M142“海马斯”火箭炮通常都采用齐射的方式快速发射6枚火箭弹,而且末端速度一般为2~3马赫,雷达反射截面也相对较小,即便是“山毛榉”和S-300/400这样先进的地空导弹系统,也很难保证全部拦截。在2022年7月一次M142“海马斯”火箭炮对安东诺夫卡大桥的攻击行动中,俄军地空导弹系统全力实施拦截,击落了4枚火箭弹,但是仍有2枚击中大桥,炸穿了桥面。
另外,1枚“海马斯”制导火箭弹的价格为10~16万美元,而俄军各型地空导弹系统所发射的导弹通常都在几十万美元左右,再加上拦截作战时,俄军有时会发射2枚地空导弹拦截1枚“海马斯”制导火箭弹,这样的效费比就更低了。
所以,对付“海马斯”这样的大口径制导火箭弹还是“铠甲”-S1这样的近程防空反导系统更有效。不过,俄军现役的“铠甲”-S1数量较少,很难满足作战需求。而且,俄军目前也没有装备类似美国“陆基宙斯盾”这样的C-RAM(反火箭弹、榴弹以及迫击炮弹)系统,以及类似以色列“铁穹”这样专门用于反火箭弹饱和攻击的近程地空导弹系统,所以,从拼消耗的角度来看,俄军无疑还是很吃亏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