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宝宏:不要期望太高,区块链只是互联网的大补丁
【编者按】
3月30日,由中国软件开发网(CSDN)和火星财经主办的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峰会(BAT)在北京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从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区块链的特征和价值,以下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的何宝宏演讲实录:
我做互联网20多年,用时髦的话说是做古典互联网研究的。十年前移动互联网兴起,移动互联网说我是做PC互联网的古董;PC互联网兴起的时候我说别人是传统网络的古董,那个时候我还和在座的大家一样年轻。十年之后在座的诸位,如果会被00后或者10后称为价格互联网时代的古董,那就说明你们成功了。
我研究互联网20多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是禅修如何给互联网技术相面。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变化,但是变化后面还有诸多不变的东西,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变化没有注意到不变的,实际世界上绝大多数东西是不变的,技术的背后也有它的规律和特点。
如果一个东西具有草根、有害、全球、自治、分布、开放、透明、对等、匿名、分享等这些特点,在2018年大家肯定都会说这是在说区块链。但是时光倒流20年,大家都会说这是互联网。今天区块链的所有特点在二十年前我们都讲过,唯一的区别就是换了一代人,包括当年互联网说的一些理想,有的完全没有实现,没有想到的却实现了。因为互联网是一个早产儿,是从实验室出来的,二十多年来业界一直给互联网打补丁。每过几年就有一个叫“下一代互联网”出现,从移动互联网到IoT(Internet of Things的缩写,字面翻译是“物体组成的因特网”,)一次又一次的下一代互联网。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区块链是互联网的又一个大一点的补丁,我坚信它颠覆不了互联网,更颠覆不了世界,因为它是互联网的又一个发展和延续,你非要认为互联网可以颠覆世界的话,我只能说可能你的世界太小了。
为区块链相面,性能低能耗高,生态链安全防护,隐私保护,监管缺失,标准缺失,不务正业等等,以我20年的经验来看,凡是这样的技术都是好技术,这些缺点随着时间推移都是可克服可解决的,所有的新技术当然会标准缺失,生态当然不完善,隐私当然需要保护,在所有人批评区块链这些缺点时,我都会辩护说,这是优秀技术的典型特征。
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在我看来是刚需,区块链是对这种记账方式的实现手段,业界需要的是分布式的记账方式,在此之前我们一直是集中式的记账方式,没有一种手段能够高效支持分布式记账,所以强调区块链是用来分布式记账的,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比,我本人认为区块链首先是一种数据库技术的又一个新发展。
区块链数据库是把传统数据库下面的UDDATE和DELETE消掉了,是一个残缺的数据库,是因为太灵活反而更容易被篡改。但是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分布式数据库账本需要同步的时候,我们以前是靠人不是靠技术,今天我们同步不需要管理员,会计记账时不需要给会计发工资,所以从技术角度看,从我们的组织方式来看有很大的区别。
区块链最大的特点,去中心化,防篡改,匿名性。我不太相信,两年前我就讲,“成年后的技术大多都会活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因为分布式不等于去中心,高喊去中心的大多数是自己想成为新的中心。以比特币为例,代码控制在Core小组,算力是高度集中出现了两个中心,怎么能出现两个中心呢,你去中心所以就叫多中心,一个报告说40%的比特币集中在1000个人手里,另外一个报告说96.53%的比特币归属于4.11%的地址。
防篡改不等于不可修改,因为我们在记账时是会出错的,你不能保证数据绝对不出错,在我们的会计里当然是不允许做假账的,但是允许改错账,因为人会犯错,数据也会出错,之前是技术上很容易修改,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管理手段来防止他篡改。今天我们的区块链技术上是不可修改的,但是出了错怎么办,我们需要一些管理的手段来改错账,不可篡改的技术一定要加一些可改的东西,这个事情又颠倒了一遍,现在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世界是平衡的,可以偏一点但不能太极端。
匿名性,我们需要保护隐私,但是不是说要绝对匿名,匿名是保护隐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但不是绝对的。1993年有名言是“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因为互联网匿名的,全球的,谁也关不掉互联网,共享的,自治的。到了今天,“在互联网上,如何证明你不是个东西”为什么要有验证码,因为你要证明你不是个东西没那么容易,我们要实名化,至少要证明是人不是机器。分叉也能“装币”,这个世界上分裂永远是个悲剧,只有我们搞币的把它搞成喜剧。“共识机制,难有共识”,我们需要共识,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共识机制本身是分裂的,碎片化的,我们看重的是谁劲大,谁钱多谁说了算。典型的由原始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我们又搞了代理人制,钱多了人也太多了,所以我们要DPOS,共识机制如何形成共识,更在于两个列之间的共识机制属于控制层面的问题,这个共识特别难,可能数据层面容易一点,而共识机制本身,你那边形成的共识我这边认不认,要有共识必须要有共识之母,一个共识前面还得有一个共识才能形成后面的共识,共识也是链式结构的,信任也是链式结构的,你说区块链是去信任的,那不可能,你信任一个组织,你总得信任什么。
智能合约的智能,它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我个人是非常看好的,我们做可编程的经济,可编程的合约,从趋势上来说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们的合约是用自然语言书写的,我们应该用机器语言书写所有合同、书写所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可是我们做不到,因为世界上的程序员太少了,但是自然语言有很多漏洞,用机器语言替代自然语言,这个方向很好,但是路还很长。
信任决定圈子,如果你的队友都觉得不可信就用私有链,组织不可信,选联盟链,谁都不信那就用公有链,但是你总得相信数学,相信密码学,否则就没法玩了。
代码即法律,未来的合同法律是用计算机语言书写的,写进去就改不了了,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们下一步的人才,“懂编程的律师才可能是个好会计”。
泛金融领域正在做尝试,在娱乐领域可能是风口,因为大家做很多游戏,很多开始应用的场景都是游戏,你小时候被父母批评游戏害了你,网瘾,我们这代人会被批评电视害了你们,00后,90后被批评移动互联网害了,主要场景是数字文化产业,现在宣传的场景都不大可能是区块链的Killer APP。历史性的场景告诉我们需要非常突破性的思维,老的刀一定不太好使,最早互联网发明出来我们做黄页,谁也想不到做搜索引擎,所以最早出来的东西历史痕迹太明显我个人觉得都不大可能,至少在公开宣传场景都不大可能,可能有人闷声憋出大招了。
小结一下,区块链从技术角度讲已经由单个账本变成了多个账本,但是所有数据库之间是属从关系,多个数据库之间是对等关系。原来再大的账也有主从账本,从单个账本做到多个账本,从一个会计到很多个会计,而且以前的账本可以读、写、改、删,但今天的账本只有读和写,我们以前记账要给他发工资,今天我们的外部激励通过自己激励就可以了,以前公司的商务和财务是分离的,付账特别麻烦。今天有了智能合约就可以商务与财务一体化,这就颠覆了我们很多想法。
以前代码就是技术,今天代码变成了金融产品,所以出现了新的机会,新的挑战。以前数据主要是信息,如果数据是信息,那技术就是如何更广泛地传播,现在数据越来越成为资产,二进制代码以前表达的是信息,今天表达的是一种财产。数据即资产,资产即数据。所以如果这段二进制代码的核心技术走向是,要保护、要管理、要控制,技术走向发生了大的变化,从广泛的传播开始考虑如何把它圈起来。过去密码丢了,财产还会在,今天如果私钥丢了,财产会蒸发;过去可以公开账户号,但是存款额是隐私,现在区块链里公开存款额,但是账户是谁的不知道,那是隐私。
媒体从web1.0到web2.0人人都可以当编辑,自金融从信息到价值互联网,人人都可以发通证,确实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Token(通俗意义中的代币)是什么,是资产还是预付费,所以需要研究Token究竟是什么?
但我们也需要反思区块链,它会不会引发新问题,譬如公司是什么,货币是什么,信任是什么?
(本文根据主办方提供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