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董屹:在行业变化中坚守专业初心,用建筑激发无限可能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内容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本期嘉宾
董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导、建筑系副主任,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委员,c+d设计中心主持建筑师。近年来持续致力于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公共建筑的创作,坚持设计教学与实践并行。其代表作有南京夫子庙区域更新、上海豫园商城改造、青岛上合峰会新闻中心、2022杭州亚运会国际区、金鼎平和教育综合体、上海中学新校区、宁波城市建设档案馆等。
其开放性的建筑实践曾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和上海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10余项,以及中国建筑传媒奖、ArchDaily中国建筑年度大奖等其他国内外奖项20余项。其设计作品被多个国内外知名建筑媒体报导,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并出版《画语营城》一书。
建筑,无论是从教育还是实践而言,其核心一直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建筑教育会培养建筑师,而建筑师又为人建造建筑。因此建筑教育是实践的充分条件,建筑实践又是教育的必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截然分开。
拥有着不同的工作身份,让我有更多空间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去进行转换,反而能够看到建筑更多的不同的可能性,既能从教学的角度又可以对照实践的经验。因为无论是教学还是实践而言,核心关注点都聚焦在人身上。这么多年我全身心地投入在建筑教学和建筑设计师的实践中,两边繁重的工作当然也有让我分身乏术的时候,但我尽力坚持让自己不断在动态中保持平衡,希望能够兼顾。
建筑教学相对建筑实践而言,能够充分满足我的好奇心,带领学生一起去不断开拓建筑研究的边界,这是实践中难以完全实现的思考实验,而实践又在不断补足和验证教学的内容,使其不沦落为空谈。此外,我在教学和实践之间也是有对应关系的,比方说做教育建筑的实践,能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带来一些启发,而这些考虑的是怎么通过模式的转变带来空间的转变;而做校园设计的教学,在同一块基地中可以展开不同的想象,这其实是如何通过功能的转变激发新的活动。这两者互相支撑,非常有趣。我的建筑生涯就在教学和实践、思想和经验的双线中并行前进。不过在具有更全面的视角的同时,在专一方向上的投入就会受到影响,会出现难以完全专注于某一个点进行深度思考的状况。但总体而言我还挺享受这整个过程。
▲宁波市江北区甬江实验学校 © 行知摄影、夏至
这几年我主持的作品大致可分成四个方向。一是历史记忆的传承,主要是“历史环境中的空间更新与文化修复”,已有较多积累,如南京夫子庙区域更新、上海豫园商城改造,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坐落于奉化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蒋氏宗祠周边改造,等等。这些工作很重要,因为它修复的不仅仅是建筑物本身,更是整个历史的记忆,虽然很多人不容易发现建筑师在这里做了哪些工作,但是我们做的东西会真真切切被更多人体验到,这就是这类建筑的价值所在。
▲南京夫子庙区域更新 © 吕恒中、c+d设计中心
▲上海豫园商城改造 © 寻美影视、 c+d设计中心
▲宁波奉化蒋氏宗祠改造 © c+d设计中心
二是成长空间的策划,主要是教育建筑和学习综合体的营造,也形成了较完整的系列和大量创作,如宁波市江北区甬江实验学校、金鼎平和教育综合体、上海中学新校区、平和临港校区、平和金桥校区等,这些项目的规模都很大。事实上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所包含的内容会大大增加,因此项目也十分具有挑战性。这些项目预计都会在近两年建成。
▲上海平和临港校区 © c+d设计中心
三是城市标识物的创造,主要是重要的城市公共建筑,这类项目是比较有特点的,比如已完成的上合峰会新闻中心,宁波城市建设档案馆和即将完成的2022杭州亚运会国际区等。例如作为上合峰会新闻中心的海尔全球创新中心,通过对海角的重塑,地形和建筑结合成为一个新的城市标识。再比如宁波城市建设档案馆,希望将整个城市的砌筑过程演绎记录在建筑之上。在2022杭州亚运会国际区这个项目中,我们把近2km长的跑道融入其中,从地面到屋顶贯穿了整个建筑群,其中我们还采用了一些新的材料,比如说将陶釉与幕墙系统结合,同时通过数字化的演绎,使完整的《富春山居图》绵延了将近600m。这类标识性建筑承载的意义更多,对建筑师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
▲青岛海尔全球研发中心——2018上合峰会新闻中心 © c+d设计中心
▲宁波城市建设档案馆 © 山兮建筑空间摄影ShanXi Studio
▲2022杭州亚运会国际区 © c+d设计中心
四是山水空间的诠释,主要是以中国式观游体验为主导的文旅建筑,比如“观游三记”系列,分别代表了三种观游的方式,其中包括藏山记——宁海文化观光中心,寻村记——深甽镇旅游中心,渡桥记——高桥文化中心。另外,还有一个刚落成的茶亭项目,要去处理山地和建筑的关系。
▲宁海文化观光中心 © c+d设计中心
▲宁波高桥文化中心建筑模型 模型师:陈少奇 ©c+d设计中心
教育建筑是我们近年来的主要实践方向之一。我带领c+d设计中心陆陆续续设计了60多个学校项目,其中建成了大概20多个,我们将校园进行了一些不同的方向上模式上的分类,整理出了一套《学校使用手册》,也算是对我们设计工作思考的一个小结。
教育建筑,即普遍意义上我们理解的校园。那么校园是什么?我们可以把校园看作是一棵树,在一棵树下,一群人在听一个人讲话,这就是校园的雏形。但是如果没有这棵树,可能就不会有那么一群人在那里聚集,自然也就无法发生互动。所以其实是这棵树提供的这个空间激发了教育活动。
从建筑师和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教育建筑的关键词是“激发”,激发空间的潜力,或者说让建筑为教育赋能。这其中又包含两点,第一点是如何通过功能的改变去激发新的活动,第二点是如何通过模式的改变去激发新的空间。第一点比较容易实现,因为校园中会有很多现有可以利用的空间,通过多样化应用的加入,我们尝试把一些消极空间变成积极空间,将一些无意义的空间变成一个有故事的空间,比如金鼎平和教育综合体,我们在校园里做了一个梦剧场,把一个运动空间转化为一个观演空间,当你进入的那一刻,整个人都会感觉被舞台所包裹;第二点相对而言会更难实现,这需要从教学上寻找突破口,这可以在校园的管理模式上,从教学中去慢慢进行探索。
▲教育项目盘点 © c+d设计中心
我认为,教育建筑可以理解成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但显而易见的是,因为假期、等时间学校不开放时,校园的功能就随之闲置了。依据这一思路,在规模很大的上海中学新校区,我们把整个运动设施放在一个岛上,将岛上的活动空间分成了上下两层——一层在半地下和地下,一层在岛的表面,以此实现整个岛和城市公共绿带、公共空间的功能共享,并且在节假日的时候,它可以完全对城市的开放。那么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这个校园融入了整座城市,成为整个城市大的公共空间当中的一部分。
▲上海中学新校区鸟瞰 © c+d设计中心
▲上海中学新校区运动岛模型 模型师:陈少奇 © c+d设计中心
当我今年带的学生做“超级校园2”主题设计时,我们讨论的焦点就是如何将学校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以此来建立一个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区大多都是从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层面去考虑,真正从空间上着手做社区研究的其实并不多。而我们想要做的,就是满足学校核心需求的同时,不断尝试哪些部分是可以对城市共享的,通过空间让教育的力量从学校散播到城市中去。
▲超级校园1
▲超级校园 2
建筑专业和建筑行业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一个是恒定的坚守,一个是沉浮的机遇。专业性的内容和外延都是相对恒定的,所以我认为真正选择了建筑的人不会因为行业的起伏而影响他对专业的判断和热爱。在当下行业下行的时期,以我从业多年的经验来看,我们不必过于忧虑,因为行业的起伏是呈周期性波动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长期坚持自己的方向,当然坚持也需要有坚持的智慧,既要明确设计的核心、你的底线和能够妥协的界限,这有助于项目的推进,同时也要起到引导作用,这有助于塑造自己的辨识度。如此,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成都锦城绿道餐厅 © c+d设计中心
另外,作为一个建筑教育者而言,我认为无论从事建筑行业与否,学习建筑专业其实都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事。作为专业,它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给予人审美能力,或者说感受生活的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建筑学教育所带来的系统性架构能力,无论今后从事哪一个领域、在哪一个职业里面都能够让你拥有核心竞争力。因为建筑的包容度很大,不仅包含文科、理科,还包含艺术,所以对人的整体性的修养,尤其是所谓创造性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都有益处。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建筑是一个“老年职业”,投身建筑多年,我的核心动力其实是源于热爱的。只要还能从中体会到乐趣,我应该会坚定地选择一直做下去。
▲茶亭·自由之滨 © c+d设计中心
建言思想汇之董屹
合 作 方 :建筑档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