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机会|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中国始终是全球投资首选国家
“金光集团APP作为制造业龙头企业,将继续加大在华的总体投资规模,我们对中国市场保持高度的信心,从过去到现在,中国始终是我们的全球投资的首选国家。”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前夕,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群访时作出上述表述。
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
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由印尼知名华人黄奕聪于1938年创立,集团已形成制浆造纸业、金融业、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能源与基础设施、移动通讯和健康医疗七大核心产业。而旗下的浆纸业集团APP自1992年起进入中国,APP(中国)旗下拥有林务事业部、纸浆事业部、大纸事业部、生活用纸事业部等,产品和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
“中国造纸产业依旧拥有强劲的发展空间”
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金光集团APP(中国)截至2021年末在华总资产达2465亿元,当年销售额约973亿元。
在产能与销售量方面,翟京丽表示,由于市场特性和资源禀赋不同,APP(中国)与金光集团APP印尼的产能与产品布局具有较强的互补性。APP(中国)的销售更多是在纸产品端,所以纸张的产能规模较大。而APP印尼则是浆的产能占比较大。
今年以来,纸企行业陆续上调文化用纸价格,翟京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价格的波动跟供需供求有直接的关系。“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两方面,一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另一方面是受到供需变化的影响,包括国际进出口因素的影响。”
翟京丽向记者介绍,APP(中国)产品的外销和内销的比例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基本比例是三分之二在国内,三分之一在国外,并根据市场状况会有一定的微调。
对于近两年市场行情的变动,翟京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APP(中国)在同行业中,相对而言受市场影响较小。原材料成本涨价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之一。有些主要原材料,例如:木材、木片的成本以及物流运输费用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会对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涨价背景下对下游订单的期望值,翟京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企业对订单的期望值,出发点是对于企业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我们会充分尊重市场的规律。因此对于生产成本的节省和利润空间的追求,我们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接受度去判断其合理性。”
“我们需要紧跟市场的动态变化而进行快速地决策应对,并不仅仅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就直接调升产品价格;同时企业也在做降本增效。”翟京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APP(中国)在应对市场的变化上,在包括对市场掌握的及时度、了解度、调整速度以及客户的黏性和满意度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
“后疫情时代造纸企业的转型发展已是必然,也是造纸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翟京丽表示,疫情期间,造纸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上下游的供给问题。纸企的原材料大部分依赖全球的供应体系,巨大的产量涉及的上下游产业包含诸多行业领域。未来,需要加强上下游的整合、通过提高供应链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来提升供应链风险管理功能、布局新供应网络体系,以进一步稳定并优化供应链的弹性。
“中国造纸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旧拥有强劲的发展空间,这也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对于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翟京丽表示,在优化企业结构方面,全国范围内的造纸企业在谋求更合理的产业布局中,将通过兼并整合形成若干大型龙头企业以及行业集中度高的态势。在深化行业发展方面,造纸行业不再是纯粹的造纸业,它将是一个满足人们多元需求的综合性行业,用途会更广,替代性更强。
将继续加大在华的总体投资规模
金光集团APP进入中国市场已有30年,在业务发展的最新布局方面,翟京丽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在以绿色转型和数智转型为战略重点的商业模式重构方面,APP(中国)正在与其他企业共建平台,推进资源共享和互换的合作。
“金光集团APP对中国的投资决心不变,服务中国的初心也永远不改,我们会持续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对于中国的投资进展,翟京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今年上半年,集团旗下金桂浆纸二期第二台纸机和年产75万吨化机浆扩建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高达118亿元。不久前,集团旗下山东博汇纸业45万吨高档信息纸项目——PM8纸机生产线成功上卷出纸,打破了同行业纸机开机纪录。
“未来APP将继续加大在华的总体投资规模。”翟京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集团在广西、海南、浙江等地都有计划增加投资。而这些投资既是出于顺应市场趋势以及客户需求的考虑,更是因为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强大信心。
谈及进博会,翟京丽表示,参与进博会可以倒逼企业自我迭代成长,促使最新科技或产品在进博会平台上连续推出。“前四届APP(中国)在进博会上累计达成的合作意向订单达5亿美元。同时,我们愈加重视进博会后的衍生效应,对于各类合作意向订单进行持续跟踪,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我相信,从长期来看‘进博效应’非常值得期待。”
今年进博会金光集团APP将带来全球首发新品“BBC纤维絮纸”,是集团全新研发的高科技环保材料。
“这类材料的兼容特性将给塑料复合材料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可能。未来,这个材料的市场应用需求也会很可观。”翟京丽向记者介绍,在未来,如果将这个全新的材料技术投入应用,它不但具有可降解性,在碳汇方面的作用也将是巨大的。如“BBC纤维絮纸”投入实际生产,以中国2021年的可降解塑料产量80万吨为例,80万吨可降解塑料添加10%的“BBC纤维絮纸”,约能降低碳排放24万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