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解锁云展览|一起走进“福娃之父”韩美林的艺术世界

2022-11-02 12: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08年奥运会吉祥物纪录片(03:25)
距离2008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

已过去了整整14年,

看完这段奥运会福娃纪录片,

相信不少小伙伴

想起14年前的那场奥运盛会。

如果你以为今天小编要跟你聊奥运会的话,

那就大错特错了,

小编今天要说的是“福娃之父”韩美林的故事。

韩美林

1936年出生于山东,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在近7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的创作涉猎书法、绘画、陶瓷、雕塑、设计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他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中汲取精华,并将之转化为具有现代审美理念和国际通行语汇的艺术作品,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01

韩美林与奥运

2005年3月11日,由韩美林担任组长,9名专家组成的吉祥物修改创作小组,在怀柔雁栖山庄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封闭式修改和创作,最终为大家带来由5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的奥运福娃, 他们分别是福娃贝贝、福娃晶晶、福娃欢欢、福娃迎迎和福娃妮妮。 

#02

韩美林与国家植物园

2021年,韩美林受邀设计国家植物园标志(Logo),该标志选择了最能代表中国的两种特有珍稀植物:银杏和水杉,图案搭配使用英文字母“C”形的炫动笔触,这是英文单词中国“CHINA”的首字母。整个构图为圆形,代表我们生存的地球,保护好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保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图:国家植物园标志

图:国家植物园标志设计手稿(部分)

#03

韩美林与生肖邮票

1983年,农历猪年,韩美林首次应邀设计了《癸亥年》生肖邮票,那是一只圆滚滚的小花猪,昂首阔步,自信乐观。

▲韩美林设计的《癸亥年》猪票特种生肖邮票(1983)

2017年,时隔33年,韩美林再次参与生肖邮票的设计工作,将“国”和“家”的概念作为整套邮票的创作理念。

 

▲韩美林设计的《丁酉年》特种生肖邮票(2017) 

2019年,韩美林与生肖邮票第三次牵手,首次在一枚生肖邮票中完整体现“全家福”的概念,其乐融融,寄托新春佳节合家团圆、五福临门的美好祝福。

 

▲韩美林设计的《己亥年》特种生肖邮票(2019)

2020年,中国邮政再次力邀韩美林担纲设计《庚子年》生肖邮票,延续第四轮生肖邮票“合家欢”的生动设定,通过深挖文化理念,以“家”的核心概念,将生肖的形象特点与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巧妙结合。 

 

▲韩美林设计的《庚子年》特种生肖邮票(2020)

#04

韩美林艺术展

展览一:美林的世界在深圳——韩美林艺术展:天•地•人•和

韩美林的艺术世界,强调创新又重视传统。他接续的不仅是本民族的优秀文脉,更是超越地域的局限,跨越文化的隔阂,在平等对话中“文明互鉴”与“相生相长”。

 

本次展览围绕“天”、“地”、“人”、“和”四大版块,将韩美林的绘画、书法、青铜、铁艺、陶瓷、紫砂、木雕、染织等不同门类的创作,与手稿、视频新媒体等展现形式相结合,全面、系统、综合地展现韩美林多样化的创作面貌。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多彩、乐观的作品形象,带领观众走进“美林的世界”。

展览二:故宫博物院-纳天为书——韩美林天书艺术故宫展

韩美林从散落多地的甲骨、石刻、岩画、古陶、青铜、陶器、砖铭、石鼓等文物遗存上,搜寻记录了数万个古文字符号,并对这些符号精心临摹、整理、创作,用类似文字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耗时数年汇集成“天书”。

 

展览三:安徽美术馆-韩美林艺术大展

扎根民间艺术沃土,博采古今众长的艺术家韩美林,在安徽工作、生活22年,这里是他沉淀积累、浴火淬炼的地方,也是他厚积薄发,走向艺术巅峰的根基。这里不仅留下了韩美林的青春岁月,也留下艺术家对这片热土的眷念与感恩。

本次“韩美林艺术展”,以书法、水墨、雕塑、陶瓷、紫砂、木雕、铁艺、民间工艺等创作类型,全面展现韩美林生动、乐观的作品形象与丰富、多样的创作面貌。与安徽之间的创作关系与文化来源也是展览研究与探讨的核心话题,借助参展作品、文献资料、回忆影像,展览力图还原韩美林在安徽工作生活的历程和收获,重温韩美林与安徽二十二年的情缘与故事。

展览四:韩美林生肖艺术展

“子丑寅卯天上密码,鼠牛虎兔人间有情”,五千年的生肖文化,独特的海岛风情,将与韩美林融合传统与当代审美的艺术创作汇聚于天涯海角。

本次展览十二个生肖的主题在展厅中以“盲盒”的形式进行格局分布,各个主题板块外观相似,内中却各有乾坤。也许走进下一个盒子,就是属于你的“生肖”。

韩美林

以绘画成名

又涉猎雕塑、陶瓷、书法等多个方向。

他一生命运多舛

但作品却始终给人以“真善美”的印象。

虽已至耄耋之年,

却依旧保持着

积极的创作热情和勇于自我突破的艺术精神。

就是这样一位

孜孜不倦的艺术实践者和开拓者,

在追求艺术生命“长度”的同时,

不断扩展艺术领域的“宽度”和艺术传承的“厚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