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鲁迅的七堂语文课》:名师谈如何给中学生讲鲁迅作品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22-11-02 09:3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在中小学课本中,鲁迅是被收录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统编版语文教材从小学到高中,共收入了16篇鲁迅的作品。

然而,读懂鲁迅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文本到思想,鲁迅留下的遗产至今被研究不休。面对此前较少接触鲁迅的中学生,教师应该如何教学?新出版的《鲁迅的七堂语文课》尝试探讨这一话题。这本书汇聚著名学者及教育界语文名师,以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对象,将名师们共同备课、探讨的幕后环节一一展示,呈现了七堂“语文课”。

10月29日下午2点,思南读书会迎来《鲁迅的七堂语文课》读书会。本书主编、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课程教材部语文教研员邹一斌,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詹丹,上海市特级教师郑朝晖,上海市特级教师樊新强与读者座谈,讲述了他们对鲁迅和鲁迅教学的理解。

樊新强、詹丹、邹一斌、郑朝晖座谈鲁迅在中学语文中的教学。

线上直播备课:观看人数超过20万人次

《鲁迅的七堂语文课》的策划与虹口区鲁迅小道的起始点景云里有关。景云里是鲁迅来到上海后的第一个居所。他和许广平在此生活了2年7个月时间,创作了大量杂文,还参与组织自由联盟大运动,发起并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虹口区在景云里打造了景云书房,并找到邹一斌,请他从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入手,对鲁迅作品做教学研究。

目前鲁迅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中有16篇作品,其中《闰土》和《故乡》是前后截取、改编为一篇课文。对这样多的鲁迅作品进行教学研究并非易事,但邹一斌认为这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统编教材中的鲁迅教学往大说就是鲁迅教育,这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甚至中国基础教育史一直到整个中国语文发展史中,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邹一斌请来从高校学者到中学教师在内的大量名师,一起策划打造了“鲁迅的七堂语文课”这一项目,在“景云里”的招牌下共同研究鲁迅教学。景云里场地很小,他们就尝试在网上集体备课、研讨,并将这个过程直播出去,对此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在线观课。

从2020年8月15日开始,这个“线上课堂”基本以两周一讲的频率进行传播和展现,经过一年半时间,他们完成了对这16篇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向整个基础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分享大家对鲁迅教育的想法。

这种形式在全国教育界开创了先河,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16讲内容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0万人次,相关阅读点击总计达到13万人次。

最后,这些研讨成果结集成为了《鲁迅的七堂语文课》。“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为鲁迅教学教育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寻找一个新的方向。”邹一斌说。

鲁迅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变化

从鲁迅作品进入教材以来,对鲁迅的教学经历了明显的改变。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詹丹总结了1980年代前后中学语文教材层面鲁迅教学的几点转变。

首先是对鲁迅的定位出现了从“圣人”到“人”的转变。如今理解鲁迅,更多是将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来理解。在这个定位中,鲁迅也有自己的困惑、自己的痛苦,甚至也有他自己解决不了的矛盾,有些困惑就直接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这些都成为教学之中文本分析的重要内容。

第二是对鲁迅的关注完成了从“思想家”到“文学家”的转变。如今中学课堂中,老师们首先是从文学的角度去解读鲁迅,讲到鲁迅的思想,也会把鲁迅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容结合起来阐述,而非直接和一个抽象的思想家对话。这样鲁迅就作为一个文学家,在自己作品中鲜活了起来。

第三是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变得更加丰富,突破了以前比较传统的内容、形式的二元式划分。鲁迅叙事中的“第一人称”指谁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此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会比较简单地将鲁迅的第一人称叙事等同于他本人,或是完全区隔于他本人。如今的教学中更注重于用叙事学理论重新解读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了更辩证的理解。

“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詹丹说,教学上的三点转变,也都围绕着这一点。如今中学老师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詹丹知道的一位中学老师就让学生先自读鲁迅作品并提出问题,之后再筛选问题,把有价值的拿到课堂上讨论。把课堂主动性交给学生之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仅仅就《孔乙己》一篇文章,学生们就提出了230多个问题。这也让教师和学者开始反思,是否可以把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入鲁迅教学。

在詹丹看来,《鲁迅的七堂语文课》中呈现的就是非常有创新价值的教学探讨,“《鲁迅的七堂语文课》里有大学老师、中学老师,其中既有名师,也有刚刚毕业入职的青年教师,大家一起备课讨论。这打破了大学、中学老师之间的隔阂,不同人带来了不同的立场,多元组合,这对现代鲁迅的教学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解读鲁迅文本: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下降、阅读习惯丧失成了公共性的社会事件。在这个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通过解读鲁迅汉语经典文本,提升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习惯,已经变成了语文教学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多年在语文教学一线,上海市特级教师郑朝晖认为,文本解读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重要的是“两个心灵之间的相遇”。一个人提升阅读能力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够通过文本细读真正走进文本叙述者的内心。

“回到鲁迅,鲁迅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但一个最好的斗士应该是没有思想的。偏巧鲁迅是一个思想极其丰富的人。我们把他从神坛拉下来,还原成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再去看文本,就会解读出很多细节。”

《祝福》中,鲁迅讲到自己“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

“很多人觉得这句话太啰嗦,但鲁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多层含义。” 郑朝晖解读,“但愿”是价值层面,“未必”是性格层面,“恰如所料”是现实层面。“却每每恰如所料”又讲到这是规律。鲁迅这句看似啰嗦的话,是在表达,他所希望的东西常常是不能得以实现的。“通过这样的语言分析,我们才能走进鲁迅博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上海市特级教师樊新强也赞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鲁迅教学中的重点,“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共读的过程,我们不是要给学生一个确定答案,而是要形成一种阅读力。”

从这个角度出发,他很少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确定的答案。教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他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鲁迅提‘拿来主义’,指的是面对外来文化遗产的态度还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态度?”

这个问题在学界争论不休,在樊新强的课堂上也引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樊新强有自己的看法,认为是指“外来文化遗产”,但他并未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是以此与学生探讨。最后,学生的理解也给了他很大启发。

“在《鲁迅的七堂语文课》中,这些共读和思考的部分会呈现得更加丰富。我们集聚了大学、高中里老、中、青三代教师学者,大家会一起探讨共读文本时的观点和看法。” 樊新强认为这个教研的过程和课堂很像,语文教学再不是为了给出一个确定答案,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的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