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推进垃圾分类|两个小区的经验:设红黑榜,垃圾房前督促
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自2011年起,上海开始推进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并连续7年将此项工作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
今年,上海将垃圾分类减量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先后出台《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和《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希望大力推进,并在诸多瓶颈、难题方面取得新突破。
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哪些新进展?试点效果良好的小区有何好做法?大多数小区还存在哪些问题?日本、德国、中国台北等地区的经验是否值得上海借鉴?
近半年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走访沪上多个住宅小区,采访多名业内专家,并对比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希望借此能全面了解上海垃圾分类减量的现状、瓶颈,并给出一些建议。
她将一袋餐厨垃圾扔进了湿垃圾桶,又从另一袋垃圾中拣出一个坏掉的灯泡和沐浴露空瓶,分别扔进了有害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随后,将剩下的垃圾袋扔进了干垃圾桶中。
这样的习惯她已维持半年多,她的家中就有干、湿两个垃圾桶。“以前也基本不分,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居委干部一直来家里宣传,就养成了习惯。”刘兴芳说。
同样的情景正在上海多个小区上演。在家里分类收集、在垃圾厢房分类投放、定点定时,已成为不少市民的共识。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处处长徐志平说,从实践案例来看,取得成功的小区都有一些共性:一是社区的基层组织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二是社区内会有一个核心人物,具有比较强的人格魅力;三是社区有比较稳定的居住人群。
但是,并非所有的居民小区,都具备上述几种共性。”徐志平说,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机制来解决问题,下一步,上海将落实物业、居委会、业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落实到责任人,“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该检查的检查好”。
中华别墅小区:志愿者在垃圾房前蹲点督促
作为长宁爱建居民区的六个小区之一,中华别墅有180户家庭,共用一个垃圾厢房。这个垃圾厢房位于小区一角,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类标得清清楚楚。与此相配套,一大幅“垃圾的旅程”宣传板,生动又形象。小区宣传栏内,还张贴了“各楼组垃圾分类评比公示栏”等信息。
2017年起,爱建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选择了该小区作为试点,推进居民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工作,并探索形成了从居民家庭源头治理到垃圾厢房严格分类、定时收运衔接及时的全流程垃圾分类方案。
卢广振是清洁垃圾厢房的工人,已在该小区工作了4年。“以前不分类时,每天都要把垃圾从桶里倒出来再分拣,起码1-2个小时,又脏又累。”他说,自从小区推行了垃圾分类,现在只有极个别分错的需要稍微分拣一下,轻松多了,小区环境也干净多了。
居委会调研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刚开始为居民发放可降解垃圾袋,后来都停掉了;二是虽然居民分类了,但垃圾运输时是干湿混装,分不分结果一样,打击了居民的积极性。
此次下定决心试点后,一场更为密集的“宣传战”开始打响。
居民区文体团队骨干们组建宣传小组,志愿者形成保护环境小分队,每家每户上门宣传,还利用居代会、楼组长大会、海报张贴、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广环保理念,告知分类工作要求。
试点中,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变得空前重要。他们坚持在每天早上7点半至晚上6点半期间,轮班在小区垃圾房前蹲点督促,劝导居民对混装垃圾进行分类,示范如何投放。退休居民负责工作日,白领青年承担周末时间,志愿者们一个月的日晒风吹,实现了家庭垃圾分类率从5%到95%。
针对混装混运问题,居委会专门联系了专业的清运公司,每天分开收运干、湿垃圾,对于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则积累到一定量后,再通知清运公司来收运。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爱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小区定时定点投放还处于倡导阶段。
上航新村:发放可拆卸分类垃圾桶
同样位于长宁区的上航新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实行已有半年。
在上航新村居委会书记朱雪菊的办公桌上,有十多本厚厚的记事本,“垃圾分类每月减量率、投放率、不准确率、破袋率统计”、“垃圾定时定点分类随乱投放住户统计册”……都与小区垃圾分类有关。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居委会改造了垃圾厢房,摆放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四类垃圾桶,还加装洗手池、雨棚和照明,增设工作人员休息室。同时向每户居民发放左边干垃圾、右边湿垃圾的可拆卸分类垃圾桶。
“我们还增设了摄像探头,实时监督垃圾投放情况。”朱雪菊说,对于摄像探头拍下的乱扔垃圾的情况,居委会和志愿者会上门提醒,并在楼下张贴“友情提示”。
居委会专门牵头成立了六支队伍,分别为居委干部、楼代表、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红领巾先锋队(中小学生)、以及外来人员租房队伍志愿者队伍,每家每户上门宣传、动员,80名志愿者每天早晚时段轮流值守在垃圾厢房前。
“特别是居委干部,每天在门口一站就是6个小时,指导大家分类。”朱雪菊告诉记者,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居委会一定要团结,“刚开始,我们真的是日夜都扑在上面,晚上都睡不着觉。”对于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居民,居委会会给其所在单位写感谢信,借此鼓励更多人自觉做好分类。
垃圾分类推行一个半月时,能自觉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居民达到了70%;3个月后,提高至90%。
居民自觉形成垃圾分类的案例,已在上海多个小区上演。
自2011年起,上海开始推进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截至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已连续7年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
“近年来,在上海的居民小区里,确实有一批成功的垃圾分类案例。”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处处长徐志平说,从实践案例来看,取得成功的小区都有一些共性因素:一是社区的基层组织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二是社区内一般会有一名核心人物,有较强的人格魅力;三是社区存在比较稳定的居住人群,属于相对的熟人社会。
这些共性的因素,让小区内形成一种氛围,出现一批志愿者,在大家合力下,让居民愿意主动参与分类。
“但并非所有的居民小区,都具备上述几种共性。” 徐志平认为,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机制来解决问题。
而这样的制度已在上海加速成型。上海3月份发布的《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透露,上海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达标验收挂牌制度,创建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居住小区(村)和示范街镇,从而激励社区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而作为传统的激励手段,绿色账户将往“自主申领、自助积分、自由兑换”的方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家家户户都开通绿色账户。
针对垃圾分类的主体——居民,《方案》首次提出了“定时定点”投放的概念,鼓励居住小区的垃圾桶和垃圾箱房不再提供“24小时开放”的便利,从而改变居民随意投放垃圾的意识和习惯。
“下一步,我们将在居民区内落实物业、居委会、业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能坐等基层组织和核心人物的出现,而是要通过落实工作责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该检查的检查好,比如入户宣传、配备垃圾容器等。”徐志平说,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落实到责任人,让他们自觉去做这些事情,并找到合适的让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方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