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
  • +1
    26

揭秘奥数培训热:冒牌状元、注水名单背后的“忽悠”利益链

李双溪/新华社“中国网事”
2018-04-02 18:05
教育家 >
字号

新华社长春4月2日消息,近日,教育部要求全面清理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高考加分取消、奥赛挂牌不作为入学依据、部分竞赛叫停,但多地奥数培训机构依然火热,奥数课热度不减。

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奥数培训机构背后却是一条充斥着“速成”名师、“冒牌”状元、“注水”推荐名单的“忽悠”利益链条。

频频发文严管,培训依然火爆

日前,教育部发文取消高考奥数加分,并进一步规范面向中小学的竞赛挂牌命名行为,要求该类活动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部分数学竞赛也被临时叫停。

但就是在这一系列重拳之下,一些地方的奥数培训机构却依然报名火爆。

近日,记者在长春市人民大街上的一家奥数培训学校报名处看到,周末报名的家长人满为患。小学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都开设了15个班,每个班级20多人,比一年前增加了5个班级,其中有两三个快班和十多个慢班。报名教师表示,培训学校会定期组织考试,分数高的进入快班,分数低的在慢班。“市里的知名中学都是我们学校的合作单位,会根据考试成绩挑选学生。”

一位年轻家长说,孩子已经学了两年,始终是在慢班,虽说听不懂老师的课,但同学都在学,自己也不敢退出。

在专门为小升初家长提供考试信息的长春微信群里,咨询奥数考试与升学的家长络绎不绝。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前几天某教育机构组织的一场考试中涉及奥数题目的情况。

曾参与升学考试出题的培训教师表示,奥数考题并不一定有多难,但是学过奥数的学生知道解题技巧,而用一般的数学知识无法快速应付,也就是所谓的偏、难、怪题。“这样才能够体现奥数培训的价值。”

据当地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小升初考试已被明令禁止,但个别学校为了逃避属地监管,甚至租大巴车组织考生到外地考试。

假名师、假状元,奥数培训藏“忽悠”利益链

你以为奥数培训机构的“名师”都名副其实?你以为培训机构挂在墙上的“高考状元”都货真价实?你以为自家孩子学不好奥数是孩子笨?一位长期从事奥数培训的教师李丽华向记者透露,其实奥数培训背后是一条人们想象不到的“忽悠”利益链条。

她介绍,一般奥数培训机构的标配是两三个快班,十多个慢班,只有快班才是高薪聘请的奥数名师,班里的学生也都是真正的数学精英,有的只收半价或不收学费,给老师的待遇可以达到1节课2000多元。“这些学生要参与全国竞赛,拿名次、得奖牌,为培训学校打名气。”

其他慢班配的教师素质就参差不齐了。有的甚至是一些没有本科学历的老师,上岗前用通用教材进行速成培训。“他们通常没有多少数学修养和思维,只能照本宣科讲题型和解法。有的孩子听不懂来问我,我发现他们讲的居然是错的。”李丽华说,孩子听不懂时,这些老师就指责“孩子笨,跟不上进度”,其实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老师不合格。

“某种意义上,这些慢班学生的不少学费都用来‘供养’快班的尖子生了。”李丽华感慨道。

这些培训机构多与知名中学有或明或暗的合作关系,但并不一定通过一次考试选拔学生,而是给中学提供一份名单。长期合作的中学一般会照单全收。但名单里也并不都是数学天才,一些肯出高价买通培训机构的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写进名单。“但这样的孩子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培训机构的信用,影响长期合作。”李丽华说。

不少培训机构墙上经常会挂出经过自己培训最后考入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其实,不少学生根本就没参加过奥数培训,但都被培训机构拿来当做免费广告了。

“就像武侠小说里,很多名门正派出师需要几十年,而旁门左道就能速成,奥数如果只注重解题技巧训练,学生就练得走火入魔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是不利的。”长春市某高考培训学校数学教师崔延松打比方说。

治理奥数病,根本还需与升学择校脱钩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奥数培训怪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教育阶段被作为择校的工具、大学自主招生时又作为入围条件,在于我们对学生一直没有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

如果择校热一直存在,即使取消了奥数,还会有其他工具出现;当其他工具还没有奥数管用时,奥数就重出江湖。“治理中小学的奥数热,一次次的无功而返,就是这一原因。”熊丙奇说。

吉林大学附中数学教师康春波建议教育部门应将重点放在治理小升初考试上,遏制奥数竞赛的产业化倾向,让普通学生学习大众数学课程,而不是都去钻奥数的“牛角尖”。

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宫长海表示,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为此数学学习要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学习蕴含的数学思考和思维方法。但问题在于,一些奥数培训机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思维能力,而是解题技巧训练,奥数变成了解偏、难、怪题的课程,家长让孩子学习奥数具有太多的功利性,这就偏离了奥数的宗旨。

宫长海说,他建议数学学习从培养兴趣出发,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操作的数学、能开发思维潜能的数学,培养孩子思考的方法,即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思考,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思考的结果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解放大路小学数学老师薛英梅建议家长,不要迷信奥数培训,目前学校教学的课程更适合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规律,过早地逼迫孩子去学习奥数,容易适得其反,毁掉他们对数学一生的兴趣。

(原题为《速成名师、冒牌状元、名单注水,揭秘奥数培训热表象下潜规则》)

    责任编辑:文聪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26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153)
    发表
    热评论
    教育腐败
    2018-04-02 ∙ 浙江
    3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就像武侠小说里,很多名门正派出师需要几十年,而旁门左道就能速成,奥数如果只注重解题技巧训练,学生就练得走火入魔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是不利的。”长春市某高考培训学校数学教师崔延松打比方说。——高考考的是解题技巧还是数学思维?
      2018-04-03 ∙ 上海
      1
      回复
      举报
        回复@一骑一剑青霜客:改变命运的方法有很多。玩命搞奥数是难度极高,成功概率极小的一种。另外,进名校不等于改变命运。嗯。
        2018-04-03 ∙ 浙江
        回复
        举报
          人人都知道,还用什么揭秘?
          2018-04-03 ∙ 上海
          回复
          举报
            回复@潶眼镜:孩子拿了奖牌就有进入名校的可能,就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2018-04-03 ∙ 未知
            回复
            举报
              类似各种学科竞赛应该更规范,减少某些高中和关系户浑水摸奖的行为。
              2018-04-03 ∙ 未知
              回复
              举报
                各种规定一大堆,最后败给了“自主提前招生”这几个字
                2018-04-03 ∙ 北京
                回复
                举报
                  居然活了这么久。
                  2018-04-03 ∙ 广东
                  回复
                  举报
                    没办法,我们这里最好的初中高中,都需要奥数成绩
                    2018-04-03 ∙ 甘肃
                    回复
                    举报
                      回复@Azgd_:想开点。孩子就是国际奥赛拿一百块金牌,也不见得就成了“上层人士”。
                      2018-04-03 ∙ 浙江
                      回复
                      举报
                        家长们小时候都上过补课班 猫腻心里不清楚吗 为什么到了自己孩子的时代又开始装糊涂 逼孩子。就是因为家长的“攀比心”。
                        2018-04-03 ∙ 吉林
                        回复
                        举报
                          回复@家有4万亿:私立的吧?
                          2018-04-03 ∙ 广东
                          回复
                          举报
                            回复@你全家都是笑话:公立的,没学过奥数跟不上进度
                            2018-04-03 ∙ 甘肃
                            回复
                            举报
                              所有中学,大学必须取消自主招生,否则奥数,英数,语数,艺术等课外培训永远无法禁止,热度永远无法降低!
                              2018-04-03 ∙ 海外
                              回复
                              举报
                                那就都别学
                                2018-04-02 ∙ 上海
                                回复
                                举报
                                  和谁有关系呢?当然是体制内的领导咯!生财之道!
                                  2018-04-02 ∙ 上海
                                  回复
                                  举报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是根源。
                                    2018-04-02 ∙ 未知
                                    回复
                                    举报
                                      回复@莆田潮往:太天真了,花钱只一小部分。
                                      2018-04-02 ∙ 海外
                                      回复
                                      举报
                                        国家不是早就不让办奥数班了吗??难道这个现象国家治理不了??很难吗?
                                        2018-04-02 ∙ 山西
                                        回复
                                        举报
                                          回复@老實草民:一语道破,症结的真正所在。
                                          2018-04-02 ∙ 吉林
                                          回复
                                          举报
                                            多少人被坑了!
                                            2018-04-02 ∙ 浙江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祖国统一必将实现
                                              •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迎来多个考察团
                                              • 清明假期流行“下县”赏花
                                              • 上交所出台自律管理规则,全面推进程序化交易监管
                                              • 深交所出台自律管理规则,全面推进程序化交易监管
                                              •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
                                              • 文艺复兴时期名画《维纳斯的诞生》是谁的代表作?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