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支调查队进入小兴安岭西坡,首次探摸矿区生态本底
提示语:2022年9月21日至28日,由中国绿发会组织的4支调查队进入小兴安岭西坡鹿鸣林场一带,对鹿鸣矿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进行探查。这也是调查队首次在矿区及周边区域开展系统的野生动植物本底调查。
这次调查结果,将为矿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标准的制定,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未来矿区复垦或生态修复打下基础。
鹿鸣:从传统林区到现代矿区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出自《诗经·小雅》,是《小雅》首篇。虽然今天的老林场人,已经不太记得清这片林场最终得名的由来,但从其名称可以想见:这里在有人类活动前,就是一片野鹿成群的森林。
离开伊春市区,汽车进入小兴安岭林区,只见公路两侧多为低山丘陵,9月底的森林还一片浓绿。9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绿发会组织的4支调查队先后抵达鹿鸣矿区。接下来的一周内,调查队将以矿区为中心,对周边平均约10公里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进行调查。
调查队简单安顿好行李,即向矿区借了一辆车,开始对矿区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踏勘。从地图上看,鹿鸣矿区位于小兴安岭西坡,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整个矿区被一片深绿色森林斑块所包围。但车辆向北驶出矿区、深入林区不久,即发现有河流横切过路面,水流不深,但目测水质十分清澈,同样在矿区南部,也有着蜿蜒曲折的依吉密河,由林区上源的涓涓细流,终汇成一条气象不凡的河流,水量不小;而在矿区道路两侧,则分布有大片的农田。
从实地看,这里的生境原比地图所呈现的丰富。
听林场老工人讲,1999年之前,这一片小兴安岭林区,主要分布着兴安林场、枫(丰)林林场、鹿鸣林场、依吉密林场等几处大的林场。由于森林资源充足,上世纪50-70年代,这里均为我国主要的林木生产区,森林都曾被大量砍伐,以支援国家建设。“当时对森林的管理,是按林业小班进行管理,凡胸径8公分以上的树,全部皆伐,伐完一片再重新种树”,林场老工人回忆。
而距鹿鸣林场不远的马永顺社区,即是一个采伐期单人采伐1200立方米木材的全国劳模马永顺生活的地方。上世纪50-60年代的东北林区,通常大雪纷飞,环境非常艰苦,当时的伐木工人多是站着伐树,伐木后留取的树根较高,浪费了不少木材,是马永顺率先跪着扒开积雪伐木,将被砍伐的树根由过去的60-70公分高,降到了10公分以下,一年为国家增加了上千万的财富。2000年后,伊春市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实行封山育林,包括鹿鸣林场在内的几个老林场也都停止了木材砍伐,转向森林抚育。
2003年后,地质队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探明了一条储量丰富的多金属成矿带,而鹿鸣林场一带富含高品位钼矿。2010年,经多次勘探,并在取得当地政府支持的情况下,鹿鸣钼矿开始在这片林区落户。而对当地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成为矿区一大重点。
调查:突遇暴雨和寄生蝇虫的侵扰
受矿区邀请,负责这次生物多样性调查的4支小分队,分工明确,各自承担着野生植物、水生生物、鸟兽和两栖爬行动物的调查。这也是鹿鸣矿区建成投产后,首次开展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类似工作,在国内矿业及其他资源型产业中,均属少见。
俗话讲,鸟有鸟迹,兽有兽径,蛇有蛇道。生物多样性调查,由于所涉及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的复杂多样,每个调查队工作任务各自不同,其调查方法和调查路径也不完全相同。比如植物组的调查,在对整个矿区及周边进行踏采后,基本依据生境类型的不同,将目标锁定在矿区四至的林区、河流湿地、农田等地带;而鸟兽组,重点将调查样线覆盖在周边不同海拔的森林区域;水生生物组则溯水而下,沿着从北而南的依吉密河布设调查样线。
时至深秋,小兴安岭气温骤降,森林里不少树叶已经变黄或变红,有的高大乔木则仿佛一夜间落尽了所有树叶,徒留或光滑或粗糙的树干。这一带的山,海拔普遍不算高,最高处也就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锅盔顶了。植物组分别在低山丘陵区、中高山区域设置了不同调查样线,每天的调查任务,就是将不同调查样线上的植被类型、植物物种、及相应的群落生态系统结构摸清楚。在野外,对植被类型和植物物种的鉴定,依据的多是分类学基础与积累,而对群落生态系统结构的准确把握,则要通过样方实测。万一遇到似是而非、一时不能定种的植物,则需要采集实物标本。
连续调查两天后,调查队发现如果严格按照矿区生产生活作息规律,野外作业时间明显不足,尤其是下午。一条样线走完,多已是下午5点半左右,此时野外光线黯淡,森林里目力已经无法辩物。23号下午,当调查队在矿区北部兴安河一带调查时,出发时是阴天,没想到刚沿样线调查了一个多小时,林区开始下雨。调查队拿出事先预备的雨衣,穿上后继续调查。刚开始,调查人员只是记录本被打湿、不方便记录,还勉强可以拍照,或进行实物观察,一刻钟后,瓢泼大雨倾盆而下,雨水沿着脖子直灌,鞋子瞬间涨满了水,近在眼前的植物也变得模糊不清了。植物组只好勉力护住记录本,人员全部回撤。
水生生物组的调查离不开水,也就是与矿区有关的依吉密河。依吉密河是呼兰河一级支流,松花江二级支流,黑龙江三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锅盔顶,全长103公里,其中流经铁力市段全长约80公里,平均水深近1米。2020年3月28日发生的尾矿泄露事件,对采矿区下游河段水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事件过去两年,这次对采矿区下游及周边河段进行的本次水生生物调查,调查范围着重放在了依吉密河中上游50公里河段,以补齐该河段水生生态系统资料缺失的短板,为后期水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依据。鱼类捕捞都是晚上下网,早晨收网,如果有收获,就要尽快鉴定、测量,收集资料,白天同时还要进行其他水生生物的监测。虽然调查时间只有一周多,除了吃饭、休息,全体组员整个调查期间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保证工作的连贯性。
鸟兽组的调查,则多在森林边缘和林子里边展开;两栖爬行动物则主要围绕林中河流、以及大大小小的沼泽泡子等湿地进行。普通人走进森林,会觉得除了树与树不同,其他大体都差不多,只有具备充足野外调查经验的人,可以通过地形、林中痕迹和树木长势等,判断出哪儿是兽道,哪儿是人踩踏过的。而野外监测的红外相机,通常就放置在人类干扰少、却又是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必经之道上。
由于调查队几乎每天都在林子里钻,难免被蝇虫类侵扰。第一天调查结束,植物组一名队员晚上即发现被草蜱叮咬,生拉硬拽,怎么也扯不下来。用烟头烫、用酒精泡,老师们尝试了各办法,在医务室下班的情况下,总算将之拔了出来。还有一种当地称为黑牙蝇子的寄生蝇,林子里到处都是,雄性能飞,雌性不飞,一不小心就往头发里钻,然后到处窸窸窣窣快速钻爬,很难逮住。植物组和鸟兽组调查队几乎都被这种小虫侵扰过,初发现时大吃一惊,后来实在太多,防不胜防,便逮住后立马扔掉,或趁吃饭休息时集中清理头发。
访谈:针对关键物种,补充季节性之不足
各调查小组除实地调查外,针对矿区及周边生境的关键物种、以及当地的历史发展沿革、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等,在整个调查期间进行了大量访谈。访谈形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设计问卷,以笔记调查的方式进行,一种是调查组在实地调查中的随机访谈,一种则是集中式访谈。
9月21日,调查队在矿区北部的兴安河一带调查时,经常会在林中碰到一些林蛙养殖场。在随机调查中,这些养殖户反映,他们在山里经常能遇到的大动物,比较危险的主要是黑熊和野猪,其中野猪攻击性强,大的体重单头可以达到500-600斤;体型小一些的野生动物,常见的当属麂子、黄鼠狼、刺猬。至于林蛙养殖产业,则是在近十年内大量出现,多是通过向当地林业部门承包,取得承包权后开始半人工半自然化养殖。
“每年10月份,它们会下山,寻找低洼的水体或池塘过冬,来年春天摔仔育雏,大概6-7月份又开始上山”,一林蛙养殖户介绍。在林区调查时,调查队隔三岔五就能看到林中溪沟中,有人放置了捕捞网,在捕捞因天气变凉、正陆续下山越冬的林蛙,也有人在林中放置亮幛子捕捉林蛙;而取得了长期河段承包权的养殖户,则会动用挖掘机挖塘,以池塘来对冬季进入塘中越冬的林蛙进行育肥。“以前林蛙没怎么见人养,猫头鹰、蛇、鸟吃得多,獾、老鼠也吃它,大家都收拾它,现在人养殖得多了,林子里相对见得少了”,一位林场老工人在访谈中表示。从实地调查来看,相较于林区周边少量的粟子、大豆等农业种植,林蛙养殖目前已是周边林区一种常见的经济活动。
而对两栖爬行动物的调查,由于季节已是深秋,林中或河流湿地基本上已看不到爬行类野生动物的痕迹,而访谈对这一系列物种的调查,起到了一定补充作用。林场老工人称,当地有一种蜥蜴,多在春天看见,颜色黄不拉叽的;而蛇主要是两种,分布在伊吉密桥下边的湿地,一种是松花蛇(棕黑锦蛇),一种名叫土球子(蝮蛇)。此外,鸡形目的雉鸡、花尾榛鸡(当地名飞龙)、须山鹑(当地名沙畔鸡)等几种当地有分布的重要鸟种,经调查队反复甄别,基本得以确定其分布。
经过一周多时间,调查队对鹿鸣矿区及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如期完成了全部调查样线,而林区在每一天的调查中也悄然而迅速地发生着变化,森林一天天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起来。在两岸彩林的映衬下,伊吉密河呈宝石般湛蓝。可以预见,在11月份的寒流到来之前,这里的小兴安岭将迎来一年里最绚烂的秋色。
(图片全部来自绿会研究室)
文/橡树 审/远山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