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秘境敦煌】从敦煌莫高窟壁画看唐朝的服饰文化

2022-10-31 17: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而唐朝是漫长的古代服饰发展史中熠熠生辉的宝藏。唐朝国力强盛,在当时的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对外政策又非常开放,和少数民族、周边国家的交流颇多,在服饰文化的演变中能巧妙融合各地的民族特色,非常具有代表性。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描绘了各朝各代各个民族、各个阶级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劳动的场景,还记录了古代的建筑风格和造型、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发展,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文化有着极大的意义。

可惜古代没有影像记录,史料中也不会对服饰着墨太多,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这样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图像”记载。灿若繁星的壁画描绘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和服饰文化的兴盛,穿梭过千年时光向我们讲述绚丽华美的唐朝服饰文化。

一、特立独行的唐朝女性服饰

唐朝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处于鼎盛时期,其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国家的繁荣昌盛可以体现在服饰文化上,唐朝的服装特点是开放、自由、时尚,其中女性服饰就独具特色。

唐朝时服装的风尚一般由统治阶级引领,再被百姓效仿,流行到民间。当时王公贵族的女性思想开放,有自己的个性,又勇于尝试,愿意展示出自己的美,于是流行起唐朝极具代表性的女性特有的袒胸装。

袒胸装的领口较低,可以展示出颈部的线条,也露出一部分的胸部。该设计在之前的朝代相当少见,在唐朝却非常盛行。

当然这种装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唐朝初期,女性服装的领口还比较高,看起来还是偏向于保守。随着唐朝国力逐渐强盛,袒胸装也越来越开放,领口的设计又低了一些。

盛唐时,领口已经开得很大且低了,不过此时的袒胸装是为庆贺各种节日而穿的,日常生活中还较少见到。到了盛唐后期,袒胸装已经不只是贵族女性偏好的服饰,在百姓中也流行起来。

袒胸装在盛唐后期才开始在平民中流行起来,到了中唐和晚唐时,其受众群体越来越广,不仅是平民女性的日常穿着,甚至社会地位较低的底层劳动妇女也很爱穿。

另外唐朝的女性还喜欢穿男装。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盛行,自古以来男性和女性的着装都有着明显的区分作用。

唐朝却非常特殊,女性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穿着男性服饰。当时男性服饰中很流行一种胡服叫圆领袍服,因为穿起来非常舒适时尚而受到大唐男子的喜爱,同样也在女性中流行起来。

敦煌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中,就有一位都督夫人,她身后的婢女绝大部分穿着圆领长袍的男装,系着男式腰带。

为什么男装会在唐朝女子之间流行开来呢?一方面因为盛唐时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社会也比较稳定,百姓的生活自然比较富足。这使得当时女性的社交活动非常广泛,她们会经常外出骑马、打猎,或者参与一些竞技性质的娱乐活动比如打马球。

这些活动都伴随着剧烈的运动,穿常规的女子服装自然繁琐不方便,于是她们开始试着穿方便运动的男装。男装穿起来非常方便进行这些运动,舒适度也很高,契合了唐朝女性的需求,所以广泛流行开来。

另外胡服在唐朝的流行和贵族的喜爱也促进了女着男装的风气发展。胡服易于穿脱,非常符合劳动人民的需求,在贵族间流行起来之后,这股风吹到了民间,民间的男男女女都开始穿胡服。

史料记载太平公主曾经在宫廷宴会上着男装表演歌舞:“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皇帝只是调笑说女子怎么穿着这个装束,并没有质疑和批评,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女着男装”的风气非常盛行。

二、唐朝服饰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莫高窟的壁画中展现出来的唐朝服饰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唐朝开放蓬勃的文化发展,从中可见一斑。

唐朝整体的服饰呈现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唐朝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注重穿衣打扮。

唐朝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积极吸收民族和外邦文化,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唐朝的服饰也兼收并蓄,吸收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

当时的丝绸之路将唐朝的贸易开展到许多少数民族,他们互相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胡服在唐朝非常流行,特别是盛唐时期。典型的胡服特点有窄袖、收紧的裤脚口、胡人的靴子、高高的胡帽以及束腰带。

不论身份地位如何,男男女女都爱穿胡服,它轻便又简洁。唐玄宗开元初年,骑马出行的随从都戴着胡帽,于是胡帽马上在民间流行起来。

胡帽一般用织锦、兽皮等材料做成,原先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扮。它的款式大方,帽檐没有遮蔽,能展示出整个脸部,很快取代遮面的帷帽获得大众的喜爱。莫高窟第217窟中就有一张壁画画了一个女子在山间骑马,头顶着胡帽。

此外,充满异域风情的异邦舞蹈服饰也深切影响了唐朝的服饰风格。前文提到的袒胸装和胡服是日常服饰,而唐朝的舞蹈服饰也吸收了很多外来元素,博采众长。

像裙糯、云冠、锦展式舞服都因为外邦舞蹈元素的传入而有了一部分改良。在莫高窟第66窟和第108窟中记载了唐朝的“伎乐天”舞服,是印度服饰传入唐朝之后与本土服饰相结合的产物。

还有一种名为璎珞的佩饰,挂在颈项间,垂在胸前,也是由印度地区传来中原的,在唐朝也非常流行。胡旋舞、枯枝舞等外邦的舞蹈,也在唐朝流行起来,并将异域风情与本土的服饰相结合。

三、唐朝服饰的风格和色彩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很大程度上可以在服饰风格上体现出来。朝代兴盛时,其服装风格会偏靓丽,色彩也比较多变和大胆,反之朝代运势平平或者走向衰败时,色彩总体较暗淡,款式也不会太繁杂。

唐朝也不例外,根据敦煌壁画中唐朝服饰的款式、颜色变化,是可以大致推断出当时唐朝的时代发展和变化。那么唐朝的服饰在风格和色彩上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唐朝服装的色彩可以区分阶级。从壁画中我们能看到唐朝的政治文化:社会各阶级的服饰差异也非常大,且不同等级的官员服装的颜色和款式都不同,呈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

三品以上的官员服装是紫色的,腰间佩着金玉带;四品官员服装是深绯色,五品则是浅绯色;等级往下降,颜色也逐渐变浅。皇帝的服装自然是正黄色,与其他朝代一样,除皇帝之外的人是不能穿正黄色的。服装颜色的不同,很好地区分了阶级,强化了统治秩序。

第二,唐朝服饰的色彩和风格,展现了唐朝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情况。可以看到唐初的服饰色彩并没有很艳丽,而是比较温和,色系则主要偏向土色系和灰色系,整体色调比较暗淡。

而到了全盛时期,壁画中的服饰越来越艳丽,款式多样,千姿百态,展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如第130窟中的一位夫人身上的衣着非常靓丽,有着大面积的红色和绿色,她身后的女儿们风格则清新一些,但也包含了多种颜色,红绿黄白都有。

服饰色彩和款式的丰富多变与经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社会环境大大影响着服装风格。壁画中的服饰慢慢变得艳丽,可以从侧面体现出,唐朝的经济和文化逐渐走向巅峰,对应着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第三,盛唐时流行宽大服饰。大家都知道唐朝是历史上很难得以丰腴为美的国家,这不仅仅指身材和体态,其实也体现在服装风格上。

初唐时百姓的服装还延续了隋朝的款式,比较简洁素淡,女性服饰多为长裙、短襦,比较保守。盛唐时期的服饰则恰恰相反,女性的服饰变得宽大华丽,不再那么注重实用性,而更加在意装饰性。

莫高窟第159窟中的一位女性穿着非常肥大的衣衫,裙子也是宽松的,整体的体态非常臃肿,虽然按照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可能并不美,但却体现了当时唐朝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为什么唐朝会流行起宽大的服饰风格呢?原因是当时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经济发展得很好,百姓有了更强的自我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去装扮自己,大胆追求自己觉得美的东西,并展示给其他人看。

总的来说,唐朝的服饰文化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都是独树一帜、有着鲜明风格的,这自然离不开唐朝蒸蒸日上的经济、文化发展,加上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大大促进了各民族和各邦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来源: Lisa体育 )

监制:冯颖超 责任主编:杨红

编辑:王斌银

“敦煌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众号每周一、三、五定时更新,敬请关注!

原标题:《【秘境敦煌】从敦煌莫高窟壁画看唐朝的服饰文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