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环保要问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022-10-31 19: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有一柄“玉如意”,它镶嵌在西北的土地上,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的地方,这里就是甘肃。

甘肃以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重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整体保护,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十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项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祁连山下好牧场。陈嘉波摄

生命源区,肇始文明

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麦积烟雨,金城古渡,嘉峪雄关,敦煌莫高窟……形成一条长达1600公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长廊。这里出土了众多的远古动物化石、遗址标本,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农作物种子化石。在这充满传奇色彩与浪漫神韵的丝绸古道上,在辽阔的中国西北腹地,传承着中华八千年的文化与文明,承载着丝绸之路三千里的辉煌与梦想。

雅丹日出。

在临夏和政县,早在亿万年前,就有了生物活动的足迹。这里是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化石和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产地;这里出土了以和政羊、巨鬣狗、埃氏马为代表的远古时期古生物化石;在天水市秦安县,距今八千年的大地湾古遗址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黍的标本;在庆阳市西峰区,距今4000年前,周先祖不窋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

甘肃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生态环保法。1992年,甘肃敦煌悬泉置汉地遗址出土了题为《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的壁书。该诏书颁布于西汉末年,全文分月令五十条,分属十二个月,写明每月宜做之事和不宜做之事,所涉事项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并要求下级官吏尽力奉行。其中“禁止伐木”“毋焚山林”、枯水期禁止捕鱼等条款,要求人事活动和社会生产都应遵循自然四时规律,并对如何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作了明文规定,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反映了西汉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行为。

在这里,人文底蕴丰厚,历史悠久,丝绸之路绵延3000里,华夏文明赓续8000年。

地域独特,蔚为大观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除海洋之外,拥抱了所有不同形态的地理地貌和不同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高原与雪山相伴,绿洲与草地为邻,峡谷沟壑环抱着江河溪流,荒漠戈壁中闪动着湖泊湿地。壮观的丹霞、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雄伟的石林、连绵的雪山、磅礴的冰川、千沟万壑的梯田和千年的石窟艺术都是这柄“玉如意”的重要组成。千百年来甘肃都以最优美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它不可抗拒的魅力,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壮阔的锦绣山河,一起绘制了别样的甘肃。

在河西走廊,祁连冰川、张掖丹霞、敦煌雅丹、月牙泉等纵横交错;在九曲黄河,黄河石林、黄河三峡、冶力关、“贵清仙境”、松鸣岩、渭河源等风景如画;在黄土大塬,有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道教名山——崆峒山以及梯田王国——庄浪梯田等滋养文明;在陇上江南,麦积山、官鹅沟、三滩、云屏三峡等构成“陇上江南”的画面。

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甘肃,也赋予了甘肃不一样的历史使命,甘肃正在建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肃北盐池湾风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抓,从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整治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入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体推进,全省呈现出生态破坏点位有效修复、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良好态势。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山川秀美、生态优良的美丽甘肃呈现在众人面前。在河西走廊,湿地面积不断增加,水源涵养进一步增强,“塞上江南”成为又一张闪亮的名片。在南部秦巴山地区,响彻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章。在甘南高原,水草丰美,蜿蜒的河流在这里静静流淌。在黄土高原,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治水人,已让这里成为“绿色高原”。在兰州、白银,“母亲河”的综合治理,使得上游环境改善,也让黄河水更加清澈。甘肃的四大区域拥有不同色彩,但共同描绘出生态文明之绿,绿色也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多样,地质地形独特,地貌多姿多彩。

资源丰富,生灵乐园

《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以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重点,促进自然生态质量整体改善,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赋予了甘肃生态类型多样、格局分明的生态环境特征和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地位。孕育了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甘肃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监管,让各类珍稀野生动物由“稀客”变为“常客”。全国划定的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有7个涉及甘肃,总面积14.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94%。共有233个自然保护地,其中国家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56个(国家级21个、省级35个)、自然公园151个、风景名胜区24个。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

鹿鸣翠谷。王政德摄

据统计,全省境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059种,约占全国脊椎动物总种数的 13%,其中鸟类和哺乳类占比在全国位列较前。根据最新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据学界统计,甘肃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0种,其中国家І级保护野生动物5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52种。全省有记录的高等植物超过5200余种(包括亚种和变种),隶属243科1216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46种和9类(27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和1类(2种);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43种和8类。甘肃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先后制定出台《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条例》《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甘肃省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等省级地方性法规、规章,启动《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并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新局面。

在这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并存,物种多种多样,生态多姿多彩。

生态保护,任重道远

甘肃地处三大高原交汇处,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甘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甘肃突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甘肃持续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各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祁连山专项督查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113项问题已整改完成91项。不断更新技术手段,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生态建设破题兰西城市群发展,并主动服务重大项目落地。

民乐扁都口花海。吴玮摄

同时,甘肃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各地立足实际和地域特色,已有43个地区开展了创建工作,获得命名7个地区。2021年新增甘南州合作市和张掖市临泽县被分别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和载体不断丰富。

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推动省内各地方生态文明思想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培育打造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的鲜活案例和样本,示范带动效应显现,全省绿色转型发展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如今,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在西北大地上徐徐展开,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为牢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生态文明在这片土地扎根生长。

在这里,人们遵循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规律,与万物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攻坚战,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甘肃定能把绿水青山建设得更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碳”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甘肃省生态安全屏障、绿色能源基地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甘肃也将在新时代迎来新的发展。

时代大潮奔流不息,一个多姿多彩,生态优良,生机勃勃的甘肃,正在向世人走来。

绿意盎然的八步沙林场。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成健 付文

责任编辑:张昭楠

供稿单位: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