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韩国踩踏事件,主要死因为“创伤性窒息”
原创 凌骏 医学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专家建议,若遇踩踏事故发生,倒地者最佳防护姿势为:抱头屈膝蜷缩以减小受伤可能,尽可能保证呼吸运动空间。
撰文 | 凌骏
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因万圣节活动大规模人员聚集,引发严重的踩踏事故。
“大家都被推着走,我被困在人群中间,一开始就出不去,觉得注定要发生意外。”30岁的现场亲历者Jeon Ga-eul告诉“法新社”。事故发生在一条狭窄的小巷,呈下坡趋势,有一定的高低落差。有目击者和幸存者称,有一瞬间,入口处的人群忽然加速涌入,导致队伍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坍塌,一些前面的人被后面的压在身下。
根据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当时有数百人挤在狭窄、倾斜的小巷中,当急救人员和警察试图解救他们时,他们却被压得无法动弹。
事发现场。图源:路透社
踩踏事件导致创伤性窒息
据“韩联社”报道,赶赴事故现场救治的专家判断,大多数遇难者的死因归结为窒息造成的创伤性心脏骤停。
“他们(伤者)当中许多人流着鼻血,我尝试进行心肺复苏术时,看到血液从他们嘴里涌出。”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参与急救的韩国医生Lee Beom-suk对当地媒体表示。但由于是大规模人群踩踏事故,开始急救时已有许多人因窒息而死,心肺复苏无效。
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撰写的《人群拥挤踩踏事件的应急管理》一文曾指出,踩踏事件发生时,伤者胸部受到挤压从而导致创伤性窒息,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此外,踩踏事件还有可能导致挤压综合征,引起横纹肌溶解。也有极少数伤者被踩踏后,因内脏破裂出血导致死亡。
救援人员和消防员在事故现场工作。图源:美联社
2014年,印度甘地·迈丹地区也曾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件,在事后对33例死者尸检时发现,大部分死亡原因为创伤性窒息(54.55%)和休克(39.39%),还有6.06%出现头部外伤。
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473临床部胸心脑外科王向阳等撰文介绍,创伤性窒息又称Perthes Syndrome,也称创伤性发绀,是由于外力挤压胸部、上腹部,冲击腔静脉,通过血流传到颅内血管,引起头面部、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弥散性出血的一种综合征。其中,脑皮质、视网膜、眼结膜、口腔黏膜以面颈及上胸部皮肤均可出现弥散性点状出血或淤斑,严重者可引起脑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据介绍,近年来,交通事故、塌方等逐渐增多,所造成的创伤性窒息常常伴有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损伤及肝脾破裂、四肢骨折,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休克等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
针对因窒息导致的心脏骤停,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孔祥清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胸外按压肯定是第一首选的方案。
由于遭踩踏后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肋骨骨折、脏器破裂等,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向定成建议,需查阅伤者全身的伤痕情况,避免不正当的按压手法给患者造成次生损伤,确认是外伤性心脏骤停,应尽快实施开胸心肺复苏。
事故发生后,韩国总统尹锡悦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召集紧急会议并发表全国讲话,宣布今日(30日)到11月5日为全国哀悼期。在哀悼期间,所有的公共机关和驻外外交机构降半旗。
尹锡悦表示,政府将彻查事故原因,并指示有关部门对各地活动实施紧急检查。据悉,这是自2014年造成304人遇难的“世越”号沉船事故以来,韩国丧生人数最多的一起事故。除了已统计出的伤亡数据,据BBC报道,目前事发地附近的社区中心,还至少接到了2900份来自家属的失踪报告。
失踪人员家属在首尔的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等待信息。图源:路透社
超过1000磅的“压力”
据“医学界”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20年间,全球至少发生了55起较大规模的踩踏事件,导致至少4300人死亡。发生场景主要以大型聚会为主,包括体育赛事、宗教活动、节日聚会、文娱演出等。
“大概会在60秒左右逐渐失去意识。”英国萨福克大学G.Keith Still教授在分析踩踏事件时表示。由于胸腹部受压使肋骨不能上举,膈肌不能下降,严重限制了呼吸运动,最终导致死亡。
有资料显示,成年人胸腹部受到40kg至50kg,较健壮者受到80kg至100kg的压力时,就有可能导致死亡。一项研究对过去全球几起踩踏事件中现场栏杆弯曲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拥挤的人流最大产生了1000磅(约453kg)的压力。
在事故的起因上,盘点过去10年间全球的踩踏事件后,“医学界”发现,大部分是由于突发的意外事件,如火灾等造成现场混乱,或异常的巨大声响,如谣言传播、惊喜活动通知等,导致人流速度激增,造成大规模踩踏事件。
但另有数据显示,在人群达到一定密度时,即使不移动也可能造成事故。当人群密度大于每平方米4到5人时,人群之间的压力会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当密度接近每平米9人时,压力本身就可造成压迫性窒息。
我国也曾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件。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曾对2004年37例死于踩踏事件的逝者进行了尸检,结果发现他们均呈现头面部窒息征像,其中23人有胸腹部损伤,24人四肢损伤。
《人群拥挤踩踏事件的应急管理》一文则对2015年的某次跨年夜踩踏事件进行了分析——当时共造成了36人死亡,49人受伤:“当晚景区的人员流量3小时内从12万人增加至31万人,大量市民游客逆行涌上观景平台。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涌’。僵持人流向下的压力陡增,造成阶梯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
文章指出,预防踩踏事件最实际的方法是减少人员数量,避免过度拥挤。相关组织部门应该在集会前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预案,包括采用提前注册的票务系统分散入场人流、调整活动时间或活动路线、限制入场人数等。
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专家则建议,事故发生时,倒地者最佳防护姿势为抱头屈膝蜷缩以减小受伤可能,尽可能保证呼吸运动空间。
来源:医学界
校对:臧恒佳
责编:凌骏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