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者建议跟踪大学生毕业后半年以上就业情况,注重心态引导
基于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在疫情前后针对全国19所高校2018—2021届四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保中等人在较长的时期内纵向对比分析了疫情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他们建议,加大对就业质量的评估、注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引导以及创新在校大学生参与工作实习的渠道和方式等。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上述文章刊发在2022年第10期的《中国青年研究》上。
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持实施,其优势在于每年都针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且调查时点通常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左右(每年的11月下旬到12月底)开展,因此其就业部分的调查数据基本可以说明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情况。
文章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变化的分析,总结得出两点结论:第一,虽然大学生就业的总量压力空前,但扩大升学规模、增加体制内就业岗位等这些“易控”的稳就业调控政策发挥了积极的效果。就业结构的内部调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发生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第二,在更多的毕业生看来,通过继续深造躲避眼下的就业压力,或者进入体制内单位规避风险成为相对更理想的选择。
为应对疫情的持续影响,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文章提出了这些建议:
一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统计指标,加大对就业质量的评估。进一步明确毕业去向落实率相关指标的含义,严格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等文件内容,探索采取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和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的方法,保证就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增加关注毕业生的长期就业情况,跟踪统计大学生毕业半年、一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就业情况。
二是高校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注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引导。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变化影响显著,大学生风险意识增强,扎堆体制内就业和考研升学,2021年考研分数“高分内卷”引发社会热议,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上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考研、考公的失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缓就业”,高校应对毕业生加强就业辅导,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引导毕业生就业多元化,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规划,对选择“缓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注重就业心态的辅导与引导,做好就业保障服务。
三是创新在校大学生参与工作实习的渠道和方式,丰富在校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是大学生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提高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实习经历对高校毕业生寻找人职匹配工作、提升就业后的工作满意度等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当前高校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实习活动。在当下疫情防控形势下,需要创新大学生参与实习的方式,为大学生创造可以线上实习、线上办公的条件,促进就业落实。
文章还提到,当疫情危机来临、就业市场受到冲击的时候,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受到的影响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中,无论是疫情前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失业担忧水平都是最高的,而双一流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失业担忧水平是最低的。从疫情前后的变化看,非双一流本科院校的失业担忧上升幅度最大,其次是高职院校,双一流本科院校的失业担忧上升幅度最低,变化最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