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寿华锋|让妇瘤患者看到阳光

2022-11-04 21: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龚芷葳 晔问仁医 

人物介绍

 寿华锋  

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 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 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 委员

浙江省妇幼健康协会妇科ERAS分会 常委

浙江省妇科肿瘤外科微创联盟 委员

浙江省发明协会内镜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 青年委员

《子宫内膜癌临床多学科综合诊断与鉴别诊断》副主编

《机器人外科杂志》编委

第一视角

寿华锋

在浙江的病人群体里,病人常常这么评价他。“待人亲切,医术高超。”

初见他,你会瞬间感受到温暖。一身白袍,穿戴整整,声音温和有张力。他是个儒雅的人,才华横溢、亲善有修养。当病人见到他时,一定就会对他那亲和的态度瞬间有了好感。

每天会有很多妇科肿瘤患者会从全省各地、全国各地来他这里寻求帮助。他总是用善良热情,用发自内心的微笑给病人阳光般的温暖。他相信,每个病人的心里都有一面让阳光照进来窗户,哪怕只能洒入一寸的阳光,也能让病人不惧伤痛,渐渐温暖起来。

对他而言,救治生命最重要的,是让每个病人的未来能拥有平凡且有温度的生活,能拥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这就是尊重和救治生命的意义,这也是最美的幸福。

他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行政副主任——寿华锋。

从浙江省肿瘤医院到浙江省人民医院,他的科室逐渐开始良性发展。在这里,他和团队踏踏实实地做事儿,兢兢业业地工作,诚诚实实地交友,心底坦荡地为人。有了一些成绩,不只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更靠团队支持,也是恩师和师长的信任。

“科室的发展就像一只储蓄罐,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有所回馈。而他所要做的,就是每天多努力一点,让团队和科室就会更包容、更开放、更有发展。”

1.从医之路

2022年处暑,杭州依然天气炎热,空气中却已能闻到,如水般清凉的日子正在走来。西湖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西湖里,满是荷花荷叶,煞是好看。看天上白云轻轻飘过,任光阴静静的在指尖流淌。倚在浙江省人民医院11层妇科办公室的窗边,我们与他聊起了他的工作与生活,轻松、亲切、惬意。

儿时的寿华锋并没有把当医生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成绩优秀的他有很多选择。到了高三,家里的亲人不幸生了重病,面对疾病的无助让他觉得,如果能减轻亲朋好友的痛苦,治愈他们的疾病,那无疑是一种朴实的伟大。于是,他选择把考医学院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

于是,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温州医科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生。学医之路道阻且长,厚厚的教材需要背诵,无数的实践需要参与,这时的寿华锋却渐渐感受到了学医的乐趣,在校园里被不断滋润着、滋养着。几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寿华锋如期毕业,成为了一名临床医生,初出校园的他有些紧张,有些兴奋,也很期待尽快能救治病人。

谈到自己第一次门诊,寿华锋至今难忘。“我还很清楚的记得在2002年左右的第一次门诊,当时在绍兴妇幼保健院,急诊科送来一位宫外孕病人。由于在教科书上会把宫外孕写得很危险,所以那天我特别着急,生怕病人会有生命危险,总是不停的询问病人,时时刻刻不敢离开她。后来我的老师经过仔细分析,病人状况也很稳定,并没有发生特别紧急的事情,病人最终也安全康复。很多宫外孕病例情况很棘手,需要马上抢救,而有时候病情却又会比较温和。如果没有踏实的临床经验,作为初出茅庐的医学生是很容易误判。这次门诊对我影响很大,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从医必须用书本所学去结合临床实践。”

书本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临床实践中会遇到千千万万的可能性,需要灵活运用知识、寻找证据,去自己的判断,才能保证对病情的及时把握,才能判断如何实施手术与治疗。

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寿华锋的临床水平越来越高,技术也越来越娴熟。寿华锋觉得,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更需要将人文关怀融入临床。说到这一点,他觉得自己的老师们一直引导着他在医疗技术和人文两个维度上更快的成长。

说到自己的老师,寿华锋特别感谢曾经在浙江肿瘤医院教导过自己的恩师们。至今他还清晰的记得,高永良院长,羊正炎主任,朱笕青主任,张平主任,陈雅卿主任,于爱军主任对年轻医生孜孜不倦的教导。

“在浙江肿瘤医院的从医经历让我有了质的进步与飞跃。那里的临床、学术气氛特别好,大家愿意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这些老一辈的主任和前辈们,愿意奉献,也愿意给更多的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机会,这样的氛围是很难得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有了更多动手的机会,练习的机会。这些大师还会反复教导我们如何把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工作,让医生能和病人形成良好关系,共同努力战胜疾病。每一位大师都把技术和人文并重,缺一不可。”

寿华锋的成长,在生活中感受阳光;心灵中闪烁光芒;风雨中经历成长;渐渐走向成熟、优秀。

2.继往开来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各类妇科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卵巢癌。卵巢癌的死亡率一直位居我国女性相关肿瘤的第一位,被称为“妇癌之王”,这也是寿华锋所面对与日俱增的挑战。

2018年,寿华锋从浙江肿瘤医院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寿华锋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在这里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自己做好手术,还要帮助医院搭建更完整的妇科肿瘤诊疗平台。

由于寿华锋在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技能上都很擅长,也使用过机器人开展了不少妇科肿瘤手术。此外,他对诸如卵巢癌的术后用药也颇有心得。这让他在科室建设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技术基础和心得。

一名医生,手边的武器多了,方法多了,就会对妇科肿瘤病人的评估和对突发情况的应对也就多了一些自信,再加上浙江省人民医院本身就是强大的综合性平台,寿华锋就能把自己在妇科肿瘤手术方面的长处和综合医院的优势融合起来,让自己的科室既有肿瘤方面的特色,又能够为很多的不同类型的病人服务,同时还体现了省人民医院的品牌。

“原先省人民医院的病人以良性妇科肿瘤手术为主。现在我和新的团队组成后,省人民医院妇科所开展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也多了起来,门诊量也越来越大。医院的确给了我们团队很大的支持,才做出这些成绩。”

访谈中,寿华锋还谈到了自己门诊量不断增加的经验。在他看来,在门诊获得病人的信任是顺利开展后续工作、手术的关键。

“我一直强调,病人对医生的初次印象很重要,这里面包括对面诊医生的印象,对团队的印象,以及对医院的印象。之后,病人才会吐露心声,摸清病人现状,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把术前流程,术后是否还需要治疗都要交代清楚。这几点都做好了,大方向基本就确定了。要做到这几点真的还是需要很用心的。”

每个病人的生活、家庭、认知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作为医生换位思考就很重要,也要充分理解很多病人初来时的焦虑感。

曾有病人来寿华锋这里看病,在决定是否手术时非常焦虑。后来了解下来,她是一位老公很早就意外离世的单亲妈妈,独自一人带着小孩,对自己的病情也无人倾诉。寿华锋及团队非常耐心的花费时间和她充分沟通,打消她的顾虑,平衡利弊,渐渐的与这位病人建立了信任,后续的治疗进展就逐步顺利起来。

“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有些文化程度很高,有些很低的,但我们医生都是希望能让病人接受最合理的治疗,或者说最合适的治疗,而不被延误病情,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不能仅仅因为某个病人不愿意听就放弃了。很多时候,我们沟通不到位,部分原因可能也是我们工作方法还需要优化。”

在手术选择上,寿华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仍然要建立在医患信任的基础上。任何手术治疗的风险都不可能是0。作为一名医生,关键是要和患者充分交流,澄清事实,能做出适合自己或家属病情的选择。

“我通常要有90%的把握,才会去做手术。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病情复杂的病人,手术成功率会低一些,但如果患者和家属对我们充分信任和支持,我们是会在可控范围内去争取最好的结果。在这种类型的决策上,医患交流就非常重要了,要把患者作为自己的战友、亲友去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

对于很多妇科肿瘤病人而言,成功的手术只是走向康复的第一步。尤其对于卵巢癌病人,术后的放化疗、靶向用药就显得很重要,而每个病人的情况又是千差万别,如果能对病人做到“个性化医疗”,那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不论原发还是复发卵巢癌,手术对病人当然是很关键的。此外,现在很多新药物的诞生也为患者带来了很多希望。在国内,全球一线的药物很多也进入临床,进入医保,更让人欣慰的是,国产药也成长起来了,我们也积极了解和参与新药的应用,期望病人能早日受益。”

医者仁心

 

 

3.献身科普,展望未来

很多病人一旦谈到肿瘤,就会感受到绝望的压抑感。寿华锋却让病人从这样的感受中解脱出来,因为他觉得,这是不利于病情康复,也不利于生活的状态。肿瘤医生和病人都需要阳光,都需要保持开心和乐观的心情,才能让病人的生活更有内容。

“现在我们治疗妇科肿瘤的治疗理念在转变,以前我们强调怎么把肿瘤治好,现在强调生活更有品质。不只是要活着,要活得像一个人,才是更好的活着。有些卵巢肿瘤病人,年纪轻轻,我们还会想方设法保留她的生育功能,保留她们的卵巢功能,以及夫妻正常生活的能力。我们这里阶段性治疗的中止是疾病的缓解,并不一定是结束。我也鼓励病人进入社会,和朋友、和家人正常互动,保持愉快心情,恢复正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寿华锋觉得科普是增进医患交流,服务社会的好方法。

“我们需要通过科普来教育病人,让他们去了解疾病,这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增加医患交流的效率,也能让患者减少很多误会,少走很多弯路。同时,有一些新的疗法、新的进展,我们也可以告诉大众,针对某些疾病可以有更多选项。”

如今,为了更好的推动科普,寿华锋不仅经常进行讲座,还通过诸如抖音、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多媒体平台来传播科普知识。在这些平台上,他不仅有很多粉丝,很多患者也会定期来学习他所普及的知识,寿华锋从这样的科普互动中感受到了很多欢乐,也给大众带去了很多阳光。

“有时候,很多人会在线上提问和我互动,我只要有空也会耐心解答。我觉得这是一个生态圈,如果每个参与的个体都能对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有了更多的了解,那当我们面对病人时,交流的感觉也会不错。”

寿华锋还希望通过科普活动能推动一些癌症预防公益活动,让妇科肿瘤预防活动能深入人心。

“比如说,卵巢肿瘤是比较常见的,尽管卵巢癌并不像宫颈癌那么多,但有一些卵巢癌的恶性程度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个人在科普时一直建议处于发育期的女生可以去拍个B超,也许能提前发现一些问题。这类检查,目前学校里还没有,但我觉得针对诸如在校大学生群体,还是挺有必要的,我也对一些社区工作者呼吁过。”

对于卵巢癌各种新的疗法,寿华锋有时也会通过科普的形式告诉患者,让患者能对科技的进步充满信心。“其实卵巢癌的治疗还是有很多新技术的、新方法的,这些都希望能通过我们医生的科普完成对大众的初步教育,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我们医生的责任。”

对科室的未来,寿华锋充满信心,在他的规划里,妇科未来将逐步构建亚专科化体系,把妇科分割成更多的专业组,每个专业组负责不同的疾病,这样科室的发展就会更精细。寿华锋则将自己的专业定位与妇科恶性肿瘤方向,成为科室的“尖兵”。

“我提出科室要从病种入手,做到全程管理,其实就是分析病因,考虑时间投入,考虑药物选择,尽可能围绕每个环节去精细化管理。比如,在管理卵巢癌方面实施亚专科化管理,可以覆盖更多的精准人群,管理也更加精细化,病人的体验感自然也会更好,我们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建立智慧科室管理模式,这样我们医生可以安全、方便的调阅信息,即时的讨论方案,提高效率。此外,我们逐步会融入,多学科会诊机制(MDT),省人民医院是大型综合医院,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如果需要高效应对,MDT就不能缺少,这方面医院领导都很支持。我也相信未来会做得更好。”

每一个清晨,伴着阳光上路,清新的空气纯净着灵魂,满天的云霞变幻着色彩。给自己和病人一个微笑,一缕阳光,一丝希望,每天都会更完美。寿华锋和他的团队已然上路,扬帆起航。

/   口述实录   /

晔问仁医:现在针对患者早期卵巢癌的治愈率,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寿华锋:卵巢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女性的隐形杀手”。根据WHO Globocan 2018的数据:卵巢癌一旦发现,70%以上是晚期,且容易复发,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随着近年精准治疗的发展,以奥拉帕利为代表的PARP抑制剂成为卵巢癌患者的又一选择。曾在ESMO 2019会议中重磅公布的PAOLA-1研究显示,奥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应用于初治的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子宫内膜样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癌患者,相比贝伐珠单抗单药,对有无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均有明显获益,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晔问仁医:如何预防卵巢癌?

寿华锋:首先是对家族史的排查,比如,BRCA1 、BRCA2标志物。当然这几个标志物并不只是针对卵巢癌的,也可能关联其他肿瘤。如果检测有突变,可能需要干预,至于具体干预的方法,单从卵巢癌来讲,其实指南是没有的,但是专家共识是有的,具体情况还是需要病人来门诊,由我们医生给出建议。有些干预方法比较激进,有些可以保守。我手上有一位二十几岁的肿瘤患者,我选择的事是保守的药物的治疗。

 

晔问仁医:如果一位年轻的女士得了卵巢癌,经过治疗后,有没有保留生育能力的可能性?

寿华锋:有的,当然这需要做一个咨询和评估,有些生殖细胞肿瘤,只要有生育需求,有正常的卵巢子宫,就可以保留。但保留还是需要比较慎重的,大多会局限在卵巢的一侧。这个是比较成熟。当然也有折中方案,我能把卵子先取出来,以后再想办法生育,也可以是一个选项。当然,更前瞻的方法也有,比如,国外有些子宫移植,目前在研究阶段,也许以后会是一个方向。

其实,在一些年纪轻的女生身上,卵巢癌的发病率还是蛮高的。幸运的是,上帝还是公平的,大部分年纪轻的女生主要是生殖细胞肿瘤,所以很多还是可以保留的。

 

晔问仁医:你提到用手术机器人做妇科手术,您觉得达芬奇解决了哪些痛点,给患者带来了哪些益处?

寿华锋: 在妇科领域,手术机器人还是有优势的,首先它可以提供裸眼3D,景象放大10倍,“手腕”可以360度旋转,下刀也很稳,这些能力其实超过了人类的极限,这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更为精细化的手术,当然也降低了我们医生的工作强度。

采访/晔问仁医     编辑/陈庆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所有文章版权属于【晔问仁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