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永康路店主们的淡淡“忧愁”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十一长假过后,人潮褪去,熙熙攘攘归于平静,对于任何一条吸引游客的商业街来说,都是件挺正常的事。但对于永康路的店主来说,这种平静不是一种常态。起码,永康路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过去也不是这个样子。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午,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马路上,六六咖啡店的赵铭邀请我喝一杯咖啡,说要带我逛逛永康路。
上海人爱喝咖啡,永康路就是咖啡党们的“朝圣地”。这条全长600米的马路,东段的157米是潮流聚集区,最高峰时挤满了十几家咖啡店。在成为“网红”的日子里,来这里拍照的人甚至比喝咖啡的还多。
赵铭的店就开在“熊爪”咖啡的隔壁。我还记得上一次特地来时,正好赶上“熊爪”开业,设计团队在水泥墙上掏了一个洞,里面伸出一只萌萌的“熊爪”,给顾客递上咖啡,奇思妙想相当“吸睛”。站在一旁的上海老爷叔咂了咂嘴,跟我说这家店真会搞噱头,然后抓起相机,瞄准人群中的美女食客咔咔拍上一通。这一转眼,竟然已经过去了两年光景。
如今,“熊爪”还在,只是少了噶热闹的爷叔们。
“他们是风向标。他们集中在哪条路,说明哪里现在就火,永康路已经被他们抛弃了。”赵铭说。
上海人爱喝咖啡,永康路是咖啡党们的“朝圣地”。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永康路的“观察者”
赵铭很懂永康路。这种懂,在他的言语间可以深刻感受到。他不仅可以精确地说出每一家店是做什么,有什么特色,甚至可以告诉你那些食客不太容易知道的背后故事。
“Volcán咖啡馆是永康路的三巨头之一,他们家生意一直蛮好的,有不少老客人。”
“吉吉干洗店是老店,有三十年历史了,老板刚来这里的时候也就30岁,他孩子就出生在这里。”
“这家酸奶店叫舔勺,之前生意一直不好,前两年突然火起来了,很多人都说他们酸奶特别好吃,还卖冰淇淋,现在把隔壁也吃下来了。”
“Loop58的老板是永康路的潮人,我们都叫他永康路的KFC,因为他长得跟肯德基爷爷有点像。”
永康路上,拿着相机的上海爷叔比以往少了许多。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赵铭从2004年起搬到永康路附近居住,作为一个老街坊,他默默注视着这条马路的每一次蝶变。事实上,在成为“网红咖啡街”之前,永康路东段最早是一片马路菜场。2009年,与其仅一路之隔的复兴菜市场开门迎客,永康路上的嘉善露天菜便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随后,当地政府希望打造一条当代艺术街,把店铺出租给了很多艺术家做画廊,结果效果并不如预期。反而由于附近居住的老外增多,从2011年起陆陆续续开出许多酒吧,永康路成为了酒吧一条街,繁荣一时。不过,这些酒吧大多开在居民楼下,深夜噪声扰民现象尤为严重,由于投诉不断,酒吧街时代最终在2016年戛然而止。
酒吧街的结束,曾让很多喜欢永康路的人感到落寞。不过,永康路似乎天生具备“网红体质”,随着咖啡文化的引入,商家回来了,顾客回来了,这条街很快又以新的姿态“火”了起来。
永康路的Loop58门口的潮男潮女。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在外人看来,能在永康路上开一家咖啡馆,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起码说明你对自己的咖啡品质很自信或者很有态度。赵铭做了几十年“咖友”后,也决定开一家咖啡馆试试。
“就想做一个咖啡好喝也能看书的空间,时不时我还可以搞一些活动,比方说诗歌朗读、文化沙龙。不过像我们店只卖咖啡的,那咖啡必须得做得好。”赵铭骄傲地说。
赵铭的六六咖啡馆就坐落在熊爪咖啡旁边。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咖啡街的“热闹”哪去了?
永康路名声在外,很多人可能会跟我有类似的感受: 这么火的一条街怎么会被“抛弃”? 这么多沿街小店不是还开着吗?Loop58门口不是坐了挺多人吗?工作日的下午人少一点不是很正常吗?
赵铭摆摆头说,这不是永康路应该有的样子。“以前就算是工作日,路两边都坐满了人,周末就更不要说了,摩肩接踵,车子都开不出去。现在大概只有过去的一半。”
改变的时间点,自然是疫情。2020年疫情初年,赵铭拿起相机对准永康路,记录人们的紧张、迷茫和困惑。不过那一年,就好像侥幸“躲过”一劫似的,大家虽然戴起了口罩,但出门的欲望没有消退。到了今年3月,上海疫情突然暴发,而这一次,深处中心的人们无法再逃避随之而来的影响。
在永康路上做核酸。 赵铭 图
站在门窗紧闭的Griffin Coffee店外,我忽然感受到了永康路暗流涌动的不安。这家曾经的咖啡三巨头之一在疫情之后还是选择了离开。Griffin是一家以自行车为主题的咖啡店,以复古绿色和白色为主调,明亮清爽,很多年轻人喜欢来打卡。而在小红书上,关于Griffin最近的一张照片还停留在2022年1月。照片中,网友举着Griffin最人气的Dirty,欢快地在下面写到“永康路屹立不倒的咖啡三巨头”,如今看来不免有些伤感。
“这边两家酒吧从封控开始到现在,一直没能再开。这家原来是做越南米粉的,叫‘越南公主’,疫情之后撑不下去了,彻底关掉了,现在变成Money Shops了。”
“Money Shops边上这家店原来是吃汤包的,叫‘满陇春’。疫情影响生意不好,就改成了东北饺子馆。没想到饺子馆也不行,老板就离开上海了。换了一个新老板把店铺盘了下来,改成了现在的鲍鱼捞饭。”
“后面就是嘉善路了,十字路口边上有个核酸亭,有时候我们晚上6点开始做核酸,你就会看到整条街突然搭出五六个蓝色的棚子,变成了‘核酸一条街’。”
门窗紧闭的Griffin Coffee,咖啡三巨头时代落幕。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同样没有开业的Coffee Studio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在赵铭的导览下,几个月里永康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像旧日历被重新翻开一样,一页页被铺开。虽然从外人看来,路上的店铺数量似乎从未改变,事实也的确如此,被腾出来的店铺总会有新买家迅速填入,但永康人始终是念旧的 ,不在了不代表从未存在。
“其实对于做生意来说,永康路的先天优势并不见得好,旁边不靠近办公大楼,又不像南京西路人流量本身就大。所以能做起来,完全靠口碑和老客户,一家咖啡馆要积累客人,起码要四五年,流水的店铺积累不了。”赵铭说。
除了店铺外,永康路上还有临街的住户。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Bathe coffee在永康路开了3个年头,店长“快乐”还记得6月封控刚结束时的情景。“整条街十分萧条,路上的人屈指可数。过去忙的时候,我们会怀念自己坐在店门口喝咖啡的清闲日子,后来清闲来了反而不习惯了。”
Bathe是一家主打咖啡特调的店铺,粉粉嫩嫩的装潢吸引的就是热爱可爱事物的摩登男女,同时也因一块创意独特的“香皂”甜品,在社交媒体一炮而红。“我们当初选择在这里开店就是因为氛围很好,而且作为网红一条街,也有一定的流量效应,那时候一到周末潮流男女就特别多,还会有一些跟拍的人。”
“以前大家会在店里慢慢地享用咖啡。疫情之后,人们喝完咖啡就匆匆走了,因为他们不太想被困在某个地方。”快乐说。
粉粉嫩嫩的Bathe coffee。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疫情之后,客人愿意呆在店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有梦之地,会消失吗?
永康路沿途被永嘉路、太原路、复兴中路、襄阳南路包围,这一圈有充满风情的石库门建筑,也有历史遗留下的西方韵味。
虽然有众多餐馆、咖啡店,但这里仍然保留着开了几十年的老店,比如烟杂店、干洗裁缝铺,电器修理店,并且仍然有许多原住民在永康路上生活着。
“黎民烟杂店在永康路有十几年了。你不要小看这一家店,它就是一家人的生计,夫妻俩靠这家店在上海打拼。有一次,我看到店主一个人坐在外面,我说你怎么了?他说我今天有点高兴又有点失落,我说你高兴什么?他说我帮儿子的婚房买好了,那为什么失落呢?他说因为我没钱了。”赵铭动情地说道。
黎民烟杂店,这样的小杂货铺已经少见了。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在黎民烟杂店斜对面的吉吉干洗店是永康路上最老的一家店。生意清淡的时候,老板于先生会双手抱在胸前,站在街边,看来往的路人,或跟里弄里走出的老邻居闲聊几句。
“这个店已经有30年了,我们本身是做裁缝的,后来做衣服少了,我们就帮人修修补补,然后提供洗烫服务。那时候房租才1000块钱,现在水涨船高了。”于先生向我介绍道。
和赵铭一样,于先生也见证了永康路从马路菜场到咖啡街的变迁。三十多年间,太多店铺起起落落,他已经数不清了,“现在业态不行,说个真话这些咖啡馆也都是在‘等死’。”
我有点讶异,连忙问他为什么这么悲观。“咖啡跟酒吧不一样,晚上关得早,吃早咖的人也很少。营业时间短,利润那么低,怎么开得下去。”于先生解释道。
工作日下午四点的永康路已经显得冷清。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话虽说得尖刻,但不可否认这是如今许多独立咖啡店经营的窘态。咖啡馆入行门槛较低,赛道火热,但现实中并不好挣钱,因为往往在装修、设备方面的成本要求高,翻台率却很低,更不要说疫情期间,线下消费者数量大幅减少,堂食受到限制,大量咖啡馆因此倒闭。
另外过来人都知道,任何小本经营就要做好吃苦的决心。“我们基本上早上八点就开门了,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闭店,除了睡觉的时间,一直都在工作。三十年如一日。这样的生活真的太苦了。”于先生感叹道。
开了三十年的吉吉干洗店和于老板。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店里的老古董熨斗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不过,就像是有魔法一样,永康路就是这样一个吸引“有梦青年”的宝地,这些人和30年前的于先生并没有什么不同,怀揣着梦想,决定在这片“淘金地”上碰一碰运气,失败了或成功了,日子照样继续。
“老百姓其实是最勤劳的,也是最智慧的,你只要给他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都会想到生存的办法。”赵铭说。
赵铭发起的“永康包”公益活动。 赵铭 图
为了让疫情后的永康路重现活力,赵铭在国庆节期间发起了“永康路复苏力计划之永康包”公益活动。15家永康路上的店铺和机构参与到活动中——吉吉干洗店的张国兰大姐为“永康包”进行缝制,56 RUE DE YONGKANG 的张泉勋、Loop 58 的娄镔参与了“永康包”式样的设计,海报设计是菲林公园的邹巍设计的.......他们想用这只蓝色的“永康”包,鼓励坚守了三年、八年、三十年的老店主们,以及刚刚到来的新店主们,继续保持初心。
“永康路不只属于咖啡,这里有杂货店、有干洗店、有原住民,是一条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道,大家生活在这里,互相都是朋友,对这条街很有感情。”赵铭说道。
这是一片有梦之地。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赵铭告诉我,明年夏天,永康路可能会面临一小段的拆迁,拆迁以后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不过眼下,他只希望永康路能重新热闹起来,因为永康两字对于当下的店业主们来说就像美梦,虽如此,但是美梦要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