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摇滚狂花》:不是妈妈不爱我,是世界没有爱过她
我们认识妈妈的时候,她就已经是妈妈了。
她的年轻貌美,飒爽英姿,被封印在那泛黄的、破旧的相册里。
她的炙热轻狂,职业理想,深藏于“粗糙”“庸俗”“浅薄”的标签中。
她的付出牺牲,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好像妈妈天然就该是一副沧桑憔悴的中年妇女的模样,全国统一。
不过,最近一部国产剧《摇滚狂花》,彻底打破了“中国式妈妈”的刻板印象。
主角彭莱(姚晨 饰)算是最不正经的妈妈。
她整日浓妆艳抹,抽烟酗酒,动不动就操起酒瓶子和人干架,和女儿之间也是睚眦必报,失职又失态。
她的身上,少了一种苦情悲壮的牺牲感和奉献精神,也正因如此,让我们看清母女关系中更为隐秘真实的一面。
母女关系,也是微妙的敌对关系
或许是虚荣心作怪,小时候总会觉得妈妈很丢人。
她会为了三毛的菜钱和人争执,骑着破旧的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穿着邋里邋遢的衣服去吃席。
没有见识,也没有魅力,更没有自我。
她将一切都归结于为家庭做出的必然牺牲,然后又反过来将那种亏欠感强加于每一位受惠者。
很是窒息。
所以,当银幕上出现一个不负责任又光芒万丈的摇滚妈妈时,很多人一致惊叹:这个妈好拽啊,好想有一个这样的妈!
但彭莱的女儿白天不这么认为。
阔别12年,第一次见面,白天就用一盆冷水将彭莱泼醒。
彭莱也丝毫没有让步,火速加入到这场刀光剑影的斗争中:
彭莱背地里卖房分家,白天就狠狠将彭莱推进河里,还为了让房子变成凶宅,拉开窗户就往外跳;
白天骗彭莱怀孕换签字,彭莱就装失忆骗同情;
彭莱患了脑瘤,上手术台前唯一的愿望,就是完成一场圆满的演出,白天却凭一己之力无情的摧毁······
母不慈,女不孝。
这种荒诞不经的相处模式,将“母职”拉下神坛,让人看到,母爱并不总是意味着牺牲和奉献,还可以掺杂自私和算计,报复与较量。
彭莱是有私心的。
她在异乡12年,从红极一时的乐队主唱到被唱片公司解约,她只得去养老院做护工,去唐人街驻唱,在一滩烂泥中讨生活,其中的酸涩,她都和着血泪吞下;
而女儿却可以在她赚钱买的房子里,享受安然无虞的舒适生活。
这不公平。
决定回国,是为了减少对女儿的愧疚,更是想和女儿讨些利息。
母女之间,并非像人们歌颂的那般无私伟大。
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所说:
对母亲来说,女儿既是她的分身,又是另一个人,母亲既极其疼爱她,又与之敌对,母亲把自己的命运强加给孩子:这是一种骄傲地承认女性身份的方式,也是一种报复女性的方式。
因此,当一个女孩被托付给女人时,女人会以狂妄与怨恨相交织的热情,努力把她改变成一个像她们一样的女人。
不是妈妈不爱我,是世界没有爱过她
荣格曾说:
“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与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彭莱这一生,看似潇洒,其实都在为自己的家庭创伤买单。
5岁时,父母离异,彭莱被寄养在姑妈家。
姑妈脾气暴躁,一喝酒就揍她。
年幼的彭莱,出于好奇和报复,便偷偷喝姑妈的酒,还练出了酒量,把酒当做生活中唯一的精神支柱。
10多岁的时候,她偷了姑妈几百块钱,和发小大崔跑去北京,住地下室,搞乐队。
19岁,她怀孕了,一意孤行地生下孩子,却又遭遇丈夫的背叛。
一路走来,她不停地被抛弃,被打骂,被伤害,从来没有被人好好爱过,她不知道如何爱自己,又如何爱别人。
在她的认知里,爱会让人感到羞耻、恐惧、痛苦,她只能用满身的刺来包裹自己,与爱隔绝。
就像她的独白:
“我习惯了没有爱的生活,我害怕去爱,我上哪里去找爱,我搞摇滚是因为我要刀枪不入过完这一生。”
从心理学上来说,彭莱属于典型的“回避型依恋人格”。渴望爱,又害怕重温早年的创伤,干脆隐藏渴望,保持距离,以保护自己不被看轻和嘲笑。
终其一生,她都在填补内心的缺失,而这种缺失,又会通过代际传播,复刻到女儿身上。
白天同样没有被妥善地爱过,她的成长是一瞬间的,没有过程。
内心极度渴望妈妈的陪伴和关爱,可重聚之时,又表现出超强的攻击性,她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更不知如何让对方舒适地感受到自己的爱。
与其说她们是母女,不如说是缺口相似的双生花。
无法接纳自己,更无法接纳他人。
我们无法逆转家庭创伤,但可以停止为创伤买单
这部剧名为《摇滚狂花》,但摇滚更像是一层外衣,用来凸显亲密关系中的种种冲突与对峙。
结局迎来非传统意义上的“隔空和解”。
白天得知妈妈这些年的真实生活状况,和默默的关怀后,理解了她的选择;
彭莱则在昏迷中完成了一场自我对话,将给女儿写的歌唱与她听。
最终,她们拔除了根植内心的成见、怨恨与恐惧,在错位的时空中互相温暖。
《原生家庭》中有一句话是说:
“对峙不是为了报复、发泄、获得补偿,而是为了直面他们、重新定位关系。”
这也意味着,诚实看待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坦然承认家庭创伤的存在,把过错归还给责任人,是让关系走向良性的开始。
与此同时,努力成为独立的个体,从观念、感受和行为上,与家庭分离,赋予过去以积极的意义,是减轻创伤的必要途经。
正如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经典语录: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这段经历的意义”。
关于如何更好地运用积极心理从伤痛中走出,在阿德勒的经典作品集中有详尽的答案。
其中,《洞察人性》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研究”两大部分,细致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大量案例对人性进行剖析,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获得更成熟的心智,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作品中仅有的一部家教类著作,书中指出儿童出于各种原因会有自卑感,需要父母和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从而养成自信、独立、勇敢、合作等健全的人格。
消除孩童时期内心的不安全感,帮助孩子更有勇气面对人生的挑战,从而获得更大成就。
《个体心理学》汇聚了阿德勒精神分析理论的精髓,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人们日常社交、婚恋、工作与儿童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探寻忧郁、强迫、失眠、厌食、叛逆等心理背后的成因,从而系统阐述自卑与补偿、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等个体心理学思想。
帮助我们从自卑中重生出自信,挖掘生命更多可能性。
《自卑与超越》则是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激励个人超越自卑,成为更优秀的人。书中运用大量案例,深入剖析人们自童年时期产生的自卑感和优越感,从教育、家庭、婚姻、社交等多个领域,阐明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了解内心潜在的缺陷,打破自卑的枷锁,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读阿德勒的作品,就像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它会让陷入关系困境的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也会让我们卸下防御,放下创伤,重获自由和力量。
原标题:《《摇滚狂花》:不是妈妈不爱我,是世界没有爱过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