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遏制企业肉类掺假,上海海关制定两项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国际标准
10月2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近日,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以下简称“食品中心”)主导制定的两项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国际标准《火鸡DNA检测方法》(ISO/TS 20224-8:2022)和《鹅DNA检测方法》(ISO/TS 20224-9:2022),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实验室人员进行PCR检测操作。杨捷琳 摄
这两项国际标准是通过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火鸡和鹅特异DNA片段,从而鉴定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成分的种类。该方法标准的建立有利于遏制企业肉类掺假的行为,对保障全球肉类真实性和饲料安全将会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用低价肉冒充高价肉,动物源性食品中肉类掺假一直是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快速、有效、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技术是有效监管肉类掺假的关键手段。”标准制定主持人上海海关食品中心潘良文研究员说,目前国内现行的动物物种鉴定标准繁多,方法不统一,影响了国际国内贸易和执法监管。因此,建立一个权威且国际通行的检测标准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为此,从2014年起,上海海关食品中心在ISO组织的支持下开始制定肉类真实性鉴别国际标准,ISO组织设立了工作组ISO/TC34/SC16/WG8(食品委员会/分子生物标记分技术委员会/肉类鉴别工作组)。经过数年努力,2020年7月,该团队主导完成ISO/TS 20224-1~7: 2020食品和饲料中牛、绵羊、山羊、猪、鸡、马和驴等7项动物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由ISO组织正式对外发布,并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为保障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该研究团队再次推动该系列标准扩容,研究完成火鸡和鹅动物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建立国际标准。
据潘良文介绍,该系列国际标准中建立的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结果不易受到食品加工方式的影响,还可以检测经过热处理的肉制品,稳定性、准确度更高,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的动物成分检测的ISO标准。
当前,ISO/TS 20224系列国际标准已囊括对牛、绵羊、猪、鸡、山羊、马、驴、火鸡和鹅等9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基本覆盖了当前市场消费量较大的畜禽肉种类,系列国际标准的建立对保障全球肉类真实性、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推动肉类食品鉴别和打假具有重要意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