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之所见·消逝的墟山|丘分享会实录

2022-10-28 12: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海报制作:二姑娘

蚂蚁隔壁班--丘在线分享会声音版

语音整理:玫瑰之上

文字整理:古朴(孟小军)

谢谢令胡兄!很榮幸能在蚂蚁隔壁平台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攝影感受,也请老師们不吝赐教!!

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丘,谢谢大家今天晚上能挤出这么宝贵的时间来在这里听我这里瞎聊,非常感谢!

当然,这一次主要是跟大家来分享我的新书《毋墟》。非常谢谢浙江摄影出版社和郑幼幼老师能够用两年的时间来帮我好好的去编辑这本书,然后让它落地。非常谢谢令胡兄的团队能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还有谢谢亲戚朋友们在我八年来的创作中的厚爱和支持。

我把我之前的拍过的、从2001年开始拍的《纪事》系列和2009年开始拍珠三角的《瘴》系列,以及《毋墟》三个系列放在一起来跟大家分享。

已经拿到《毋墟》一书的老师们大概会清楚,《纪事》和《毋墟》两者之间还是有多多少少的区别,《纪事》和《瘴》来说,两个系列更具形式和直觉的那种东西,还有就是灵光(一个比较有意思也让人着迷的东西)。

好的,那下边我就先从我最早开始拍摄的《纪事》开始,从2001年到2021年,大概持续了将近20年的时间,当然中间会有一些断层,后来也相对拍得比较少比较慢。通常我会把《纪事》分成两部分,一个《纪事》I (2001-2009),一个《纪事》II (2010-2020)。它们中间会有一个区别:前者可能会更出力一点,到了II之后,会相对来说,有些东西会收敛一些。

《纪事》最早开始于我出生地的一些拍摄。那么我就从这些内容,来开始跟大家来分享。

对,这张是我家对面的一个场景,正在田里烧那个禾秆。对啦,我的老家(十几户人家住在一起的大围屋)和新家(仿围屋建的两层洋房)其实都是对着这座尖山的,这个尖山也正是我的《毋墟》一个原型,一会儿会跟大家讲到《毋墟》和我出生地的一些关系。(上图)

这一张照片其实蛮配,蛮搭那个小时候的我的内心世界,那种做事慢吞吞的感觉,特别是那个小孩,感觉特像我自己。(上图)

然后我的镜头里基本上都是我身边的亲人,我家里的一些小孩。里边有一部分,为了复原我的童年,我让他们都戴上面具来拍摄,为了把我的童年隐藏在面具后边。

这张是我奶奶,在中午的时候跟她聊天,她在一边不停的讲旧时侯的一些故事,一边不停得摊平手头的帕子,我在一旁拍(上图);

这张是她去世时的场景(上图)。

上边部分是对我出生地的一些记忆,也叫《梦之地》的一个系列。

接下来就是放一些,稍稍跟出生地偏离一些的一些内容。

因为我不太能讲,所以我就放多一些照片给大家来去看看,大家多多批评!当然照片里边的很多东西,有时候它你也讲不清楚,就是讲完了好像就没意思了那样子。

这是一个死掉的那个蜥蜴,在中山大学围墙外的一棵树上,它已经干掉了,眼睛已经塌进去,就只有一个爪子,勾着那个树,然后整个人,整个整个身体已经干掉了。

接下来我放一些《纪事》II,就是2010-2019年左右的照片,或者说2021年之间的一些一些照片。当然这些都是用135拍摄的照片。135更具方便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我都把它们纳入到《纪事》里面。《纪事》II相对来说它更细腻一些,就是里边植入多一些的东西,它会厚一些:

《纪事》II其实是拍的很慢很慢,有可能一个月相机里也就拍了一张,但感觉每一张,拍完之后感觉特别期待,但后来,足足把胶卷放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把它们一次过冲出来,冲到后边那几十卷就特别想破坏它,用50度的药水,让它粗颗粒及龟裂那种效果出来。

当然大家拍135都会很清楚,有时候不记得这卷是不是拍过的,所以有时候就会拍重片,但有时候重片它会非常有意思。比如说这张,它其实是一个山里的石头,然后叠加了一个海,不,一条江,那个崖门(珠江的出海口,我们这边叫门。崖门,南宋皇帝跳江那个地方)的一块石头,这两个石头叠加在一起,特别有穿越感。(上图)

葬鱼

《纪事》II在很大程度上跟《毋墟》是同时期的,就是一台120的宾得67拍《毋墟》,一台135傻瓜机拍《纪事》II,大概是同一时期,两个方向。

上图这张猫和再上一张那条蛇,蛇是刚吃完吃完东西,吃的饱饱的,瘫在那个木头上晒太阳,然后它旁边就是这只猫,这个猫已经死了,开始腐烂中,但是它的表情实在让人很难,很难接受,尸体上裹着一层露水。

上边的部分是我的《纪事》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好多还是没有去整理出来。

2009年到2012年之间,我刚刚从做老师跳出来到了媒体,再从媒体辞职后作为自由摄影师来去拍摄的第一个内容《瘴》。就是拍我家附近,算是珠三角的。之所以拍珠三角,就是那时候因为亚运工程,到处在拆迁,开始拍了不少拆迁的内容,后来觉得拆迁的东西并不太适合我,所以稍稍调整了方向,反而觉得就是珠三角的一草一木,它带来的,那给我的感受可能会更深一点,对,就是一个感受,我觉得感受,是摄影师最最有最有意思的一个地方,而不是说一个形式,一个什么样的内容。

然后这个《瘴》,也就是我的珠三角系列,出了一本书,跟我的另外一个系列《恩宁》两个内容的一本书,这本书出的不多,总共也就300本。

一草一木,包括那个动物的角,还有那个高架桥的桥墩,其实我我是我是把两张放在一起,有一个他们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觉得特别有意思。(上上图)还有接下来的一张,这里是大家可能去到都会比较熟悉的开平碉楼。开平碉楼,我。我拍了好多,但是唯一这张是比较打动我的,因为它那个下边就是有铁线,铁线拉起来在晾衣服,它,但是那个铁线,它特别像一朵云的一个形状出来。(上图)

这张会比较好玩的就是它是以前是一个宗祠,宗祠已经拆掉后,还剩下宗祠门口的旗杆,是古代中了举人所立的一些旗杆,但是现在它变成了什么?竖起来铁杆,变成了烧鞭炮的一个个装置在那里,它跟周围的新房子,有了新变化。(上图)

然后这一张是比较荒诞的,高压电下的古墓群,古墓群当然现在是好像是区级保护的一个文物,有高压电,还有那个电视的天线,一户人家住在这个坟墓的旁边,鸟笼、兰花、单车、沙发等等,整个那场景,还有画面混合的所有东西,非常的荒诞。所以我会把珠三角的这个内容,起个瘴气的《瘴》,也大概跟这我想表达的这些内容有一些关联的。(上图)

大家可能会比较感兴趣的就是这一张,这是一个正在捡,在拆迁的那个垃圾堆里捡金属的一个人,他拿着金属探测器,但可能太困了,他就睡在那里,躺在垃圾堆里。然后正好我冲卷的时候,那个沾了点,沾了点前面的胶片,所以它就出现了一道光亮。

这张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张,是我故意就这么虚,在我拍完近处的镜头后,掉头在相机里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个桥墩,一个桥底下龙舟正好经过,画面特别特别梦幻,特别珠三角,特别入我的心那种照片。(上图)

上边的三张,第一张是大榕树上边的一个女生,在那里很安静的,就在江边的一个大榕树上睡得特别特别有意思;然后中间第二张,就是拆迁,广州最CBD的一个地方,叫猎德村,猎德村的拆迁,前边那堵墙是他们的宗祠大门,刚刚拆下来的宗祠,后边是比较新的一座桥,但是那个桥让大家有一个联想,两者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关系,会比较耐人寻味;然后下边这张是虎门大桥桥底下的,用大炮打日本鬼子的景点游戏。(上图)

珠三角会在端午时爬龙船。我拍的《瘴》,它还跟另外一个东西有关系,就是珠江的水系,在珠三角的这个网络状的一个水系里边,受到那个居住地,还有工业的污染特别严重,好些地方的水是黑黑的,大家可以看到有两个人,在黑黑的臭河涌里,他们用衣服绑在脸上,试图掩盖河涌的臭味。(上图)

好的,谢谢大家!前面的《纪事》和《瘴》基本上分享到这里。接下来讲讲我的新书《毋墟》,我来讲一些怎么的脉络和源起,这些跟大家交代一下,然后再讲一些照片里的一些故事,内容就差不多了。

那么为什么会去北方拍毋墟这么一个内容,1997年的时候,我刚好是大三,夜晚路过了中原,经过西北再到西藏去采风,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到了北方。

第二次是,直到2003年也是我的第一个展览在平遥展出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落地到中原,作为一个南方人初到北方这么一个感受,特别特别的深刻,特别那种苍茫和空旷的那种气息特别揪着你。直到2012年在我拍完珠三角《瘴》的时候,我便有了去拍北方的想法。

我拍北方,首先想到的是类似于追溯祖先的那一种,作为客家人,我想以这么一个名义来去到中原,到西北来去转。既然是以祖先名义,那么我,相对应的就是我的出生地,也就是家门口这座尖山。而且尖山是我们每年年三十早上一定要祭拜的山神,把毋墟和尖山链接在一起无疑客家和中原的一个链接所在,一个最起码是四五百年到一千年这么一个来来回回的一个脉络。所以我会想回去中原,去看这么一个曾经的世界。但是这个时候还并没有一个毋墟的概念,也没有想到把所有东西拉到一座山里的这么一个概念。

《毋墟》从2012年-2019年的拍摄也是一个不停调整变化过程:2012-2019年,本来是还是要继续再拍,到了2019年因为疫情,拍摄便停了下来。2012年开始的时候,我是带着一种比较纪实的想法,或者说想记录一些比较荒诞的一些东西,或者说一些人,所以我取了个大概的名字《河传》,再后来觉得这一切抠得太紧了,又想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拍摄,改成《芥子须弥》。直到2017年的时候,我在英德捡到一块英石才有了转机,它完完全全就是尖山的缩略版,毋墟也就因之而产生,我现在把它称之为毋墟石。书的封面,和开篇都有它的影子。

这张图的左边是我家对面的那座尖山(海拔1007米,或者或那的原因,我一直没能上去过),也是大家看到我放的第一张的那座山,然后最右边的是我捡到的那块毋墟石,它确实是在提醒了我,《毋墟》它其实就是我小时候天天对着的一个世界,虽然它只是一个参照,却有个关联在那里。

接下来讲讲《毋墟》的封面:封面的内容,毋墟尖尖向北,指向北斗星,北斗星中间有一个图案,这个图案是怎么形成的?它是毋墟石和那个佛窟里边往外拍的一张,这两张的照片的合成,呈现一个图案,一个动物一般的形状。在成书之后觉得,这个图案怎么那么熟悉,我就在我所拍摄的毋墟的照片里找找找,结果还真给我找到,我拍的一张狗,跟封面的图案有一个非常好的对应和暗合。

然后是书的正文部分,前前后后分的八个章节,然后加上开始的碎片部分,一共就有九个章节,每一个章节,我开始想到是按照宇宙来体现,正如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外加‘卜’字,组成了九个部分,再后来我就无意中看到兽骨碎片,便抽取其中的九个甲骨文字来作为我每个章节的一个断句,想有一个相对抽象的符号,但和章节之间没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因为,因为我觉得就是随机抽取这个对于物的一个,甲骨文这么一个物的一个运用,包括我在前边的”碎片“部分,它同样是跟物有一个关联,跟我对毋墟的物的一种审视。

这跟我之前那个直观的瞬间的观察方法不同,毋墟更多是用审视的方法,同时我对物的审视也会比较的迷恋,在拍摄的时候我就不停的拣了好多的烂砖烂瓦这样的一些收集,但不算是收藏,因为有一些的,我会觉得他可以有一些加工,或者说改造,或者说朝我想象的一个方向来去走,也就形成了整本书其中一个章节“碎片”。这个这个“碎片”部分也叫“卜”,占卜的卜。

我们从第一个物件开始,这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它像鹿角,但它很小很小,它是秦岭山顶太白山上的一棵太白草,一种蕨类;第二个是汉砖,象山川一样的汉砖;然后第三个像博山炉一样的蜂巢;第四个是飞蛾,隐士一般的飞蛾;第五个是一条龙(壁虎);第六个是像舞者一样的青苔……大家可以细看,这里边我会拣到很多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但它确实是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能过得了我的眼睛。拍摄的时候会经常走着走着脚下会踩到一些东西,或者拣到一些东西,比如拣到古代的一些马蹄铁什么的,箭簇,还一些陶瓷片,就是各种各样的物件。觉得这些东西它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就是它裹着时间印迹,所以我用它们拣到位置的坐标来标示,以印证《毋墟》的存在。

里头还有很多的树根,甚至乎鸟的头骨,我把鸟头骨加了个身子,加了个翅膀,做一些比较好玩的一些改造,当然有一些很大件的,比如木头什么那些,我就没有把它放进来。《毋墟》这个“碎片”,我的想法是每一个物,它其实就是就是一座山,它而且是前前后后,高高低低延绵的一座一座山,一座座毋墟。也就大概像是我前面提到的就是芥子须弥的那一种关系,就是我想呈现这么一个一个东西,它是裹着时间的,裹着时间在空间上的,一个一个让人家恍惚的一种东西来对毋墟的的一个加持,所以会出现“碎片”这么一个章节。

好的,下边大概分享一下书里边的一些内容。整本书的开篇,也是第一章节,相当于昆仑墟上通往天国的一个通道,所以第一章节有这么一个想法来去呈现,首先里面有一只接引鸟,和一棵建树,这么一个一个内容,它们其实是构建在当下所展开的一些想象。比如说第一张的鸟,它是拍摄在洛水和黄河交汇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洛伊河,在黄河水里泡着的一个喜鹊的尸体,整个身体在河水不停的冲刷中,形成了类似飞起来的幻像,我们相应的把洛水展开来看,洛神赋及河图洛书在这里留下的千年传说是多么迷人的空间。(上图)

接下来都是第一章节的内容,而且第一章节,我会稍稍展开的多一些。第二张照片是我在穿过五百米的墓地,直到尽头的老墓群里的一群古柏,一到那里,天就开始下起鹅毛大雪,给人的感觉特别震撼。而且树的形状特别的丰富,甚至有种勾天引地的姿态。

下一张是南北朝的一个塔,但是这个塔塌掉了其中的一个角,但正是在塌掉了的那个地方,我们见到另外一个世界,就是像一座座山的感觉,就像《毋墟》的“碎片”部分的想呈现的,类似这样子的一个世界。

接下来就是送北宋皇陵神道上的瑞禽,然后就是雁门关,雁门关我前后去了两次,第一次2015年是用胶片拍,第二次2019又回去一次,大家去到雁门关都会知道的,就是所有的内容,除了这一个城门通道是文物之外,其他的都是新建的一些景观。

我之所以这个雁门关会拍成这样子,跟我右边这一张有关,我是先用手机来去拍,觉得,突然间觉得这种光的那种,那种穿越,跟这个雁门关这个关卡,历史上人不停的走过,所有的铁蹄经过,来来回回,确实能够勾起人们的很多想象空间。

然后第一个章节到了最后一张就回来了。在一个佛窟里,当然是那个佛像已经风化掉,还是给人家铲掉了,然后我跨过去,在佛的视觉里往外拍的一张照片,它像是从天国,然后回落到人间,有那么种感觉。(上图)

黄河发大水的时候,它确实是非常有意思,它变得不像是一个液体,它更像是一个固体,它更像是一个固体所呈现出来那种纹理,那种质感,更像是一个固体,所以我拍了非常非常之多的黄河水;接下来一张是汾河,也是黄河比较大的一个支流。(上图)

这是宋陵里边的一个翁仲,翁仲的头已经可能给人敲到某个藏家手里,旁边都长满了那种荆棘,时间总在消解着一切。(上图)

这张鸟也是在宋陵里边拍的,周围都是麦田,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死了许多喜鹊,都在旁边。我找到其中的这一只喜鹊,把它拣拿起来拍照,拍了好几张,周围的喜鹊都在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不停的在叫,叫的特别特别强烈,但是在我拍完之后,我把这只喜鹊埋起来,并且竖了块砖头,当是喜鹊冢,周围的喜鹊顿时安静了下来。(上图)

有很多朋友提到的三危山,就是那个敦煌对面的那座山,它其实就是寸草不生的一个石头山,里边大家可以去走一走,里边的感觉,还真的感觉是有神仙住在里边的那种感觉。(上两图)

这一张是一个石林里边的临暗,即将天黑的时候,山愈显深重,就包括我家对面的尖山也是

如此,天愈黑,山愈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上图)

然后山顶废弃的长城,裹着鹅毛大雪,它带给人有种时间迷失感。(上图)

这是青铜峡的一个景点,冰面如展开半边的画卷,只有铁丝网提醒了它的存在(上图)

接下来几张是相关马的照片,是我在宁夏中所拍的一些照片。我当时是天快黑的时候在开着车往回走,看见几匹马从路底下上来,我马上把车停下来,然后追着这几匹马,大概追了半个小时,那时候风非常大,站在山顶上基本上很艰难,大概用了两秒钟的时间来去拍这这些马,而且那天是正好是农历十五。把照片冲出来才意思到,马的姿态竟跟贺兰山的动物岩画神似(上上图)

这些好多都是有一些相关的,特别毋墟,那种有废墟的感觉的照片,最后一张是在敦煌,敦煌附近的汉长城,汉长城是怎么一个结构,大家在这里其实能看到它的结构:汉长城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泥土,和着那些灌木(白刺),一层泥一层白刺,最后垒成了长城。

这张对应的就是那传说中的昆仑墟,就是在济源的后山,有个叫析城山的一个地方,有人认为就是昆仑山,然后昆仑山顶有一个王母池,水不干也不涨,周围开满了狼毒花,但是现在成了放牛的地方,牛到里边冲凉什么的,把整一个水都搞的,表面飘着一层泡沫,白色泡沫。

这是一个特别慑人的一个山洞,我走进去看,洞地下会有很多的鸟的羽毛,好像是从它的洞里边吐出来的那种感觉,走近去你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那种感觉!但整个洞它,因为的结构是许多的细石头组成的一个地貌,所以你能看到它里边像一个宇宙一样,斑斑点点,像星空的那种感觉,所以它既像一个宇宙,又像一个非常恐怖的深渊。(上图)

上边两张是传说中丘处机修仙的龙门洞,他在山洞里把大石头滚到山谷底下,然后又从山谷底下滚上来的这么一个石头,然后在他的附近的洞穴里边,洞顶上滴下来的水,成了冰的那种,特别特别像一个山洞的神灵。

接下来是一个僧窟,也是带给大家非常非常有那种宇宙的感觉。(上图)

这张是那个统万城,统万城周围,大家只要走一走,都能发现里边所能剩下来的东西,第一就是瓦片,碎瓦片,第二就是骨头,有非常多非常多的骨头,那种对时间残留的感叹,终归尘与尘土归土。(上图)

接下来就是我在成书之后梳理了毋墟,里边一些相关性和符号性的一些东西。比如佛,左边的是那个山体滲出来的水,然后结成冰那种,有一点佛像的那个感觉,最右边是叫千佛寺的一块大岩石,在人为和时间洗刷下渐渐消失,佛存在一个个形态的当中,这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黄河水,跟最右边这张是一个窑洞,窑洞是以前的人为了避土匪抢劫,把他的所有食物放到悬崖上,有一种跟黄河水之间的那种呼应。

同样我们在黄河水跟那个柏树,柏树树干上,长出来的一些纹理,我觉得之间类似一个密码一样的东西,特别有意思,让人比较着迷。

最后就是我整一本书,最后一个内容,就是把接引鸟和宋陵鸟,它们之间的一个结合,这个结合是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是我在上海双年展展的图录里,图录正好把这两张鸟印到同一个纸上,就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然后我透过光看到了,它们两个合在一起却有了种羽化的超然感觉。(上图)

对,我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这么多,非常感谢大家!感谢令胡兄!感谢蚂蚁隔壁平台!谢谢谢谢,谢谢大家!

“习惯于现时的单一时间概念的我们,总以单一的时空概念来度量所处的世界,来认定我们的世界。或许,心得去游走时间之外,想象去越过时空,进入另一种存在”—— 丘《毋墟》。

END

点击查看:

欢迎分享摄影经验、摄影故事,当然不聊摄影也可以

具体请联系令胡歌 微信:antphotos

原标题:《我之所见·消逝的墟山 - 丘分享会实录(7600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