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已经确诊抑郁症,但总觉得自己是假装出来的怎么办?

2022-10-28 17: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前日,#青年舞蹈家王迪去世#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几乎所有人的注意点都停留在“因抑郁症去世”几个字上。

杨丽萍在当天发布的悼念视频里无意透露了其中细节:

“我仿佛看到他像一只孔雀,拖着长长的尾巴,从三十九楼一跃飞向了天空之中。”

一个躯体症状并不足以致死的精神类疾病,却每40秒就要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

作为死亡率仅次于癌症的人类杀手,全球有三亿余人每天都在抑郁症的折磨中发问:抑郁症到底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治愈抑郁?

进化心理学给出了一种新的视角:抑郁症是人类心理机制进化出的一种免疫系统,它将我们推向自我发现与灵魂探索的道路上,解构旧有的认知,重塑新的人生形态。

抑郁症暴露出的不和谐

抑郁症患者往往会陷入对世界、对未来、对自我的消极认知中。(出自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贝克提出的抑郁认知理论)

他们觉得未来无望,不会有任何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歪曲,觉得世界所有的事都是对自己的挫败。

他们总是习惯性对自己加以否定和攻击。

知乎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经确诊抑郁症,但总觉得自己是假装出来的怎么办?”

问题下766个回答,几乎都是抑郁症患者在不断自我攻击。

“我一直觉得抑郁是自己装出来的,是逃避、给自己找借口。我实际上就是想的太多、太作,就是幼稚不愿意面对现实,就是废物。”

抑郁症患者的这种心态,其实皆出自于我们性格和心理中隐藏的不稳定因素:完美主义、讨好型人格、内向型人格等等。

EBS纪录片《抑郁症又如何》

当外部环境稳定的时候,这些因素并不会爆发。

而当人遭遇高度压力或者发生应激事件之后,这些不和谐因素就会主观化、绝对化、片面化、个人化、夸大化,进而导致人内在心理结构的失序,变成抑郁症。

正如科普作家约翰·哈里在他的书《联结》中所写:生活在无法满足我们身心基本需求的环境中,才是抑郁症的根本原因。

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中,上班族高野有些讨好型人格,没有遭遇压力的时候,他总能保持温和、敏感、体贴,且因此受人夸赞。

然而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讨好型人格的负面影响扩大,高野积攒了过多负能量,无力感和愧疚感使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丈夫得了抑郁症》

然后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开始显现,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力衰退......从前轻易能解决的事现在却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做,他变得更加敏感低落,陷入抑郁的泥沼。

人的心理有潜在的自我保护机制,比如说会忘记或模糊化不开心的记忆,会下意识站在无辜的立场为自己开脱等等。

但抑郁症患者往往失去了这种趋利避害的本能。

他们不承认这一切糟糕的事情都是疾病带来的,就像癌症会带来疼痛,哮喘会带来呼吸困难一样。

抑郁症像一个放大镜,暴露出我们生活和心理中的不和谐。

抑郁症是生活需要做出改变的信号

抑郁症总是和负面、消极等词汇挂钩,但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症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自救的信号和机会。

《精神疾病:进化的恩赐?》一文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国外科学家观察到,精神疾病往往具有40%-60%的高遗传率,从进化角度说,一个负面的基因传承力如此之强,至少证明了这种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体的生存有一定价值和意义。

抑郁症的进化意义,便是远古先民面对物竞天择,为努力活下来而积攒的一套正确的心理行为模式。

抑郁有助于让人放弃不切实际的目标,让那些无力改变的人摆脱竞争,减少徒劳的消耗,反思自己的缺点。

所以当一个人抑郁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了。

约翰·哈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柬埔寨有一名农夫,耕地时不幸被战时遗留的炸药炸飞了一条腿。尽管事后装上了假肢,也能自由活动,他却还是患上了抑郁症。

因为身体和心理的创伤让农夫陷入一种难以改变的两难处境之中:

他若想逃离被炸的记忆创伤,就得远离田地,结果是没有收成,无米下锅;他若想维持生计,就必须每天拖着一条假腿,回到那块炸过一次的土地,战战兢兢挥锄头。

后来,当地有人送了农夫一头牛之后,几个月之后,农夫的抑郁症竟然神奇地自行消失了。

因为牛的存在真正解决了困扰农夫的最终问题。有了牛,他可以卖牛奶为生,不用担心生计无从着落,不用下田劳作,不会勾起心理创伤。

生活进入一种新的平衡,外部条件满足了他的身心需求,抑郁的成因没了,抑郁症自然也就消失不见。

当然,光是了解抑郁症的进化意义并不会让患者好起来。

重要的是,通过对进化意义的研究能够让他知道,抑郁症是一个信号,它提醒了我们正身处于无法满足我们身心基本需求的环境中,而我们需要改变。

达尔文写:有时候,悲伤正像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引导着我们做出最有利的行动。

黑暗是另一种光明。就像发烧是免疫系统对病毒的防御,抑郁就是大脑在用另一种声音告诉我们:快跑!

抑郁症是一种适应,

一种既带来代价,也带来好处的思维状态

我们生活在现代,但我们的大脑系统却依旧停留在远古时代,它的所有意识模式都在帮助我们活下去。

从这方面来说,抑郁症和恐惧、痛感一样,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自我保护机制。

痛觉告诉我们哪里受了伤、哪里需要治疗,伤的越重,痛感越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治愈然后活下去。

恐惧让我们保持警惕,远离危险,不要放松,赶紧逃跑,只有跑得比野兽快才能活下来。

至于感受不到痛觉和恐惧的人,比如患有先天性痛觉缺失症的孩子,因为无法判断生命的危机程度,往往很难活到成年。

抑郁症也同样,它是我们生活状态与身心需求是否和谐的报警器,它是“一种适应,一种既带来代价,同时也带来好处的思维状态。”

进化心理学家Andrews和精神科医生Thomson在研究中发现,抑郁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和执行能力下降,兴趣缺失和感受缺失,是因为他们的脑内机制让他们很难思考抑郁之外的事。

人的心理资源和注意力是有限的,抑郁症使患者们将尽可能多的精力都用在了对特定事件的思维反刍中。

或许思维反刍的过程会使人困扰和痛苦,但它却会迫使我们不断预演出更优的行为模式、更有益于生存的智慧认知,这一点对走出困境继续出发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我的同学 K ,因成长于重男轻女的家庭而缺乏安全感,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停止思考“是不是我不够优秀”、“为什么我不是男孩子”等问题。

在一次次自我拷问中,她逐渐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性格塑造的负面影响,意识到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自己的错,然后通过放下执念、远离原生家庭的方式完成了自我救赎。

“伴随抑郁症而来的,是精神的提升。”

Andrews和Thomson的理论与波兰心理学家东布罗夫斯基所提出的人格发展概念:积极分裂理论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如果没有经历过挣扎冲突,甚至是类似于神经官能症一类的事情……我们就无法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水平。”

香港女歌手郑秀文抑郁隐退后复出的经历,正是积极分裂的典型。

她是一个非常追求完美,信奉“努力才能被喜欢”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身材和事业,她出道14年没有一顿饭吃饱过。然而在拍摄《长恨歌》的时候,她还是因为短时间内透支精神和意志暴瘦暴胖而几近崩溃。

那时的她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折磨自己扮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为什么即使她这样做了,粉丝、爱情、事业也在离自己而去。

“我们都习惯迎合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大部分人都欠缺活出自己的勇气,包括我……当我拥有了很多人渴望的东西,我却发现我内心一无所有。”

患上抑郁症后,郑秀文决定放下对成功的执念,回家休养,寻找生命的真相。

一次和父亲散步,刚做完手术的父亲走路脚底打滑、姿势古怪。郑秀文问他“你现在走路这么慢,这么难看,会不会觉得人家看你的目光有点怪?”

父亲笑着回答“我这一辈子要走的路还多着呢,怕什么呀!我慢慢走,很好。”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父亲这种悠然自洽的观念将郑秀文乱糟糟的思绪重新组合起来,她放下对完美的执念,不再苛刻要求自己,不再逼迫自己。

淡出公众视线两年后,郑秀文以一种更加自信且游刃有余的姿态回归,从容自信满血复活。

这便是抑郁症的积极意义:它将我们推向自我发现与灵魂探索的道路上,迫使我们解构自己当前的形态来重塑一些新的东西,通过“自我死亡( Ego Death )”重获新生。

人们总说抑郁症很难彻底痊愈,难免一次次复发,但同时也可以把抑郁症当做生活的警报器,它的发生,可能只是提醒你:你的生活出问题了,你需要打破自我,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抑郁找上门,也别忙着沮丧。

因为你面临的,将会是一次成功的进化,一场生命的奇迹。

推荐阅读

《看得见的黑暗》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威廉·斯泰隆得抑郁症后的内心自白。

从病情恶化企图自杀,到最后恢复健康重拾理性,他用非常生动且有同情心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亲历抑郁的全过程,将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展示给大众。

就像卫报说的:

“文学不能替代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或者专业治疗,但却可以留存住个人的经验,使之成为照亮他人前行的光亮。这些黑暗中的火把,让我们在抑郁的幽林中不再孤独。”

原标题:《已经确诊抑郁症,但总觉得自己是假装出来的怎么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