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
  • +1
    178

雄安一周年|哈佛博士后将回乡创业:总要有人先开这个头

澎湃新闻记者 赵实 王哿
2018-03-31 09:4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消息的重磅降临,整个中国都在震撼与好奇中畅想着与新区有关的一切。

12小时的时差之外,在位于西半球的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博士后、青年科学家杨景周的心绪随着雄安新区新闻资讯的密集弹窗而愈发兴奋。他从未想过,原本默默无闻的安新老家,突然间就成为了承接国家千年大计的所在地。

杨景周,和他3D打印的完整下颌骨。受访者本人供图

这一次,回归祖国、贡献家乡的情怀力量在杨景周心中不断放大。2个月后,一架来自波士顿的航班飞抵中国,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杨景周,怀揣着增材制造(3D打印)项目雄安创业计划。

回国以来,杨景周一直为创业项目在雄安新区的落地积极奔走,“我是从安新农村走出来的,家乡和祖国为了培养我,投入了很多,现在,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急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我有责任回来为家乡发展做点事情,贡献一点力量。”杨景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待细化的政策进一步落实,他将带着所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和精准医疗产品相关技术,第一时间入驻雄安。

海外博士后的故乡情结

杨景周是土生土长的安新人。2002年,他从安新中学毕业,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随后以优异的成绩直博,并在2009年作为国家公派研究生到西澳大利亚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并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专业方向为骨修复材料。2015年初,杨景周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哈佛-麻省理工健康科学技术研究院做生物医学工程方向博士后,研究3D打印生物材料和骨组织工程。

杨景周在外求学的这些年间,老家的传统产业也不断发展,大大小小的工厂、作坊也密集建立起来。“这些年,家乡变化是有的,但是不太明显,工业还是在以传统产业为主,时代背景和需求一直在变,长期从事这样的传统产业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杨景周恋家,也有故乡情结,就算人在国外,每年也都至少要回一次安新。他也总是在想,要是以后工作生活的地方能离家近一点就好了,“但是老家没有科技型和高技术型的现代化高新产业,所以我暂时留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发展。不少和我一样从老家走出来的人,也都几乎没人再回去,都在国外或国内大城市工作。这也是一个矛盾,因为高端人才的缺少,才导致这些年雄安三县的高新产业发展不起来。”

直到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传来,杨景周似箭般的归心再也无法遏制。那些日子,只要是与雄安新区有关的新闻,他都会仔细研读。看到报道提到,雄安新区将面向全球招贤纳士,杨景周知道,家乡今后有他的用武之地了。去年6月,说服了家人的不理解,杨景周带着他的技术和项目毅然回国,积极筹备到雄安新区的创业工作。他多次与新区相关部门对接,介绍项目情况,表达回乡创业的意愿,咨询详细政策。

工作中的杨景周。受访者本人供图

建立雄安新区第一家3D打印企业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智能制造技术,将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是制造业“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萌发,世界各国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增长点,推动增材制造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设计理念的加速融合,2017年,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每年以 40%的速度增长。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是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区将重点发展围绕生物制药、电子科技、高端制造、‘互联网+’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而增材制造是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2月,通过雄安青年创业促进会的积极协助,杨景周正式向新区递交了“关于雄安新区发展增材制造(3D 打印)产业的建议”。

杨景周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目前,雄安三县的主要产业包括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电器电缆、服装制鞋和箱包玩具等,其中大部分不属于新区发展支持的产业,面临搬迁或转型升级。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环保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等优势的增材制造技术,可以作为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金属材料高端智造、文创设计、服装鞋帽箱包设计、机械零部件加工、汽车工业、精准医疗、模具开发、航空航天器件等各工业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杨景周说,雄安新区发展增材制造产业可以很好的解决本地企业转型升级的难题,并带动其他高新产业包括生物制药、电子科技和互联网+等的发展,吸纳本地劳动力,吸引全球优秀人才聚集。

“我们掌握核心技术,对行业有充分的了解,不只是成立一家企业,更重要的是推广增材制造技术,带动雄安新区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创新创业新引擎。”目前,杨景周已经组建了一支由多位海外留学回国博士组成的创业团队,准备在雄安新区成立第一家增材制造企业,并牵头成立雄安增材制造产业协会,推动新区增材制造高端产业发展,引导本地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他还计划通过企业家大讲堂等活动宣传推广增材制造相关技术和应用前景。

“我有责任在家乡最需要的时候回来”

但杨景周也能够预见创业的压力——初期收入远不如在国外优渥,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做基础准备,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精力,“但我回来本就不是为了钱。我一直有这种情怀,作为土生土长的安新人,有责任为家乡的发展而奋斗。雄安新区的设立,带给家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发展的核心是人才,我应该在家乡最需要的时候回来,希望带动更多的雄安优秀人才和国内外高端人才来新区。”

日前,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将搭建全球化高层次开放型的聚才平台,面向全球招贤纳士,将重点引进创新型人才,尤其是能够引领国际发展趋势、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开展高端产业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为了留住人才,将靠事业聚人,靠公平选人,靠机制用人,靠服务留人。

“虽然现在新区还处在设立初期的规划建设阶段,但聚集全球人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我对未来的创业充满信心,雄安一定会成为高端人才创业的沃土。”杨景周说,他的建议书递交后,受到了高度重视,新区和县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当面听取了他的详细汇报,并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表示将会提供最好的条件支持。

“雄安新区发展需要吸引全球人才,但是如果连本地的人才都不回来,何谈吸引其他人?总要有人先开这个头。”杨景周知道,创业终究是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在吃苦和勤奋上有优势,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78
    收藏
    我要举报
    相关推荐
    评论(222)
    发表
    热评论
    不懂,所以看谁的文章都有道理。
    2016-10-03 ∙ 山东
    回复
    举报
      完全可以建,对科学研究有帮助。
      2016-09-25 ∙ 河北
      回复
      举报
        只要有钢筋水泥土的项目,神州都要上,里面一定会有房地产支柱
        2016-09-25 ∙ 北京
        回复
        举报
          讲难听点,外国人会真心站在中国立场看问题吗。
          2016-09-25 ∙ 欧洲和中东
          回复
          举报
            中国的事,要美国佬说个毛线,他们又不会为中国考虑!
            2016-09-24 ∙ 浙江
            4
            回复
            举报
              不是反对者言论言简意赅,是支持者言论老百姓看不懂。如果不去查下LHC,Cern 等等是什么意思,就发表是或非的言论,倒是完全符合我国网友充满娱乐的信口雌黄精神。不懂时最聪明的应答是不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判断,难道不好么?
              2016-09-24 ∙ 北京
              2
              回复
              举报
                你们还是通篇看看丘成桐、杨振宁、王贻芳等人的观点之后再发表言论吧。国家发展科技的确是没错,但是更应该立足现实。
                2016-09-24 ∙ 上海
                3
                回复
                举报
                  短浅。
                  2016-09-24 ∙ 四川
                  回复
                  举报
                    不就60个亿,搞一个就是咯,吵吵啥
                    2016-09-24 ∙ 安徽
                    1
                    回复
                    举报
                      围观大佬辩论……感觉他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啊……
                      2016-09-24 ∙ 上海
                      2
                      回复
                      举报
                        国内一个若贝尔 物理奖 多没有 还尼玛想搞这么不靠谱的科技
                        2016-09-24 ∙ 上海
                        6
                        回复
                        举报
                          在国内有科研利益者支持,反之,没有切身利益者反对。
                          2016-09-24 ∙ 江苏
                          5
                          回复
                          举报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充钱使你更强大
                            ┐(´-`)┌不过说真的,这么大的东西真是要商量个好几年才能出结果,这设备应该总是有用的。
                            2016-09-24 ∙ 未知
                            回复
                            举报
                              所以绝对会烧很多钱。。。
                              2016-09-24 ∙ 湖北
                              5
                              回复
                              举报
                                美国SSC对撞能量达40TeV。然而该项目经过几年建设,在完成了约20%、花掉了20亿美元后于1993年被美国国会取消。而且中国并不具备欧洲多年的技术积累、人员合作基础和完备的配套基础设施,也没有日本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2016-09-24 ∙ 湖北
                                6
                                回复
                                举报
                                  对撞机赶超世界又如何?车子还是靠进口…
                                  2016-09-23 ∙ 广东
                                  3
                                  回复
                                  举报
                                    支持投建!想想当初两弹一星多困难啊
                                    2016-09-23 ∙ 福建
                                    9
                                    回复
                                    举报
                                      坚决支持上马,起码比投资房地产有意义。
                                      2016-09-23 ∙ 上海
                                      10
                                      回复
                                      举报
                                        比起把钱投到房地产,我希望多一些科学成就
                                        2016-09-23 ∙ 未知
                                        回复
                                        举报
                                          建吧,虽然我不懂,但我觉得自己拥有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2016-09-23 ∙ 江苏
                                          14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不懂,所以看谁的文章都有道理。
                                            2016-10-03 ∙ 山东
                                            回复
                                            举报
                                              完全可以建,对科学研究有帮助。
                                              2016-09-25 ∙ 河北
                                              回复
                                              举报
                                                只要有钢筋水泥土的项目,神州都要上,里面一定会有房地产支柱
                                                2016-09-25 ∙ 北京
                                                回复
                                                举报
                                                  讲难听点,外国人会真心站在中国立场看问题吗。
                                                  2016-09-25 ∙ 欧洲和中东
                                                  回复
                                                  举报
                                                    中国的事,要美国佬说个毛线,他们又不会为中国考虑!
                                                    2016-09-24 ∙ 浙江
                                                    4
                                                    回复
                                                    举报
                                                      不是反对者言论言简意赅,是支持者言论老百姓看不懂。如果不去查下LHC,Cern 等等是什么意思,就发表是或非的言论,倒是完全符合我国网友充满娱乐的信口雌黄精神。不懂时最聪明的应答是不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判断,难道不好么?
                                                      2016-09-24 ∙ 北京
                                                      2
                                                      回复
                                                      举报
                                                        你们还是通篇看看丘成桐、杨振宁、王贻芳等人的观点之后再发表言论吧。国家发展科技的确是没错,但是更应该立足现实。
                                                        2016-09-24 ∙ 上海
                                                        3
                                                        回复
                                                        举报
                                                          短浅。
                                                          2016-09-24 ∙ 四川
                                                          回复
                                                          举报
                                                            不就60个亿,搞一个就是咯,吵吵啥
                                                            2016-09-24 ∙ 安徽
                                                            1
                                                            回复
                                                            举报
                                                              围观大佬辩论……感觉他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啊……
                                                              2016-09-24 ∙ 上海
                                                              2
                                                              回复
                                                              举报
                                                                国内一个若贝尔 物理奖 多没有 还尼玛想搞这么不靠谱的科技
                                                                2016-09-24 ∙ 上海
                                                                6
                                                                回复
                                                                举报
                                                                  在国内有科研利益者支持,反之,没有切身利益者反对。
                                                                  2016-09-24 ∙ 江苏
                                                                  5
                                                                  回复
                                                                  举报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充钱使你更强大
                                                                    ┐(´-`)┌不过说真的,这么大的东西真是要商量个好几年才能出结果,这设备应该总是有用的。
                                                                    2016-09-24 ∙ 未知
                                                                    回复
                                                                    举报
                                                                      所以绝对会烧很多钱。。。
                                                                      2016-09-24 ∙ 湖北
                                                                      5
                                                                      回复
                                                                      举报
                                                                        美国SSC对撞能量达40TeV。然而该项目经过几年建设,在完成了约20%、花掉了20亿美元后于1993年被美国国会取消。而且中国并不具备欧洲多年的技术积累、人员合作基础和完备的配套基础设施,也没有日本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2016-09-24 ∙ 湖北
                                                                        6
                                                                        回复
                                                                        举报
                                                                          对撞机赶超世界又如何?车子还是靠进口…
                                                                          2016-09-23 ∙ 广东
                                                                          3
                                                                          回复
                                                                          举报
                                                                            支持投建!想想当初两弹一星多困难啊
                                                                            2016-09-23 ∙ 福建
                                                                            9
                                                                            回复
                                                                            举报
                                                                              坚决支持上马,起码比投资房地产有意义。
                                                                              2016-09-23 ∙ 上海
                                                                              10
                                                                              回复
                                                                              举报
                                                                                比起把钱投到房地产,我希望多一些科学成就
                                                                                2016-09-23 ∙ 未知
                                                                                回复
                                                                                举报
                                                                                  建吧,虽然我不懂,但我觉得自己拥有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2016-09-23 ∙ 江苏
                                                                                  14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缅甸强震后
                                                                                    • 缅甸地震致云南瑞丽847户房屋受损
                                                                                    • 缅甸强震已致泰国曼谷13人遇难
                                                                                    • 李斌:蔚来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向全行业开放,如果想用热烈欢迎
                                                                                    •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元首政制的创立者
                                                                                    • 核反应中,轻核结合成较重核的过程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