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公用电话亭蝶变:城市更新的科学与艺术
一键叫车、手机充电、3分钟免费通话……上海街头这个“古早”的设施正悄然迎来蜕变,吸引了许多市民打卡体验。
据报道,多个“数字公话亭”近期亮相上海。基于老旧电话亭数字化改造的“数字公话亭”,支持预约就医、预约叫车、3分钟免费通话等多项便民、适老服务,将成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目前,“数字公话亭”试点布局覆盖8个行政区10个商圈,年内将初步覆盖中环内核心区域。
上海公用电话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此后近四分之三个世纪,它始终是上海街头最重要的通信工具,陪伴过一代代上海人成长。它曾经是许多老电影和偶像剧的重要“道具”,男女主角第一次偶遇、热恋的情侣煲电话粥,不少场景都让人耳熟能详,也因此,公用电话亭多年来都是上海的一道街头风景、一张城市名片。
但随着通讯技术迭代升级,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公用电话亭逐渐被人遗忘,成了街头守望者。截至2020年,上海市区仍存有公话亭约5000座,那么,进入数字时代,这些城市老设施、老物件是否拥有新的可能?
上海正在做的,就是有效盘活存量优质资源,对街头巷尾沉睡的公话亭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技术赋能,增加更多新的智能功能,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便利、便民信息服务,使其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基础设施。
“数字公话亭”的诞生,无疑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有益探索。它既保留了城市居民的街头情怀,又体现出与时俱进、服务公众的姿态,用“互联网+”模式实现了新场景开发、新服务拓展,其功能更加具体、实用。
比如,“手机充电”服务可为过往行人解决燃眉之急,“守望相助”可以帮助迷路的老人通过AI人脸识别找到家属,“3分钟免费通话”可以保障市民的紧急通信需求等。未来相关部门将把更多、更接地气的应用集成在这一平方米的“小天地”里,进一步为市民提供有温度、有交互,既融通、又精准的服务,使之成为既实用、又时尚的城市新名片。
城市更新,是科学更是艺术。公用电话亭的蝶变归来告诉我们,城市更新并非就要搞大拆大建,对一些老旧基础设施,只要用心去改造、升级,也可以重新焕发生机,以新的功能和姿态服务广大市民。
更关键的是,对公话亭进行数字化改造,使其在偌大的都市街头再次锚定了自己的位置,一道道承载着市民回忆的身影,得以继续保留。
城市的记忆和市民情感,作为城市文化、市民生活的组成部分,永远是城市建设需要考虑和兼顾的重要方面。为老旧设施的新生探索更多可能性,实现“新”“老”有机结合,在创新服务中保留更多的时代记忆,这也是人民城市应有的温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