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林志颖车祸后首次露脸:岁月太无情了

2022-10-27 14: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关注内娱的朋友都知道,有资历的明星偶像有一个专属的溢美之词:逆生长。

其中的代表人物经常被当作越活越年轻的正面典型,时不时被拉到社交媒体上亮个相,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还可以有效阻止公众的淡忘。

比如林志颖,他和同龄人郭德纲的同框难免被人津津乐道。男神有一次感慨道,再不疯狂就老了,郭立刻吐槽:你再不老,我们就疯了。

看着他的脸,每次都想说,岁月太无情了——对我太无情了。这次车祸,出现了很多谣言,但前不久他复工了,从复工照来看,还是那么年轻帅气,关键他都快50了。

赵雅芝、林志玲、周慧敏等女星,则经常会遇见一些同龄的路人,看起来老态龙钟,一问年龄比女神还小。

● 年过五旬的周慧敏在演唱会上

这种鲜明的对比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男人顿起妄念:“我可以”,女人暗下决心:“我也行”。

中国有句古话:以色侍人,色衰而爱弛。

为了维持粉丝的爱慕,明星们必定会使出浑身解数来保持颜值。自律健身、精心膳食、高分子美容,种种手段包装成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维持着千篇一律的不老神话,仿佛人人可以效仿为之。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能对抗时间的流逝。所谓“逆生长”是个伪命题,若是谁保养得法,我们只能说,时光似乎没有在其脸上留下什么痕迹。真的“越活越年轻”,恐怕只能在文艺作品编织的幻梦中体味。

#01

越活越年轻的男人

-

今天介绍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就是一部讲述“逆生长”的电影。主人公本杰明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鸡皮鹤发、器官衰竭的老人,去世时却是新生儿的形态,和普通人完全相反。

2005年,卡特琳娜飓风即将袭击新奥尔良之际,在一家医院里,老妇人黛西已是弥留状态。她让女儿读起日记,回望自己的人生,讲起了本杰明的故事。故事的起点是一战结束,纽扣商巴顿先生荣膺人父,妻子却生下了一个怪胎。

接受无能的巴顿将本杰明丢进了养老院,由一位黑人母亲抚养。于是第一个悖论出现了:本杰明的童年是在养老院度过的。

他的生活状态与其他老人无异,坐着轮椅、行动不便、需要被照料,但生命状态却完全不同。小老头本杰明心理上是个孩子,没有人生经验,有的是对外界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本杰明从行将就木成长到“初老”,才真正展开了他的生活。在这段时间,他谋得了一个海上的工作,还邂逅了日后的人生伴侣黛西——当时还是一位可爱的小女孩。

岁月流逝,本杰明的面容越来越年轻,皮肤越来越光洁,步伐越来越矫健,而身边的人都在逐渐老去,他不得不习惯于告别和离开。热爱舞蹈的黛西去城市里寻找梦想,本杰明随着拖船开始了颠沛的流浪,各自经历爱与错过,在交会时留下不可避免的遗憾。

教本杰明弹钢琴的老太太曾告诉他,越活越年轻可不是什么好事,他将目睹心爱的人慢慢衰老死去。本杰明在与黛西相爱后,没有勇气去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选择了逃避,或者说放逐自己。

几经辗转,回到黛西身边的本杰明已是垂髫之年,他越来越小,最后回到襁褓中,在黛西的怀里缓缓闭上了眼睛。

如果摒弃连续性,单取一小段情节来看,本杰明的人生和普通人相比并没有本质差别。所以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就是时间,它的全部心思就是在时间流逝的瀑布中清晰辟出一道逆流,给观众以整体上的反差观感。

影片还借黛西之口,以倒行钟的故事进行了首尾呼应的点题。盲人钟表匠的孩子上了战场,再也没有回来。

钟表匠沉浸在哀思中,为战后新建的中央火车站制作了一座大钟,时针是逆向转动的。他盼望时光倒流,被泼洒的鲜血能回到青年的胸膛,登上征兵列车的儿子能转身投入父母的怀抱。

豆瓣高分评论将这部电影概括为“关于时间,关于爱”,很准确。不过还可以补充两点:

“关于人生,关于死亡”。

据原著作家菲茨杰拉德自述,他写这篇小说的念头,来自于马克吐温的名言:人生一大憾事是其始至善,一日不如一日,其终则坏无可坏。其始是一个婴儿,纯洁无暇,代表着生命,拥有着无限的可能,当然是最好的;其终是死亡,对个体来说,还有什么更坏的事情呢?

于是菲茨杰拉德便想借用虚构的力量,塑造一个“逆天之人”,降生在正常的世界里,却倒着活过一生——从最衰败的状态成长为完美无缺。这种创作思路,建立在两个现代性的认识上:

一、死亡是个体的最终归宿;

二、时间是线性的。

可能有读者不解:这不是废话吗?谁不知道活着难免一死,时光一去不回头?确实,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是我们人类用了很长的历史去回避这些事实,直到近代才真正接受下来,并以此为基础刷新了三观。

#02

时间概念的现代演化

-

抵触死后的虚无,幻想来生的幸福,以此为诉求的活动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帝王封禅、炼丹、求仙问道,古埃及法老建造金字塔,无所凭借的民众信奉各种宗教,无不是这种心态的映射。

● 美剧《权力的游戏》的箴言:凡人皆有一死

但是到了近代,哲学上尼采宣布“上帝死了”,逻辑学可以证明不存在死后的世界,生物学说明了人类“灵魂”、心灵和意识的实质,笃信于宗教的救赎就很困难了。

如此一来,给短暂的人生寻求出一个意义来,也很困难。人反正是要死的,与其追求那些高尚的、抽象的意义,何不尽情享受呢?

这是文明社会必然会面临的一个精神危机。与此同时,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世界的发展开始急剧加速,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对立出现,财富成了个人和国家唯一的追求。

英国人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感叹:

“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当民族国家的利益诉求不可调和时,人类进入20世纪后经历了惨烈的世界大战,工业文明的成果被用来进行前所未有的相互杀戮。

一战过后,大批迷惘的作家和艺术家齐聚巴黎,其中就有菲茨杰拉德。从《人间天堂》到《了不起的盖茨比》,他写尽了“爵士时代”醉生梦死的享乐主义氛围,无情地戳破了“奋斗走向成功”的美国梦。

● 菲茨杰拉德和女友泽尔达的黄金时代

再说第二个认识。时间是线性的,只有一个箭头,从过去指向未来,不能反向,不能跳脱。

对于这一点,古人早就有了认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这种朴素模糊的直觉认知是文学性的,只能抽象描述而不能具体运用,不能纳入到现代科学知识体系里。

如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所言:

“何谓时间?无人问我,我很清楚;一旦发问,我便茫然。”

第一个试图用科学解释时间的是牛顿,他认为时间是均匀的、有方向的、像一条无起无终的河流,并以此基础建立了绝对时空观。此后,对时间概念的深入主要靠物理学的两个分支来推动,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另一个是热力学。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大家都比较熟悉,时间是相对的,而且能和空间建立联系。比如著名的孪生子理论,双胞胎其中一人参加了光速旅行,回来后他就比地球上的那一位更加年轻。

在量子力学领域,时间也不是均匀的,永远存在着波动和涨落,这和牛顿的观念就完全不同。这就好比飞行员在几千米的高空观察海面,大海是平静而光滑的;但超低空飞行时,就可以发现无数的涟漪和浪花。

而热力学的四条定律都和时间有关,尤其是第二条:孤立系统自发会向着最大熵的状态转化,它是不可逆的。

一杯热奶茶买回来会慢慢变冷,一张被珍藏的明信片会越来越旧,一个花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再精心的修补都不会使其复原如初。

这是一个有序到无序的必然过程,时间是一切的主导。用斯蒂芬·霍金的话来说,无序或熵的增加是区分过去和未来的原因,给了时间一个方向。

说到这些,可能又有读者不耐烦了:这些和电影有关系吗?

关系很大,比如《黑客帝国》、《环形使者》、《星际穿越》、《罗拉快跑》等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都要在时间概念上做文章。

当今最具盛名的导演之一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片《信条》,核心就是熵增和时间。电影时间是正向的,视觉呈现上的“倒放”就是逆熵——被爆破的建筑聚合如初,皮鞋踏出的水花重归平静。

● 《信条》片中不断提点着时间主题

#03

线与环

-

现代的这种时空观,和中国人的传统认知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我们除了对时间的逝去有感性认识外,还接受了循环的意象。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人们对时间的循环不仅耳濡目染铭记于心,而且还将其扩展为事物变化的准则。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一种循环,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这是人们依据循环法则认定的道理。

●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鹿王本生》,象征着救赎和轮回

佛教传入中国,带来转世轮回的说法,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表达有着重大的影响。

有一则唐代传奇叫《圆观》,主人公圆观是洛阳惠林寺的僧人,他有个好朋友叫李源,两人结伴一起到四川游玩。

大家都知道李白的《蜀道难》,当时去四川不好走,有一条从剑门走的陆路,还有一条从三峡走的水路。李源坚持要走水路,圆观不愿意,但不想扫朋友的兴,就上船了。

在水路途中,两人遇见了一位姓王的孕妇,当时圆观的眼泪就下来了。李源惊奇地问他缘由,圆观解释说,这个孕妇就是我转世投胎的母体,见到她我就该离开人间了,然后她的孩子才能出生。

李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圆观不想走水路,就是怕遇到这位孕妇。当天晚上,一死一生,李源这边埋葬了朋友,那边去看新生儿,小孩对着他露出微笑。

圆观生前和李源有个约定,十二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如约来到杭州天竺山,遇见一个牧童,就是圆观的转世。

牧童唱了首竹枝词,词云: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 位于杭州灵隐寺的三生石

我们现在说“三生三世”之类的情话,都是来源于这个故事。很明显,它秉承的是佛教里“循环”、“轮回”、“因缘”的思想,相信有来世,期望能永恒。

“此身虽异性长存”一句,最能体现古代中国人的生死观——我不在了,还有转世成的变体(或者血脉),将我的专属信息延续下去。

线性和环形,可以大致比附与中西方不同的时间概念。看破了循环往复,自然会像《红楼梦》那样叹一句“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执着于过去和未来,才能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

“我们继续前进,逆流而上,被不断推回,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到了现代,线性时间成了人们的主流认知,但环形时间观念依然十分迷人,尤其是在文艺作品中。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就是环形时间叙事的大师,他曾明确表示,他的小说全部都是关于时间的,甚至人物都是时间主题的陪衬。在他的作品里,时间是不断分岔的小径,是迷宫的入口和出口,无所谓起点和终点。

再回到电影,黛西车祸那一段,导演就尝试着描述时间的分岔和未来的不同走向。影片罗列了许多时间线的交叉:系鞋带的同伴、包裹商品的店员、等红灯的出租车司机,任何一点因素的扰动,使得各人的交错早一点或晚一点,车祸都不会发生。

博尔赫斯所谓:“时间是永远交叉着的,直到无可数计的将来。”

这种看法说大一点,就是平行宇宙理论。

更为明显的案例是电影《罗拉快跑》。罗拉在影片中跑了三次,单看每次奔跑过程,几乎是线性的,影像镜头完全跟随着罗拉的奔跑,罗拉跑到哪儿,故事就发展到哪儿。但从影片整体的三次奔跑看,起始点确立后时间就开始循环,形成了复沓式的环形结构。

结语

-

《本杰明•巴顿奇事》带给观众的所有感动和惊喜,也是缘于电影在时间这个维度上的精心营造,两个小时的影片,仿佛旁观了人的一生。

在倒错的时间结构里,主角的逆生长以及他与外界的互动,与普通人相比是新奇而耐人寻味的。

书单君介绍电影,并不想走“故事梗概+大众点评”的传统套路,而是希望读者从一个点发散出去,探索一种思维方式和知识架构。

我们从电影情节谈到“时间”,因为时间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也关乎人的基本主题。人的基本主题不过三项: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

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就是认识过去和现在,以及如何面对即将来临的时间、对于未来的预期。

● 塔可夫斯基:“电影就是雕刻时光”

而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但归根结底是时间的艺术,是一秒二十四帧的魔法。

导演塔可夫斯基将电影创作的本质称为“雕刻时光”,通常情况下,电影制作者会让镜头时间与真实时间同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进入电影情节;

剧情需要时,镜头时间可以进行压缩和扭曲,如用短暂的字幕交代物理学时间的变迁,在高潮时用大量的电影时间来特写人物的情态和动作。

电影不仅在技术手段上拿时间做文章,近些年来还尤为喜欢拿时间做主题。

例如上文提到的诺兰导演,就是电影界的博尔赫斯,情节其实不重要,人物也不重要,时间才是最值得探索和表达的。

许多中国观众在欣赏这些影片的时候不明所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创作者的时间观,这也是本文试图分享和探讨的重点。

● 诺兰的片场

原标题:《林志颖车祸后首次露脸:岁月太无情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