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口流失县城怎么激发活力?学者建议把特色美食作为最佳磁极
人口流失县城如何引流聚人?日前,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刚撰文指出,人口流失县城激发人口活力的任务远重于扩大人口规模,必须摒弃长期固化的规模偏好,优先做大县城人口流量,积极稳住县城人口留量等。
这篇刊发在10月26日的《中国人口报》理论版上的文章提到,应理性认识县城人口减量,县城是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是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其人口流失是新发展阶段城镇可持续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全新命题。整体来看,我国常住人口减少的县城比例不足10%,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城市群边缘地区,占比虽低但影响深远,关系城乡融合发展全局和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今后较长时期内,这些县城所在县域的人口近域流动性将进一步增强。在大城市人口虹吸效应仍较强的形势下,人口流失县城激发人口活力的任务远重于扩大人口规模,必须摒弃长期固化的规模偏好,致力践行精明增长理念,缩小空间尺度,放慢开发节奏,盘活存量、做精增量,依托特色服务、优美环境和数智转型赋能县城人口发展。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防止人口流失县城盲目建设。另外,要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结合城镇发展变化态势,推动人口流失县城严控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有序引导人口向邻近的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转移,支持有条件的资源枯竭县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在雷刚看来,应优先做大县城人口流量,未来县域人口流动将更加活跃,务工在县城生活在乡村、居住在县城工作在乡村的城乡双栖人口不断增多;随着城市间快速交通条件改善以及大中城市产业梯次转移,工作在大城市生活在县城、工作在县城生活在大城市的城城人口流动日趋活跃;大量城市休闲人口到乡村旅游、返乡创业人口到乡村创业,消费和生活的重心均在县城。因此,激发人口流失县城的活力,首先要千方百计扩大人口流量,瞄准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因人施策将各类流动人口引流至县城。
对此,他在文章中建议,可以通过实施县城更新,尽快补上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方面的短板弱项,推动县城建设与商贸、文化、生态、旅游等深度融合,营造特色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性化、便利化居住环境,以“宜居宜游”增强县城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强化县城的消费性,打造不输于大城市的小尺度时尚商业街区,创新消费业态和场景,以“时尚消费”形成县城对周边人口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县城新老城区均衡布局、义务教育学位按县城常住学龄人口应供尽供,以“优质教育”强化县城对农村家庭的初始吸引;以县城为纽带和中枢构建上下贯通的接续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推进县级医院提标改造的同时,对上促进地级以上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下持续提升县域内住院率和基层就诊率;把特色美食作为吸引新人和牵动故人的最佳磁极,依托历史建筑和本土美食,强化县城的人文记忆和文化认同。
他还表示,产业是县城留住人口的关键,要将县城产业置于都市区—县—镇—村产业体系中统筹布局,围绕“以工补农”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重点培育提升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发展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引导资源枯竭县城培育特色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接替产业,在通过就业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向县城的同时,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