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委会检查组赴呼和浩特“回头看”:个别企业风险防控仍不足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派出16个由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带队的综合督导检查组,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督导检查。
其中,第十二督导检查组于9月26日至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进行检查,澎湃新闻记者随组采访。在工作过程中,督导检查组发现,内蒙古自治区针对4月底考核巡查发现的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个别生产经营企业在危化品安全风险防控方面仍存在不足,尤其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抽检企业液化石油气储罐,连查3个均有问题
9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随督导检查组前往呼和浩特市燃气热力有限公司。
在进入生产区域之前,该企业一名管理人员向督导检查组成员详细介绍了安全须知,将禁止携带入场的物品,如手机、火种等一一详细介绍。但当进入园区后,该管理人员竟然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工作服中掏出了打火机,而当时他就站在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外沿区域。
“你让我们按要求执行,自己却把打火机带了进来?”督导检查组专家立即对该名工作人员提出质疑和批评。“从这样的细节可以看出,有的企业人员对于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专家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出现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日常管理刚性不足和从业人员整体安全意识还不高。
在对企业生产区的检查中,督导检查组专家抽检了企业5个液化石油气储罐中的3个,发现均存在安全隐患。
检查组专家在检查企业液化石油气储罐 刘钊 图
在一号罐上,A安全阀入口手阀法兰静电跨接未接到同一手阀两侧,而旁边的B安全阀没有问题。“这么明显的问题,两个安全阀挨着,但是接法不一样,你们就没看出来吗?”专家表示,静电跨接错误会导致完全起不到静电防护效果,无法防止静电火花的产生,进而带来爆炸风险。
二号罐上的两个安全阀虽不存在静电跨接问题,却没有安装手轮。专家指出,使用手轮可以高效地开关阀门,确保发生泄漏等关键时刻,工人能够紧急处置。
对此问题,企业人员解释称,工作平台预留的高度不够安装手轮,如发生紧急情况可以让工人使用扳手。“一旦真的发生泄漏了,难道你们让工人再去现找扳手吗?谁也不能保证工人随时都备着扳手。”另经检查发现,三号罐的安全阀同样存在缺失手轮的问题。专家向企业指出,这属于阀门附件不全,需要立即整改。
此外,专家通过对这三个储罐的抽检还发现,三个储罐上的安全阀的整定压力被设置为1.60兆帕,而专家通过查阅罐体的设计图纸了解到,原本设计整定压力为1.75兆帕。专家告诉记者,所谓整定压力,即指当罐内气压达到该数值时,安全阀会“起跳”,让罐内的气体外泄一些,从而降低罐体内气压。“企业人员把原设计中的1.75兆帕降低为1.60兆帕,按照他们的想法是把这道‘警戒线’定得低一些,从而就更保险一点,但实际并非如此。把整定压力设置得过低,可能会导致安全阀频繁‘起跳’,易燃气体频繁排放,反而增大了起火爆炸风险。”
专家表示,做此类调整“不可想当然”,应按规定流程,请专业设计人员进行核算,确定合适的安全阀整定压力。
针对督导检查组提出的问题,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即进行整改。
制药公司危化品管理较乱,企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在对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的检查中,督导检查组也发现了企业在危化品管理方面存在的纰漏。
据了解,因生产需要,该公司在污水处理单元需要使用工业硫酸、液碱等危化品。但检查发现,企业对于上述危化品的储存管理并不过关。
专家在检查企业液碱储罐时发现,罐体上居然未安装就地液位计。“来加液碱的人都看不到液位,怎么保证安全?”面对专家的质疑,企业人员回应安装了远程液位计:“中控室那边有人能看到,他会指挥着现场的人加。”
液碱储罐没有安装就地液位计 澎湃新闻记者 戴越 图
这个回答没有得到专家的认可:“万一控制室的人突然有点事,接个电话或者离开一下,现场的人把液碱加冒了怎么办?”专家指出,这样的模式并不安全,液碱作为一种强腐蚀性液体,一旦出现泄漏对人体会产生极大伤害。经过对液碱储罐的设计图纸进行核实,发现原设计中有就地液位计,是企业人员自己去除了原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附件。
同时从检查过程来看,企业工作人员对于危险的警惕性不足。检查硫酸储罐时,企业工作人员在没有穿戴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径直进入了储罐室,在专家提醒后还称“真不知道要戴”。专家告诉记者,硫酸和液碱都属于强腐蚀性液体,一旦进入眼睛,会造成不可恢复的视力伤害,需要特别注意。如果进入眼睛,需要立刻用洗眼器进行冲洗处理。
而专家发现,在硫酸储罐室和液碱储罐室外,该企业都没有设置洗眼器等防护装置。企业人员称,在附近的库房内存有便携式洗眼器,一旦发生意外可去那里处置,随后一名企业人员用了五分钟才取过来。“人家眼睛都被硫酸烧了,你还让人家跑着去仓库取洗眼器,你们觉得合适吗?”专家当即要求,企业在硫酸、液碱等腐蚀性液体储罐附近补充洗眼器。
专家还发现,该企业污水处理环节涉及如此多危化品,但企业人员整体的应急处置能力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在企业污水处理单元的应急器材柜内有两具空气呼吸器,专家打开后发现,一具空气呼吸器已经没有压力,完全无法使用,另一具空气呼吸器气瓶和呼吸附件没有连接,不具备紧急情况下直接使用的条件。
专家随机抽取了一名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整个穿戴环节不够熟练,超时近1分钟才佩戴整齐,且忽略了气密试验等关键步骤。
检查组专家发现,企业消防柜内的空气呼吸器已经没有压力,不符合要求。 澎湃新闻记者 戴越 图
针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整改措施,举一反三,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