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校风丨割稻、打谷…云农学子的快乐是地里长出来的
原创 猫头鹰小助理 昆明教育
云南农业大学
耕读教育
秋天,田里的稻谷熟了,塘里的鱼也肥了,正是丰收时节。
10月23日,在寻甸县大河桥实践基地,近300名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热火朝天地收割20余亩水稻,这些水稻都是同学们今年5月种下的。
快跟着教育君去现场,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吧。
从土地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在金黄色的稻田里,云南农业大学师生看着长势喜人的“滇禾优615”,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这是今年5月,同学们自己动手插的秧苗长成的。
5个多月过去,收获的时刻到啦。同学们挽起袖子,走进稻田里,拿着镰刀,弯腰收割。
在操作过程中,云南农业大学师生显示出娴熟的割稻技巧:开镰时,右手握镰,左手揽过稻秆,一镰下去,齐崭崭割断,再刷刷地割几下,手上已捏满一大捧稻禾。云南农业大学的老师也走进田里和同学们一起劳作。
同学们边收割边分享感受。云南农业大学2020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俸宏杨说,自己挥了10分钟锄头,汗珠就流下来了,种地不易,流汗的过程畅快淋漓,对于涉农高校的学生来说,这是一堂成长的必修课。
来自新疆喀什的2020级农学专业学生尼格热的感受是“新奇”,“在我的家乡水稻种植得少,多是棉花、玉米等经济作物,所以我以往没有这样的体验。现在一想到这是属于我们的收获,我就超有干劲。”
不一会,金黄色的稻穗垒起了一座座“小山包”。同学们将稻穗拿去脱粒,再进行风筛晾晒,最后送进基地的食堂。从插秧到喷香的米饭端上餐桌,同学们见证并参与了一粒米的“生产过程”,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体会“劳动最光荣”
“同学们,走,摸鱼去!”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师周锋一声吆喝,不少学生卷起裤腿走进基地鱼塘。
徒手抓鱼不过瘾,同学们想到用“合围”的方式,但泥厚、鱼滑,一段时间下来,成效不明显,周锋建议同学们:不如用网子。有了渔网的帮助,摸鱼“成果丰硕”,不一会儿,几十条大鱼被捉上来。“好开心!我们就应多在泥土里打滚,与大地亲近,这才是大学生的样子。”摸到鱼的学生马戡说。
来自昭通的农学专业学生赵泽迁表示,此次劳动实践体验,让他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更坚定了毕业后返回家乡,为家乡乡村振兴出力的心愿。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周平表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强,这几年学院学生就业率可观,赢得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与青睐。
田间地头的思政课
割稻摸鱼,这不仅是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也是一次耕读教育的生动实践,更为云农学子上了一堂“田间地头里的思政课”。
据了解,云南农业大学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到各基地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实践,让学生掌握稻谷收获、加工等工序和劳动技能,让学生体悟“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传承千年农耕文化,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增强学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
从“招生减章”的丁同学,到学生集体下地插秧、割稻,云南农业大学学子用行动诠释着耕读教育在学校的落地生根。
据云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赵玉清介绍,学校现有包括寻甸县大河桥实践基地在内的三个现代农业教育科研基地,在校本部和普洱的教育科研基地里,同学们采茶、制茶、犁地、栽种、收割……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已成为农大学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小科普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种植的“滇禾优615”是新品种优质杂交水稻,并实现了“水稻上山”。
“滇禾优615”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及其团队的指导帮助下,云南农业大学结合云南高原生态特点而研发的一种优质高产耐旱型杂交水稻品种,具有生育期短、抗性好、抗旱优良、香味浓郁等特点。
2019年,“滇禾优615”获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是西南稻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粳稻品种。目前,“滇禾优615”在昆明、曲靖、楚雄、大理、保山、普洱、文山、红河等地推广种植,丰产稳产性好,深受广大水稻种植农户喜爱。
除了“滇禾优615”,近十年来,云南的粮作科研人员还先后选育出“旱优737”“云资籼42号”“云陆142”“锦瑞4号”“滇优38”等一系列粮作科技成果,为云南省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科技支撑。
记者丨杨艳萍
摄影丨杨羽航(实习)
视频丨杨羽航(实习)
编辑丨余苏晏
审核丨杨世玥
昆明教育新媒体矩阵
原标题:《高校风丨割稻、打谷…云农学子的快乐是地里长出来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