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母亲病逝外婆没了精神依靠,女儿征个“母亲”电话问候13年

成都商报
2018-03-24 10:49
直击现场 >
字号

清明节临近,陕西咸阳的程静将在近期回到母亲的家乡四川隆昌市,祭奠去世近一年的外婆。在她心里,孤身一人在老家生活几十年的外婆能活到百岁(虚岁),需要感谢的人很多,但特别需要感谢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陈妈妈”。

原来,15年前,程静的母亲病逝后,外婆唯一的精神依靠没了。为了瞒住年迈的外婆,不让外婆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她通过媒体找到替身“母亲”陈妈妈。此后13年,陈妈妈每隔一两个月,或在老人生日和逢年过节时,都以程静母亲的名义电话关心、问候程静的外婆,嘘寒问暖。

直到程静的外婆在去年5月去世,这一“善意的谎言”也未被揭穿。陈妈妈、程静及家人也不知道,老人是相信了这个“女儿”,还是心里明白却故意未揭穿。“但至少,这个‘谎言’让她有了精神依靠,高兴地活了10多年。”程静说。

陈卫萍和程静外婆在百岁寿宴上的合影

大胆的选择

母亲病逝外婆没了精神依靠

找个“母亲”给外婆送问候

今年45岁的程静出生在咸阳,兄妹中排行老三。在她的记忆中,母亲经常给外婆写信,有了电话便经常打电话回家关心和问候外婆,逢年过节或外婆生日时也经常带着他们兄妹回老家隆昌市龙市镇鸦石山村看望外婆何富玉。她的二哥程思还是外婆一手带大,直到读书工作后才离开隆昌。

“外婆30岁就守寡,我母亲是她唯一的孩子,那时才两岁。她不改嫁,也是害怕改嫁后,对我母亲不好。”程静从母亲和外婆口中解到,外婆独自一人将母亲抚养成人,供母亲读书,吃了不少苦。卫校毕业后,母亲被分配到了陕西,在咸阳成了家,相继生育了他们四兄妹。母亲工作后,曾多次想把独居的外婆接到咸阳,但外婆却不愿离开老家。“所以说,我母亲和外婆的感情很深,也是外婆唯一的精神依靠。”

然而,2003年,母亲突然被查出患有肺癌,还是晚期。“但我们不敢对外婆说真相,只能说我妈生病了。”因为,程静和家人知道,一旦将母亲的真实病情告诉外婆,当时已86岁的外婆很可能受不了打击。当年9月,母亲病逝后,他们更担心外婆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只能瞒着。

“母亲去世后,外婆唯一的精神依靠没了。而母亲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也是外婆。”程静说,母亲此前和她住在一起,去世后,外婆和她通电话时,每次都会问她母亲去哪儿了,有时还埋怨母亲为何不给她打电话。“我只能撒谎,有时说母亲生病后身体还没恢复,有时说母亲去了外地的哥哥家。总之,一家人都想着法瞒着外婆。”

感觉确实瞒不住外婆后,2004年4月,程静和家人商量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找个替身“母亲”,以母亲的名义给外婆打电话报平安、送问候,让外婆重新有个精神依靠。4月4日,她通过华商报发出了找个替身“母亲”的愿望。“之后,至少有几十个人给我打电话,有关心的,也有应征的。”程静说,直到几天后,“陈妈妈”打来电话,她感觉自己找到了合适的人。“她(陈妈妈)和我妈都是说川普,说话的语气和音色也有七八分相像,所以我最后选了她。”

“陈妈妈”名叫陈卫萍,时年41岁,在西安工作。“我爸是内江的,我妈也是隆昌的,虽然上世纪50年代他们就到了西安,我也在西安出生,但我们家里都说四川方言,所以我的普通话中夹有一些四川方言。”因此,“陈妈妈”和程静母亲口音比较相像。陈卫萍还说,当时她看到报道后,被程静的孝心所感动,所以准备替自己母亲应征。“但她(程静)说我的口音很像,便问我愿意不,我毫不犹豫答应了。”

2002年,程静母亲和外婆的最后一次合影

第一次通话

学录音理清家庭关系准备一周

用母亲名字化解老人怀疑

确定“陈妈妈”作为替身“母亲”后,程静在第二天便赶到西安,和陈卫萍详细说了自己家里的具体情况。尽管“陈妈妈”和母亲的音色有七八分相似,但为了尽量不露馅,程静和“陈妈妈”商量后,决定先让“陈妈妈”熟悉她家的家庭关系。“我把我们兄妹、父亲、继父,以及外婆娘家、左邻右舍的人名和称谓理了一个详细的家庭关系谱,大概10多页,然后交给她先熟悉了几天。”

“我妈在去世前,我们还编排并录了一些音,用来问候外婆。但这些录音是死的,不能灵活应对,所以不能用。”在“陈妈妈”第一次给外婆打电话前,程静还将录音交给“程妈妈”听,让她能够模仿得更像一些。“我也学了两天,试着让自己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和她(程静)的母亲更像。”陈卫萍说。

2004年4月20日,在准备一周左右后,“陈妈妈”和程静坐在一起,准备给程静的外婆打电话。上午11时,两人再次研究了外婆说话的声调和语气。“我母亲说话语速比较慢,爱停顿,喜欢用‘哦、啊’等语气词。”程静特意向“陈妈妈”交代,如果一时接不上外婆说的话,可以用“晓得喽”、“啥子”等方言打马虎眼;如果外婆还有疑惑,就说“我是丛容(程静母亲名字)啊,你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喽”。

中午12时,“陈妈妈”拨通了程静外婆邻居家的电话,让邻居通知外婆前来接电话。12时10分,和外婆的电话接通,“陈妈妈”便以程静母亲的口吻开始问候。“老娘,你好,又给你打电话了,你在做啥子,想我了吧,我也想你,还想屋头的好多人,你最近身体咋个样⋯⋯”“陈妈妈”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和程静外婆通电话,程静在通话前草拟了一份通话内容。

刚开始,老人并没有任何怀疑,连声说自己身体可以,家里一切都好。“但要结束了,外婆突然问一句‘你是哪个哦?’。”程静说,“陈妈妈”赶紧按此前商量的回答“我是丛容啊”,但外婆仍有些怀疑。“我就赶紧接过电话和她聊天,还解释说是因为我妈病没好,所以变了点声音。外婆听出我声音了,也就没有怀疑了。”

程静(右三)一家人和外婆的合影

13年的坚持

通话代替不了回家以病圆谎

“百岁生日宴一定回”成“画饼”

第一次通话打消老人怀疑后,此后半年,“陈妈妈”坚持每个月都打一次电话。“刚开始,有些话还是有些接不上来,就只能用‘啥子’、‘呵呵’等抹过去,但她嘴上再也没有怀疑过。”陈卫萍说,后来,只有老人偶尔说起往事时,她不清楚情况,都以“记不起了”打马虎眼。

“刚开始是有些接不上来,我也在他们两人通话后接过来说几句,尽量让外婆相信。但半年过后,两个人的交流就完全没有问题了。”程静也说,随着“陈妈妈”对外婆说话方式的了解以及对她家里人及左邻右舍关系的了解,通话几乎没有障碍了。

就这样,“陈妈妈”基本上每隔一两个月,或者老人生日和逢年过节时,都给程静的外婆打电话,问候和关心她。“主要是问她身体好不好,吃得怎么样,衣服够不够穿之类的,然后就是老人给我说一些他们老家的人和事,聊聊家常。”陈卫萍说,老人生日是农历七月十二,每年她在换挂历时,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一天标记好。“慢慢熟悉了,我有时还给她开开玩笑,把老人家逗得‘呵呵’直笑。”

2008年,程静的外婆90岁高龄时,一家人因担心她一人住发生意外无法及时照料,便将老人送进了当地养老公寓。“老人开始并不愿意住,我还开导她,说大城市的老人很多都住养老院,有专人照料,还有很多老人作伴,平时一起聊聊天也好。后来老人慢慢习惯了,还夸养老院饭菜荤素搭配得好。”陈卫萍说。

然而,电话关心和问候却代替不了回家。“母亲去世前几年,几乎每年都回去看她一次。”程静说,但母亲去世后,他们兄妹轮流回家看望外婆时,外婆在最初几年总会在门口望了又望。“母亲此前和我住在一起,尤其是我回去的时候,外婆总会问我:‘你妈咋又没回来?’”

程静的表妹何利也经常去看望老人,最初五六年,老人每次见到她,都会提到自己的女儿。“有时,她还有些抱怨,说自己辛辛苦苦把女儿养大,现在却人都见不到。”何利说,家里的亲戚都瞒着老人,所以她也只能找各种理由瞒着。

“只能找各种理由,最开始就说身体突然不好,临时又出了什么事之类的。”程静说,有一年,得知外婆特别思念她的母亲,她和“陈妈妈”也多次说春节会回家。但春节到了,她只能用一张火车票“糊弄”外婆。“我给她说,母亲临时病又犯了,车票买了都回不来。”

“她(程静外婆)过年很多时候都在外侄家,我就打电话到她外侄那儿。程静撒谎说母亲病了,她还反过来安慰我,让我一定要按时吃药,照顾好身体。”陈卫萍说,在最初几年的通话中,老人也埋怨过,甚至说“女儿”没良心,几年都不回家看她。

为了让老人不起疑,几年后,程静及“陈妈妈”只能以心脏病、坐不了车继续“糊弄”。“我外婆就坐不了车,一坐就晕车。所以,我说母亲得心脏病坐车晕车后,外婆再也没有怪过母亲。”程静说。何利也说,五六年后,她每个月去看望老人,老人再也没有抱怨过。

“但为了老人有盼头,我就给她画了个‘饼’,答应在她百岁生日宴时,一定回去看她。”陈卫萍说。

就这样,一直到去年5月老人去世,陈卫萍这个“女儿”坚持电话问候“母亲”整整13年。

当年华商报的报道

当年华商报的报道

无血缘的亲情

“女儿”早把老人当亲妈

未揭穿的谎言成老人精神依靠

2017年春节,程静兄妹为外婆操办了百岁寿宴。这一次,“陈妈妈”兑现了承诺,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了“母亲”的身前。“但我没有以她女儿的身份,只说自己是她女儿的好朋友。”陈卫萍说,在寿宴现场,老人并未提及自己的女儿,也没有注意她,但她抱着老人,抱了很久。“我母亲才去世了几年,这些年冒充‘女儿’给老人打电话,我们之间也有了感情,我心里已经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妈。”

“外婆能活到百岁,我们一家人要感谢很多人,既有老家的亲戚,也有二哥在隆昌的同学和朋友,但特别需要感谢的就是‘陈妈妈’。”程静说,陈卫萍比她大10岁,自从14年前结缘后,两家人关系很好,平时也经常来往。“真的要感谢她,坚持10多年的这个电话,就是外婆的精神依靠,让外婆能够高高兴兴活下去。否则,外婆受了打击,不一定能活到百岁。”

但陈卫萍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有意义,也十分值得的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我只是被她们的孝心感动,然后帮她的母亲‘尽孝’,让老人家能够活得开心,有个精神依靠。”陈卫萍说,这些年,家里的人包括她的母亲、丈夫等都十分支持她。

陈妈妈、程静及亲属都说,直到去年5月老人去世,这一“善意的谎言”也未被揭穿。她们也不知道,老人是相信了这个“女儿”,还是心里明白却故意未揭穿。“我之前以她女儿身份说过百岁生日宴一定回去陪她过,但百岁生日宴她都没有提过自己的女儿。后来电话中说起生日宴,她也没有责怪‘女儿’没回去。”陈卫萍说,尤其是临终前,老人也没有提及唯一的女儿。为此,她和程静等人都怀疑,老人可能是知道了真相,只是未揭穿他们。

(原标题《善意的谎言!母亲病逝外婆没了精神依靠 女儿征个“母亲”电话问候了13年》)

    责任编辑:段彦超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