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匠艺心传丨拂梭千年:苏州缂丝书法

2022-10-23 09: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一期“匠艺心传”中,我们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南宋缂丝花鸟画,那么你是否注意到,除了精美的各类缂丝画,我们的展厅内还有这样一件缂丝书法作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缂丝作品的另一大门类——缂丝书法。

“拂梭千年”展厅现场

缂丝《寒食帖》

缂丝书法是指以纯文字作品为粉本的缂丝作品,一般以摹缂佛经、名人名家的书法作品为主。宋代的缂丝书法作品,据《石渠宝笈》著录,有《米芾临帖卷》《米芾书唐诗卷》《司马光家训轴》和《朱熹书七言诗轴》等,这些作品与缂丝绘画相比,数量极少,且篇幅都不大,一般为十几字至几十字。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至元、明时期。《秘殿珠林》及《石渠宝笈》著录的宋元明时期缂丝作品共106件,其中书法作品仅13件。究其原因,是因为缂丝技法的最大长处在于“通经断纬”。用缂丝工艺来织作色彩丰富多变的绘画作品,能够最大程度地用其所长。从流传至今的缂丝作品中也可以看到,缂丝画的题材大多选取工笔花鸟、山水一类适宜用缂丝技法表现的作品。而书法作品色调单一,笔势多变,又多竖笔,缂丝工艺的长处无从显现。因此用缂丝织作书法作品,在历史上并不常见。但这种局面在清高宗时期发生了转变,出现了一大批缂丝书法长卷,这与乾隆皇帝本人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现存乾隆御笔缂丝书法,多是在素地上用黑或蓝色丝线缂字,以行书为主,笔法温润遒劲,缂织精致细密。

清 缂丝弘历书墨云室记字卷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在绘画类缂丝作品中,虽然没有将文字作为主题进行表现,但我国古代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化传统,使得我们也能在缂丝绘画作品中看到文字的元素。如元代缂丝《双喜图》,完全是绘画、书法、篆刻与缂丝技术相结合的精品。类似的作品还有明代吴圻所作《沈周蟠桃仙轴》。作品中除有稿本中的一切元素外,作者还增织了自己的姓名和印章。

马惠娟 缂丝《摹双喜图》

在中国缂丝书法的发展中,防竖缝技法和劈丝拼线技法的产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此外,各个时期书画作品的艺术风格,也深刻影响了缂织文字在缂丝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师说:

在决定摹缂《寒食帖》之前那段时间,我妈妈(马惠娟)正好看了苏东坡传。对苏东坡的为人,还有那种豁达的心态,各方面都受其感染。所以想要做一个苏东坡的作品。在具体的选择中,也是有很多考虑。也有想过要不要摹缂他的画作,但是他的存世画作比较少,没有选到特别适合的,所以我们还是选定了书法作品。而且苏东坡本身也是能够体现宋代书法“尚意”风格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宋 苏轼 《寒食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当时整个的创作过程,其实难度不是特别大。因为书法相比绘画,没有中间的那些色阶、色彩的变化。主要的重点就在于把握书法的笔势,把运笔的那种流畅度给表现出来。同时要关注其变化细节,像这幅作品中的飞白牵丝引带,也运用了合花线和短戗进行恰当的表现。

缂丝《寒食帖》细节

所以说在制作中算是一气呵成,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也体会了一下,苏东坡当时那种走笔龙蛇、酣畅淋漓的感觉。

(以上内容由肖锋口述、吴文化博物馆整理编辑)

知识延伸:

搭梭:在缂丝书法作品中,搭梭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法。搭梭技术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缂丝作品中,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纹边缘碰到垂直线,因双方不相交而产生断痕。搭梭正是为了弥补这种情况而采用的补救办法,即在断缝处每隔一定距离处,让两边的色纬相互搭绕一次,绕过对方色区内的一根经丝,以免竖缝过长,形成破口。随着防竖缝技法的不断改进,也促进了缂丝书法的产生发展。

特展信息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8日-2022年11月20日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吴颂展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