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师代表作|人到中年,才懂弗里达

2022-10-22 09: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来自 雅昌艺术网

撰文丨樊玮 邹萍 编辑丨李童

图文未经授权不得擅用

弗里达·卡罗(1907年-1954年)

墨西哥画家

她这一生,活的实在是触目惊心:

6岁得小儿麻痹,从此成了瘸子;18岁时车祸,脊椎折成三段,一根金属扶手穿进腹部,丧失生育能力;37岁长期卧床;43岁无法自理;46岁右腿截肢…

生来有病,终生残疾,异国流产,常年病痛。

整个人都是“碎”的。

但她永远那么好看:乌黑的一字眉、发间花朵鲜艳、精致绣花的民族服饰,以及自信爽朗的笑容…就算最后只能躺在床上参加活动,她依然衣着光鲜,笑容满面。

如何做到?

唯有画画。

对弗里达而言,“画画”就是最好的治疗。也只有画画,她才能从无尽的“痛”中短暂抽离,并最终找到自己。

弗里达《两个弗里达》

1939年

173.5×73cm

墨西哥现代艺术博物馆

杰作《两个弗里达》中,手拉手坐在长凳上的两个“弗里达”精准表现了她矛盾又相融的复杂感情:穿着墨西哥传统服饰的“她”手里拿着丈夫的画像,另一个“她”穿着欧洲样式的裙子,手里拿着手术钳,剪断了自己的静脉,鲜血不断流淌…但两人心脏相连,双手相握。

弗里达《戴着荆棘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

1940年

63.5×49.5cm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哈里·兰森人文研究中心

《戴着荆棘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中,头戴丝制紫色皇冠的弗里达面色坚毅,猴子和黑猫矗立在她的肩膀上,脖子上缠绕的荆棘藤蔓将她扎出了鲜血,但她并未退缩,藤蔓上停着的那只死去的蜂鸟寂静无声。

弗里达《根》

1943年

30.5×50cm

私人收藏

《根》中,“花枝招展”的弗里达穿着特瓦纳裙子,敞开四肢,躺在艾佩德雷加尔的火山岩上。她将自己与植物混在一起,表达对土地的由衷感恩。这幅画清晰地表达了她渴望滋养大地,期待与能够代表墨西哥永恒性格的地方融为一体的心愿。

女性的一生,很难摆脱爱情、婚姻、生育、身体等主题的羁绊,这其中酸甜苦辣咸构成的复合滋味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有所体悟。“弗里达”给予后人最重要意义,或许便在于某种主动选择的“对抗”。

面对人生的终极诘问,她以猛烈坦荡的姿态应对,破碎的身体、精神的疼痛和纠结的情感,都奇妙地转化为有效的滋养。因此,她的画,既是关乎磨难的生活传记,更是女性对自我错综复杂的建构认知。

弗里达《家庭树》

1936年

30.7×34.5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弗里达在《家庭树》中描绘了自己的家庭。画面上,她将自己描绘成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站在缩小版的院子里,父母和祖父母的头像漂浮在上方,身边布满了云朵。这幅画包含了弗里达诞生和成长的三个时刻:受孕、胎儿和幼儿。她将墨西哥的土地作为自己出生的摇篮,环绕四周的亲人构成了她的基因库,小弗里达手中握着的丝带代表她的血统,这根贯穿画面的丝带也将所有人紧紧连接在一起。

 

弗里达《弗里达和迭戈·里维拉》

1931年

100×78.7cm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如《弗里达和迭戈·里维拉》。这件作品以弗里达和丈夫的结婚照为模版,呈现了不一样的“弗里达”。画中,男人身边娇小柔弱的弗里达目光柔和,面带微笑。身形硕大的他左手牵着她,右手拿着画笔和调色盘,她对他艺术天赋的崇拜溢于言表。背景虽然简约,但两人之间的浓情蜜意简直就要溢出画框。

但自1945年开始,弗里达的身体越来越差。

原标题:《大师代表作|人到中年 才懂弗里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