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7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获奖项目契合新兴产业布局
C919大型客机首飞、墨子号卫星上天、张江实验室作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基础支撑正式挂牌、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正式开工建设……上海在诸多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上引领了全国之先。
3月23日上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2项(人):授予林国强、王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孙毅、库尔特·赫尔曼·维特里希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授予21项成果上海市自然科学奖;授予31项成果上海市技术发明奖;授予216项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从获奖整体情况看,获奖项目的分布同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布局高度契合,高度聚焦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提高效能、降低成本,引领了上海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两位科技功臣长期从事基础研究
林国强、王曦获颁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林国强院士是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手性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致力于手性基础研究的科学问题,在微小的分子水平上设计并构建出精妙的分子结构,实现宏观上的奇特功能。
在技术应用方面,将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相结合,通过技术转让和建立手性药物重点实验室等形式促进成果转化。例如突破了抗癌药物吉西他滨生产工艺的技术瓶颈,使国产药的价格比进口药下降了1/3,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专利金奖;此外,还参与了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左旋亚叶酸钙、抗高血压药物氨氯地平、抗风湿药艾拉莫德、抗肿瘤辅助药物右丙亚胺和抗肿瘤药物硼替佐米等手性药物的研发。
林国强的科研成果形成了手性分子合成的技术,被国内外同行广泛采用,综合多年科研成果及教学心得编撰的《手性合成》、《手性药物》等4部中外学术著作。此外,林国强非常关心贫困学生,连续十几年捐资助学,助大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同期获颁科技功臣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著名材料学家,也是中国高端集成电路衬底材料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军人物。
王曦院士长期致力于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研究,并应用于高端集成电路衬底材料SOI(Silicon-on-insulator)开发,创建了我国唯一的SOI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解决了我国航天电子器件急需SOI产品的“有无”问题,为我国特殊领域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做出突出贡献。王曦大力推动上海一批半导体重大项目,12寸集成电路硅片项目有望填补中国大尺寸硅片产业空白;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成功落成,已成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
两位科技功臣的科研工作是上海科技工作的一个写照,体现孜孜以求、潜心研究、只争朝夕的上海精神,体现了基础研究工作对应用研究和产业转化的强大支持,前者是后者的强大源泉和基础,同时也展现了创新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使得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变得越来越畅通。
要增进上海科创的全球影响力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广泛吸纳国际创新资源。国际合作奖表彰了一批致力于推动中外交流、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外籍专家。
库尔特·赫尔曼·维特里希(Kurt Hermann Wüthrich) 出生于瑞士,任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早在1983年,维特里希教授就促成了中国成功加入国际理论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这是中国建国以来首次加入具有极高国际影响力的科学联合会。2013年维特里希教授担任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客座教授后,在上海张江创建上海科技大学首个核磁实验室。
孙毅(YI EVE SUN),女,1965年3月出生于上海,美籍华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终身教授。孙毅自2010年与同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2011年促成同济大学与美国加州再生医学研究院(CIRM)共同联合组建成立“中美干细胞研究中心”,提升了上海市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科技进步奖医疗领域关注肿瘤防治
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中,医疗卫生领域的创新成果占据很大一部分,重点关注肺癌、肝癌、脊柱肿瘤、白血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共涉及12个奖项,其中3个项目还来自中医药领域,包含中医针灸特色技术、“肾精亏虚型慢性病”防治等。
针对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肺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领衔的团队,历时多年完成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项目依托胸外科微创技术优势,形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为主的个体化诊疗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实施,筛查出了大多数早期肺癌患者。
同时,早期肺癌患者优化术前诊断策略和个体化手术治疗,对部分患者能有效降低诊疗费用近2000元/人,减少住院时间1.5日/人。全国范围内,每年可节约医疗支出超2000万元,起到了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脊柱肿瘤手术是当今外科最有风险和挑战的手术,被誉为脊柱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上海长征医院肖建如等完成的项目《脊柱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新策略的相关研究》,探讨了脊柱肿瘤发生机制及新疗法,实现了脊柱肿瘤创新术式的建立与应用,使脊柱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瘫痪率降低,生存质量改善,生存期延长,节省了社会和家庭用于扶助患者的各项开支,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上海长海医院王健民等完成的项目《白血病精确诊疗策略和关键技术研究》,创建了预防白血病复发的全程监控体系,建立了以降低复发率为导向的分层化疗体系,并创建了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临床实用性较高,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南方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10余家国内外顶级医院血液科推广应用,获得好评。
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等完成的项目《眼内恶性肿瘤关键诊疗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建立了眼内恶性肿瘤治疗新策略、动脉介入化疗技术新体系和综合序列治疗新方案,提高我国眼内恶性肿瘤整体治疗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悍等完成的项目《影像引导肿瘤无创诊治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综合运用功能影像学技术,将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从71%提高到95%,将确诊肿瘤病例的分期准确率由86%提升至97%。
值得关注的是,医学科普纪录片《急诊室故事》也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片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方秉华等完成,是上海市科技奖励中首次出现的纪实影片形式的成果。纪录片通过真实救治故事,将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知识进行了科普,还包括心肺复苏等常规急救、急诊就诊流程介绍,以及医学伦理等内容。
获奖项目分布契合新兴产业规划布局
从获奖整体情况看,人才梯队结构年轻化。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所有268名第一完成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家占到了总数的57.8%,40岁以下则有17.9%。
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架空输电线路智能化关键技术及装置”和“极端环境下机器人探测装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两位第一完成人刘亚东和蒲华燕(女)年仅35岁,是2017年度高等级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最年轻的两位。
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三大奖的所有完成人中,共有女性467人,占比26.1%,比上一年度20.7%有明显增加。268个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女性有35位,占15%。
按照所属技术领域划分,有46个获奖项目属于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占全部获奖项目的比例为17.2%,继续处于领跑位置,体现了上海在这一领域的强大创新实力。45个获奖项目属于能源与环境领域,占比为16.8%,现代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科技研发的重点。有38个获奖项目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占比为14.2%。
“其他技术”占27.2%,涵盖了找不到对应技术领域分类项目,共73项,包括大量的工程类项目(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交通、食品等)和科普项目。
按照所属行业划分,有66个获奖项目属制造行业,占全部获奖项目的比例为24.7%,继续处于领跑位置。科学研究和卫生保障为13.4%紧随其后;交通运输连续多年增长,达到10.8%,首次超越建筑业。
获奖项目的分布同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布局高度契合,高度聚焦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提高效能、降低成本,引领了上海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为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助力,也培育了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潜在支撑主体。
附: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功臣、一等奖、合作奖名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