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锐评|江凡瑄:《那山那人那狗》: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父子故事
原创 江凡瑄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那山那人那狗》: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父子故事
作者 | 江凡瑄
【摘要】: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以父子共走邮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父子之间职业传承和关系和解的故事。这部1999年上映的影片通过两代乡邮员的职务继替反映了曾盛行一时的子女顶替这一人事任免制度,并提出了对人生的思考。在三天的路途中,父亲和儿子重新认识和理解了对方,父子之间的隔阂渐渐打破,这种含蓄内敛又充满深情的父子关系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而作为一部展示父子情深的电影作品,《那山那人那狗》也成为了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中“父亲”形象转变的例证。在它缓慢悠扬的田园牧歌背后,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着巨大变化的中国。
【关键词】:《那山那人那狗》;中国电影;子女顶替;父亲形象
《那山那人那狗》海报 (图片来自互联网)
1999年上映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湖南西部山区中父子两代乡邮员的故事。影片情节没有强烈的起伏转折,也不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以一种散文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了父子间的互动,通过两人职业交接、共走邮路这一主线串起了父子两代人的人生历程,并实现了父子间的和解。
作为一部那个时代少有的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电影作品,《那山那人那狗》其实是整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中父子关系的写照。两代乡邮员“子承父业”式的职业传承,记录下的是当时流行于中国事业单位或国企中的子女顶替制度,也为开始于八十年代的人事制度改革埋下了伏笔。而影片中父子矛盾的化解和父子感情的加深,则是中国电影中父亲形象转变的缩影,也隐喻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社会思想的变化。
《那山那人那狗》海报 (图片来自互联网)
01
父与子的职业传承
1、子女顶替制度
在山里送了二十多年信的父亲因严重的腿疾而不得不退休,于是儿子便接班成为了新一任乡邮员。与影片情节极为相似,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顺友也是从自己父亲的手上接过了乡邮员的担子。这种子女顶替的人事任免制度在当时绝非个例,它始于五十年代,直到1986年才被正式废除。几十年来,这种以血缘、亲缘为核心的接班顶替制度几经变革,给中国社会留下了深远影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政务院劳动部颁布的文件中首次出现了子女顶替,最初仅适用于因工伤亡的工人,作为一种劳动保险政策而出台。在此后的发展中,它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从一项福利制度变为正式的就业制度。文革期间,由于正常的退休工作被中止,子女顶替也就短暂停止。七十年代末开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变革,随着城镇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子女顶替制度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举措得到了广泛实行,并在八十年代初到达高峰。之后,由于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务员等人事制度得到引入和推广,子女顶替制度的弊端也不断涌现,于是它最终走向了终结。
子女顶替制度之所以会产生并得到推广,与中国传统思想和当时的国情密切相关。首先,子女顶替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了中国的关系本位思想文化,也体现了传统熟人社会的特点。在《那山那人那狗》中,每到一个地方,父亲都会向当地的人们介绍“这是我儿子,以后就由他来走这条邮路了”。某种程度上说,正是通过他的介绍,儿子跟当地人之间的关系才迅速地建立了起来。表现得最突出的一个情节是,五婆在知道儿子成为了新乡邮员后,马上问:“他送,行吗?”是父亲的反复肯定和承诺,以及儿子在念信时的礼貌和真诚,才让五婆接受了这个新乡邮员,同他建立起了信任关系。在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中,我们常常通过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认识他,或者至少这个网络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通过认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中国人能够迅速定位这个人应该在自己的网络中处于什么位置,进而确定自己可以以怎样的方式来对待他。小乡邮员一开始是以“老乡邮员的儿子”这一身份被邮路上的人们所认识和接纳的,也正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了他跟老乡邮员的关系,所以人们会比照着自己对待老乡邮员的态度和情感来对待他,会愿意听从老乡邮员的话来信任这个“陌生人”。其次,子女顶替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国家激发个人劳动积极性的需要,可以视作国家对个人做出的某种“补偿”。影片中,邮政局的领导认识到了老乡邮员工作的辛苦、体谅他的身体,所以让他退休。但老乡邮员不放心自己负责的那条邮路,于是请求支局长将儿子任为新乡邮员。这一职业的传递过程中除了有前文所说的关系本位思想的影响,还带着某种补偿意味——因为父亲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所以作为回报给予了儿子这份事业单位的工作。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与国家相区别的“社会”,个人或者家庭更多地成为与国家相对的单位,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认为国家通过子女顶替与个人完成了一种隐性的交换,即用国家的承诺和保障来“交换”个人的劳动激情。
2、从职业传承到精神传承
影片中,随着职业传承同时发生的还有父子之间精神的传承。儿子一开始仅仅是从“工作”的角度理解乡邮员这一身份,从“国家干部”的角度认识自己的职业。但在与父亲共走邮路的过程中,父亲对各个村庄不同送信细节的叮嘱,对五婆等人的关照,以及“邮路就是邮路,该怎么走就怎么走”“能游江,不一定能过好溪”等颇有哲理意味的话语,都一点点地让他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在他心中,父亲的形象也从一个常常不在家的“客人”变成了一个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乡邮员。虽然儿子认为父亲的思想中存在着固执死板、不知变通的部分,但他在看到了父亲对这条邮路上的人们的付出、看到了父亲对乡邮员这一身份的理解后,依然被他所打动。在这个层面上,这一趟父子二人的送信路途便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交替的“仪式”,而更是一场“教化”的进行,父子之间曾因为父亲的职业而缺席了的精神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终于得以弥补。
3、命运的轮回抑或突破
在父亲退休后,儿子接替父亲的工作、重新走上那条233里的山路,这种子女继替的职业传承制度似乎构成了某种命运的轮回,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在影片开头,面对母亲的不舍,儿子说“乡邮员是国家干部。...咱们家一定得有个国家干部”,但父亲却对“国家干部”这个头衔不以为然。这个细节就表明,父子对这一职业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而在路途中,儿子用收音机解闷、提出可以通过坐班车少走点路、表示自己因为母亲的影响不想娶一个山里姑娘等等很多细节,也都表明儿子在最根本的认识层面跟父亲存在差异。此外,一些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比如已经修好或正在修建的山路,比如通过函授接受大学教育的转娃,也都在暗示着时代的变迁。如果说父亲代表了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老一辈,那么儿子就代表了充满激情、积极创新的时代新青年。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走出文革阴影的中国迎来了全新的尝试,这时候的中国社会蕴含着巨大的变革的力量和可能性。而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因为见证并经历了社会的巨大转变,也意识到了未来的丰富可能,因而其人生观、价值观必然与老一辈人不一样,这种差异正是时代的缩影。
当父子二人站在夕阳照耀下的山顶时,儿子提到自己曾经问母亲山里的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母亲的回答是:“山里的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子里一样,舒服。”这是一个颇具归属感和宿命感的比喻。这趟路途是父亲人生的总结,也是儿子对父亲人生的临摹。在中国文化中,“儿子”本身就是父亲生命的延续,而拥有留家务农和外出打工等不同选择的儿子最终选择了接替父亲的工作,这就使这种生命的轮回感和延续感更加强烈。但是,儿子在山顶放飞的纸飞机却表明,导演所想探讨的内涵远不止于人生的轮回这么简单。望着飞向大山深处的纸飞机,父子二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导演似乎想通过这意味深长的一幕为儿子未来的人生增添更多可能性,从而使得看似轮回的命运更加开放。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 (图片来自互联网)
02
父与子的和解与“再认识”
作为乡邮员,父亲回家的时间很少,因而他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缺席的。正是因为父亲的缺席,父子之间始终处于存在隔阂但也暗含深情的状态。再加上见证了母亲多年来的孤独,儿子对父亲还有着诸多不满和不信任。于是,这一段邮路便成了父子二人的和解与“再认识”之路。
1、父子关系的转变
影片开头儿子与母亲告别时,父亲一句“妈、妈的,叫得亲”的抱怨,便极为生动和直接地展现出了家庭中母子关系亲密而父子关系疏远的情况,也为之后儿子喊“爸”埋下了伏笔。路上,两个人的对话很少,儿子的内心独白也表达了对于跟父亲单独相处的无措和抗拒。但他们两人又并不是不关心对方,相反,他们之间其实暗含着很深的情感,比如坐下来休息时会不约而同地问对方累不累。影片的独到之处,正是将这种中国特有的内在、深厚、含蓄的父子亲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父亲明明是想关心儿子,却通过跟狗的对话来实现:“老二跑慢点,他还没走惯呢。”这种不善言辞的、不懂用语言表达爱的父亲,在中国的艺术文本中数不胜数,朱自清的《背影》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而另一方面,儿子对父亲的回应也很有“距离感”,在父亲告诉他山路上遇到行人怎么避让时,走在前头的他直接做出了避让的动作表示自己懂,连头也没回。这种别扭但深情的父子关系既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习惯相关,也与中国传统的父子伦理关系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除了跟家庭内成员有血缘纽带,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家之长的身份,他在家庭中是具有权威的。所以,中国人的观念当中,“父亲”不只是一个象征血缘关系的称呼,更是权威的象征。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孩子面对父亲总是会有敬畏之心,因而自然很难做到亲密。此外,影片中父母“男主内女主外”式的分工也极大影响了儿子对父母双方的态度和情感。正是因为同父亲的相处时间太少,所以儿子从小就不适应和父亲共处。而这种分工方式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家庭的选择。综合上述几种因素,一种内在而深厚的父子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建构起来。以此为起点,影片中的两代乡邮员开始了同对方的对话、交流和理解。
虽然影片整体采取线性叙述的方式,但中间不断插入了父子各自的回忆,让两人的形象更加丰满,故事背景也更加丰富。伴随着回忆,父亲和儿子逐渐向对方展示了自己不为对方了解的部分,也开始向对方吐露心声。而在儿子背父亲过河的情节中,父子的和解走向高潮,父子关系和“角色”的转变也最终完成。背着父亲淌过河流的儿子想到了那句“背得动父亲就长大成人了”的老话,背上的父亲也回忆起了曾经让儿子坐在肩上的场景,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儿子长大了而潸然泪下。父亲的落泪表明了他心境和心态的转变,儿子的内心独白更是极为直接地点明了父子二人关系变化的事实——从父亲养育儿子变成儿子照顾父亲。从此往后的情节也印证了这个转变的发生,比如坐在河边歇脚时父亲给儿子递烟斗,比如儿子替母亲说出她这些年来受的苦、暗示父亲退休后好好补偿母亲。在最后一个目的地,儿子就家里的事情一一叮嘱父亲,交代他不要下水以及带母亲去看病。这一幕与开头父亲就工作上的事情叮嘱儿子形成呼应,既象征着两人角色交接的完成,也使得父子之间的和解与“再认识”圆满完成。
2、中国电影中的“父亲”
《那山那人那狗》中的父子关系经历了和解,整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中的“父亲”形象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和解”过程。
八十年代初,第五代导演开始了他们的电影创作。带着文革创伤的第五代导演有着强烈的批判意识,批判矛头直指封建父权。《黄土地》中将女儿送上绝路的愚昧的父亲、《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没有人性的封建大家长乔老爷、《菊豆》中变态的染坊老板,他们都是封建父权的代表,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都是对他们的强烈控诉。通过这些作品,传统父亲的形象被逐渐瓦解。不同于第五代导演的直接批判,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则通过缺席来处理父亲这个角色。比如,张元的《北京杂种》不仅从片名上就暗示了对父亲的抛弃,而且一开头就是主人公讨论打胎的情节——他们自己也不想成为“父亲”。可以说,第六代导演在这个时期的作品延续了第五代导演对父亲形象的批判,并表现出了更极端的否定和抗拒态度。而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以及不断深化,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转变。同时,因东欧解体而产生剧烈变动的国际形势也对中国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在这一国内外大背景之下,中国电影形成了多形态格局。一方面,主旋律电影的创作逐渐兴盛,一种革命的父亲形象重新回到银幕中心;另一方面,商业片的兴起、商业对艺术片的渗透,使得曾经对父亲形象的猛烈批判慢慢偃旗息鼓,银幕中常见的父亲形象更偏向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到了九十年代后半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电影中父亲形象的转变也基本完成。在这个时期,曾被称为“弑父的一代”的第五代导演在创作上实现了巨大的转向,不论是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还是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父亲都走出了封建父权的阴影、变成了一个温情的角色。如果说,八十年代电影创作中对父亲的批判是从政治层面出发进行的,那么这个时期对父亲的“依恋”则是从人伦层面展开的。《那山那人那狗》正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从抨击到和解、从缺席到在场,中国电影通过“父亲”式形象的塑造对政治和政治变革、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进行了思考和探索。《那山那人那狗》这部影片本身就是这一转折的例证,其中父子关系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电影中“父亲”形象的转变相吻合。通过它,我们能够看到世纪末中国社会整体的变化。慈爱内敛的父亲、在相处中实现和解走向和谐的父子关系、如画般诗意的乡村,它们背后是在平稳中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沟通交融与二者间鸿沟的弥合,是现代化过程中对传统的怀念与呼唤。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 (图片来自互联网)
03
结语
父子两代乡邮员行走在湖南西部山区的山间小路上,这条233里的邮路不仅是父子唯一一次共同跋涉的见证,更是父子间职业的交接传承之路,是对彼此人生的探索之路,是父亲与儿子的和解与再认识之路。
初上映时,影片在国内市场遭遇了无人问津的状况,但却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外市场引起了巨大反响,甚至影片的国内发行总收入不及日本票房的二十分之一。它在国内市场遭受的冷遇与那个时期商业片的繁荣息息相关,而作为一部极具东方韵味的、充满中国式温情的作品,它在海外市场收获的赞誉则很好地证明了它的价值和高度。如果说美国的公路片彰显了开拓进取、勇于探险的美国精神,那么《那山那人那狗》这部“山路片”则充分展示了温和含蓄的中国文化和诗意淳朴的中国乡村。
参考文献
[1]刘晓茜.在诗意的行走中和解——浅析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的父子关系[J].视听,2019(06):95-97.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19.06.052.
[2]陈犀禾.从“International”到“National”——论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和文化建构[J].当代电影,2005(05):7-13.
[3]徐玥. 从中国电影中的父亲形象看中国家庭伦理的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林黎胜.父亲大人——四部中国电影中的父子(女)关系讨论[J].电影艺术,2005(02):14-16+37.
[5]宋星. 地方事业单位人事招聘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6]田毅鹏,李珮瑶.计划时期国企“父爱主义”的再认识——以单位子女就业政策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14(09):128.
[7]蔡伏虹.身份继替与劳工制度转型——基于子女接班顶替的制度文本解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9):167-173.
[8]王爱云.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子女顶替就业制度[J].中共党史研究,2009(06):44-53.
[9]徐颂陶,王鼎,陈二伟.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0年[J].中国人才,2007(23):22-24.
[10]陈振明.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71-80.
(本文为北京大学本科全校思政选修课《光影中的百年中国》2022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2年优秀影视评论”)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本期编辑 | 刘瀛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锐评|江凡瑄:《那山那人那狗》: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父子故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