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腹泻、腹痛太折磨,“肠易激”病人怎么调整饮食?

2022-10-22 07: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冷株赟 东方内镜

东方内镜

“民以食为天”,忙碌工作之余叫上三五好友聚餐小聚是大部分人会选择的放松方式,但有一部分肠道容易“激动”的人()却无福消受美食,在吃到刺激性食物后马上出现肠道不适的症状。

一、什么是肠易激综合症?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如频率和/或粪便性状)改变,而消化道没有任何解释其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基于粪便性状将IBS分为多种类型,如便秘型(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IBS-C)、腹泻型(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和混合型(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IBS-M)及未定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unclassified,IBS-U)4种亚型。

二、如何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我国 IBS 诊断标准建议:反复发作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具备以下任意2项或2 以上:①与排便相关;②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伴有粪便性状或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IBS患者自述咖啡因、酒精、高脂饮食等刺激性食物可诱发症状。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增加运动、减少压力、保证足够睡眠。

此外,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可以改善症状的饮食方式。

三、IBS患者需要规避和养成的饮食习惯?

(1)限制酒精、咖啡因摄入:酒精会影响胃肠道运动、吸收和黏膜通透性。大量饮酒能明显诱发IBS症状。咖啡因存在于咖啡、茶等饮料中,易对胃肠道产生慢性刺激,增加胃酸分泌和结肠运动活性。如果IBS患者胃肠道症状与咖啡因摄入相关,建议限制每天的咖啡因摄入不超过400 mg。

(2)限值油炸类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脂肪可以刺激胃结肠反射,这种反应在IBS患者中会被放大,在食用高脂肪食品后,IBS患者的不适症状可能加重。

此外,IBS患者十二指肠脂质的吸收会增加结肠敏感性。

(3)根据个人情况评估乳糖、辣椒素、麸质摄入:辣椒素可引起腹痛等不适。IBS患者对辛辣食物的敏感性更高。对于已知乳糖不耐受者,建议尝试无乳糖饮食,减少牛奶及其他奶制品的摄入。

(4)充分的液体摄入:关于液体摄入与IBS症状的关系,目前研究并不充分,但在便秘型IBS患者中仍建议每天1.5~3.0 L的液体摄入来增加排便频率。

(5)低 FODMAP 饮食:国外研究认为,富含发酵性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的食物在IBS起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什么是FODMAP饮食?

F:Fermentable 发酵

O:Oligosaccharides 低聚糖(果聚糖、半乳聚糖)

D:Disaccharides 二糖(牛奶乳糖,即乳制品)

M:Monosaccharides 单糖(果糖)

P:Polyols 多元醇(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

FODMAP是短链碳水化合物(糖)的集合,天然存在于许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中,在肠道中不能完全被吸收,但能被肠道中的细菌发酵利用从而产气,这可能引发腹胀,腹痛或者腹泻的症状。

但同时FODMAP饮食可以增加大便容积,便秘的人FODMAP饮食后,症状会得到缓解。

所以,不同的人要吃适合自己的东西。

下表整理了富含FODMAP和低FODMAP的食物。

五、如何建立低FODMAP饮食习惯?

低FODMAP饮食即长期严格控制摄入含有FODMAP食物,建立低FODMAP饮食习惯可分为三个阶段:

1)FODMAP限制期:4-8周,FODMAP摄入量显著降低至耐受阈值以下。

2)FODMAP再引入期:6-10周,将含FODMAP的食品逐步缓慢地重新引入饮食结构中。

3)个性化FODMAP饮食管理期:成功再引入的FODMAP食物可以长期食用,限制无法耐受的食物摄入以控制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胃肠道“喜好”因人而异,别人吃了不舒服的你不一定不能吃,最终还是要尊重自己“肠子”的感受,筛选出自己不耐受的食物,放心享受其他美食。

参考文献:

[1] Stephanie M. Moleski. 肠易激综合征(IBS)[OL]. 默沙东诊疗手册(医学专业人士版). (2019-04).

[2] Arnold Wald. 成人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UpToDate 临床顾问.

[3] 杨敬泽, 李延青. 肠易激综合征与饮食因素[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 40(2): 92-95.

[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2020 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J]. 中华消化杂志2020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5] 李彦楠,杨丽旋,赵种辉.《2020 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解读[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49卷第10期.

审核:季颖婕、王玉

排版:凌小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