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暴雷的500强去职,面试30余家的我做了自媒体从业者

2022-10-20 20: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从稳定的工作环境中脱离出来,重新站在求职的赛道上,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是转行重新开始,还是在熟悉的行业继续生存?

她时而小心谨慎,时而胆大心细,在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上,踏出精彩一步。

人间故事铺

storytelling

去年九月,我工作了五年多的公司暴雷了,虽然之前颓势已显,我有心理准备,但这大厦将倾前的惊雷,还是让我如热锅上的蚂蚁,急躁又无可奈何。

那段时间消息满天飞,事情多如麻,但于我最重要的两件是事:挽回损失(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坑了员工不少钱)和找工作(虽还在职,但不会久了)。挽回损失希望渺茫,在经过一系列的维权后,只能认命且行且看。找工作这件事情迫在眉睫,太多年没找工作了,我心里并无太多盘算,只是机械地更新了简历,然后随意投了一些跟房地产相关的、我能胜任的岗位。

我在前公司工作五年半,几乎就是我整个职业生涯(之前有过一年在国企实习的经历),期间有过多次调岗,还度过了三年多的扶贫时光,最后一个岗位是预决算内业,这在市场上实在不算一份漂亮的履历,所以我的期待并不高,能差不多找个跟现在持平的工作即可。

1

一周过去了,没有任何公司抛来橄榄枝,其他的也都岌岌可危,与之相对的大批地产人都在求职;也许我是女性,已经二十八九了,还未婚有“用工风险”……焦虑的也不止我,我周围的同事,都是差不多的境遇。

前公司当时的状况,几乎所有项目都停止运行,我们的工作量极少,领导只希望我们快点主动辞职,这样才能保住小部分人的饭碗。某天经过同事的工位,我看申论的模拟题,才反应过来成都下半年的省考也快要来了,那我何不一边做现有工作、一边准备考试、一边找工作呢?

我大致了解了一下目前公考的形势,发现公考于我也是分外陌生。我大学毕业时考过一次,最终以综合成绩第二名落选。由于当时的我并不是很喜欢体制内的工作,所以没再继续考。哪知道多年以后,宇宙的尽头成了编制,就如老人言。

第一个邀约面试的电话,是在9月中下旬的一个周末,对方说:“是XXXX吗,我们收到了你的简历,本来我之前是把你的简历筛掉了,但是我们老板看到了,觉得你写作能力强这点很可取,所以想邀请你来面试。时间就定在下周二下午三点,你看合适吗?中海国际,我等会在智联上给你访问码,到了联系。”是个很干练女HR,她的语速极快,我不确定听清了每句话每个字,只得一边嗯嗯应着,一边记着关键信息。

中海地产,在我印象里是背景和产品都过硬的房企,为了确定又上网查了资料,还请教资历更老为人也靠谱的同事,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很快就到了星期二面试的时候,阳光炙热,我匆匆赶到,发现跟想象中差别巨大,不像是一个大的房地产公司的办公环境。我心里疑惑着,跟联系我的HR雯雯进了一间小会议室。

按照面经,我完成了所谓的结构化自我介绍,之后开始补充我对中海地产的认知和了解,这时雯雯打断了我:“不好意思,我可能没在电话里说清楚,我们不是中海地产,我们只是在中海的写字楼办公,我们是做地产策划营销的……”我控制住惊愕,在心里消化着这个落差,从甲方到乙方,从大公司到小公司,有过职场经验的人,大概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面试还在继续着,雯雯给我介绍了他们公司,做了很多高端楼盘的营销策划,老板是一个有钱、有格调、有审美的人,多年行业经验,目前在尝试做很多事情,公司未来一片光明。然后她说到公司需要形象气质好的,同时看了我一眼,点头意味着还可以,随后很自然地谈到了我的婚育情况,我表明自己单身且不会很快结婚生子,雯雯迟疑了几秒后图穷匕首见:“你期待的薪资是多少?”

我首先问了薪资结构,大概就是底薪加提成,五险按最低买,没有公积金。前期提成不会太高,也就意味着我需要一个合适的底薪。我提了一个7k的底薪,跟我在前公司的底薪基本持平,但前公司有比较可观的绩效、奖金、补贴等,到手是小一万的样子,这边以我的勤奋和能力,后期提成上去,应该不会差得太多。雯雯嘀咕了两句似乎在算账:“没有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公司?”

给公司提问这个环节比较有讲究,这类问题最好问公司对招聘人员的一个侧画像,也就是岗位核心需求,比如,对该岗位的培养规划和上升空间,或者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和计划......我大概也按照这样的思路问了一下,当然雯雯也就是简单画了个饼,也许她面试过太多人,这已经不新鲜了。

面试结束,我临时抱佛脚的面试技巧大概用到了三分,至于成功的把握,五五开吧,面试是个很玄的东西。

接下来,我一边等结果,一边沟通后面的面试。十月前后那段时间,我差不多面试了五六家公司,都是一些小型的跟地产相关的营销策划招商公司。其中绝大部分算是帮HR完成指标:登记,手填简历,短暂地交谈。他们的要求并不高,相应的工资也是低得吓人,会在成长性上面大做文章,处于长期招人的状态,有些甚至口吻都不太耐烦。

只有一家,面试我的人是一个很实在的男性中层,他们公司是做商场的,这个板块我确实不熟,之前找营销策划的同事要了些ppt略看了看,所以能勉强应付那些问题,对方很认真地说:“其实你来之前可以问问你做这个的同事,多做些准备和提升,另外以你的年纪,你要么尽快升职,要么嫁个有钱人……”这样直接指出关键,确实让我觉得既羞愧又很受用。职场是阶段性曲线发展的,在一个阶段待的时间越久,升到另一个阶段越难,这是一个潜规则。

两周后,我知道第一次面试大约是失败了,但我想问问原因,就发了微信询问。雯雯说:“不好意思,经过综合考虑不是很合适,祝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我没有再细问,但猜测可能是工资的原因,他们招一个实习生,几乎可以砍一半的钱。这是大多数年纪偏大还在基层的人的痛点,老板都想用五千块招价值一万的人干两个人的活儿,招不到正式职工,那就招实习生,一抓一大把。

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月后某天,雯雯问我找到工作没,我突然有种前男友回来找我复合的感觉,只是我当时已经找到工作了,当然这是后话。

以上是我找工作的第一阶段,非常密集的失败经历,我需要一些突破和改变。

2

我用麦克利兰的冰山理论梳理了我的知识、技能、能力、价值观、喜好等等,调整了我的求职方向,再根据swot分析了内外部的环境,调整了我的求职预期,主要是薪资预期。我已经感受到了无所不在的内卷,但我没有能力跳出去,就如查理·芒格所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

我把我的求职主要分成了三个方向:1、新媒体运营、企宣、文案、编辑一类的文字工作,这方面我虽然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但我做过自媒体,也有尚可的写作能力,策划设计拍摄略懂,学习过相关课程,可以做出匹配度及格的简历,重要的是整理一个作品集作为附件加持。2、房地产相关行业内勤,可能是文秘或者行政,做一些流程类的资料或数据分析,这些都是我做过很多年的,既不跨行也不跨岗难度最低。3、其他,也不排除有一些其他机会,甚至通过培训学习去进入某个朝阳行业。

制定好这样的策略,我开始新一轮的投递,大公司小公司都行,甲方乙方也都可以,看起来稍微不错的机会,我都会去试试,就当是磨炼自己的面试技巧。不过面对这样大量的面试,每一个的准备势必不足。

这一轮的投递中,我收到了15个面试邀请,另外还有2个内推岗位:阿里巴巴的bp、科大讯飞的音频运营,算是意料之外的机会。大公司招聘的方式自然是熟人优先,内推、猎头挖人其次。社会招聘最后,我很重视这两个内推,但是我知道没有正式经验,很难脱颖而出得到机会,只能在忐忑中前行。

先说说这15个面试吧,有3家公司是让我影响深刻的。第一家是做通讯的,是中国移动的乙方,他们联合一些商家,成立了一个商会,需要招一个干事,做的事情有行政、新媒体运营和公关,这是我面试后才知道的,招聘信息当然没有写这么多。前两轮面试是跟人事和总助谈,整个交谈过程是非常愉快的,她们会贴心地提醒我多涂点口红,说我看起来没什么气色,其实她们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我化妆最多的时候,我平时几乎就是素面朝天。

第二天是最后一面,跟老板谈,她们叫老板何老师,也许是为了打破职场阶级性,也许这个老板还有其他身份,我也跟着称呼他何老师。他问我以往的经历,然后为难地说:“你的起点太低,会得太少,之前在稳定环境待得太久了,对于这个岗位要接触的人,你的情商和社会阅历也是不够的。”他说话时不怎么看人,时常冷笑,外型看起来像《星际迷航》里的史波克。

到了谈薪资的环节,考虑到行业和岗位,我说:“薪资到手不能低于6.5k。”他展露出标志性笑容:“这个工资有点高,关键是这个商会你能做起来不,能发挥它得价值吗,你的能力能匹配吗……”面对他有意无意的打压,我勉强招架说我的写作能力还可,至于其他会多学习多提升,对方听罢道:“你会用古语写作吗?这样吧,我刚刚给你讲了我们商会,你就用古文写一篇文章,把我们商会的风采、主旨、精神写一写可以吧。”

结束后我走了出来,想到了那句“招人时要求会造火箭,进去后拧螺丝钉”。这份工作肯定没有何老师说的那么难,大概就是小心翼翼地跟一群事业有成的中年人打交道吧,诚如他们所说可以接触到一些人脉,非常锻炼我的能力,可依我的个性应该无法自如自洽,至少我目前不想写那篇古文。

第二家是做金丝楠木的,他们需要一个有文化内涵,喜爱金丝楠木工艺品的策划,主要是做一些文化沙龙的策划。这准确来说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间非常大的摆满金丝楠木工艺品的展厅,也可以说是一家店。接待我的是一个茶艺师,穿着古朴言语雅致,因为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且平时旁学杂收,也算能言之有物,别出心裁。整个过程除了给对方看简历和一个方案作品,几乎就是一场拼知识面的闲聊,大概过了一个半小时,我结束话题想要走。

这家店老板的女儿点了外卖,非常殷勤地留我一起吃,她大约二十来岁,一看就是在国外留学的,大概是疫情暂未回校。吃饭过程中,她俨然有小老板的样子,大谈她对艺术的理解,她的爱好如何从奢侈品转变到传统艺术,她以后会怎么经营父母的事业。我望着她,有些自愧不如,那样的活泼、自信、开放、底气是我所不具备的。至于这份工作,大概会不了了之,一个家族的店铺,一切都很模糊,我加入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第三家是图书编辑,我去面试前一天查资料时,还咨询了我认识的饶编辑,她主要表达编辑这个工作不难,让我放心去。第二天我进入办公区域那一刻,就被装修风格惊艳到了,整体像一个欧式图书馆,非常多书架,员工工位围成一个圆,像学习小组。这次工作人员除了让手填简历,还让当场作文一篇,好在这难不倒我。写完后,一个老师带我到单独的办公室进行面试,我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环境的喜爱,工作环境一直是我最看重的因素之一。面试官也表达了对我的欣赏,然后介绍起他们的公司:“这边你看到了,是一个个工作小组,另外一边是会客厅,正在装修那里打算做一个食堂……咱们这里底薪3500,每半年考核合格后涨500,除了五险还补充商业保险……”

面试结束后,我跟男朋友吃饭聊到了面试,是的,这么长时间了,男朋友都意外地找到了,却还没找到工作。我说:“今天面试的环境还挺不错的,有两个人跟我聊,有个主编还挺有个性,她们问我婚恋情况时,我可提到了你啊。”男朋友微笑着看着我,“可是工资有点低,三千多诶,比成都最低工资线高不了多少。”男朋友点点头,说确实太低了,根本没必要考虑。我分享的原因,也是震惊于文字工作者的底薪竟如此的低,至少在这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公司是这样。

朋友内推的阿里和科大讯飞,薪资待遇自然是好的,只是他们的社招确实极难。因为是内推,我没有看到招聘需求和岗位职责,简历也没有太多的针对性或者亮眼之处。

第一轮都是群面,面试官都非常专业,他们的问题应该来自公司为每个岗位设计的能力模型演化出来的题库。应聘者也都不弱,除了我全是其他大厂出来的男生。我自认为非常认真,但我的劣势也相当明显,既不是相关专业,也没有直接行业经验,面试中我尽可能表明了可塑性和潜力,但这个对他们来说很冒险,他们更需要安全稳定的熟手。所以,最后两个公司都是一轮游。

3

转眼到了11月,我正式被前公司停工留职,不用再上班,也没有工资,跟我遭遇相同的同事有700余人,全国其他分公司的情况类似。一时间,群情激愤,各种抗议,各处投诉,咨询律师,仲裁诉讼,一周后,才慢慢安静下来。

而这段时间,我的公考也迫在眉睫,其实因为疫情已经延后过一次,奈何我拖延懒惰,没复习得很扎实,意志力属实是易耗品。考试中,我开始没有感觉到很难,只是由于缺乏训练的缘故做得极慢,没想到突然就响起广播声:“各位考生,还有最后15分钟。”可我还有许多的题来不及做。

公考结束后,我又陆续投递了一些简历,还跟好朋友约着去了线下的招聘会,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去招聘会。我去的时候好多企业已经招聘结束走了,尤其是那些国企央企背景的企业,这类稳定的岗位,在这两年太吃香了。我边走边看,让我比较吃惊的是有一些培训贷的招聘也混杂在其中,工作人员讲得眉飞色舞。

培训贷我之前也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刚开始他们伪装成正常面试,热情地给你提供一份工作轻松、薪资高、门槛低、缺乏人才的朝阳产业的重要岗位,通常是数据分析师,全媒体运营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工作。接下来就会说到培训,大概费用是一万到几万不等,没钱可以分期贷款,培训一段时间再上岗或介绍工作,总之前景非常光明。这不能完全说是骗局,但是忽悠的成分很大,最早出现在沿海地带,后来慢慢消失,现在又在内地死灰复燃。

整个招聘会逛下来,其实合适的机会并不多。现场唯一一家教培机构望子成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本以为不会看到这样的单位,毕竟双减对这个行业的打击是外行难以想象的。也许,再难的时候总有人赚钱,或者穿越行业周期,蓄力等待下一轮的爆发。望子成龙是西南一家比较大的培训机构,成都人都知道,不过看到这个招聘信息,我才知道它也会做一些教材和图书。

我当即投递了编辑岗位,过了一周后,收到了初试的短信通知,到了发现是一场笔试,从签到表可以看出,一个教室考试的有应聘各种岗位的人:数学老师、美术老师、编辑、班主任、客服......我坐在培训教室,开始奋笔疾书。考题其实不难,除了一篇大作文,其他题目就是常规的面试题。

我信心满满地交完卷,从那栋很旧的办公楼走下来,心想着:他们这是要面多少人啊?一个教室大约30—50人,通过之前的沟通,能推断出几乎每天都会面试,一天肯定不止一个轮次。这样的大环境下,业务有很大的扩展是不可能的,能这样的广撒网,看来是其他教培机构出来的人太多,他们在花大力气整合人才低价买入。

三天后收到了二面的通知,我理所当然地以为就是面谈了。结果是要录五分钟视频给校长看,因为校长没时间到现场。大家其实有一点抵触情绪,毕竟毫无准备就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演讲。但不等大家做出反应,老师便开始按名单顺序喊人上台,大家只得硬着头皮上去。前面几个男生只讲了不足五分钟,就匆匆结束离开了。后面的三个小女孩,是同一所学校刚毕业的同学,听她们讲话有一种故作老成的学生气。不过我猜她们通过的几率很大,毕竟年轻人好管理,00后也有不整顿职场的。

接下来,教室里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女生了,老师叫了她的名字,看来我是最后一个,虽然从头等到尾,但是没有观众压力小许多。那个女生是澳洲某大学的研究生,我第一反应并不是自己的学历比不过,而是以她的资本,也来竞争这样的岗位?后面轮到我时,那个女生并没有走。我讲的时候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镜头,我一直提醒自己要笑,因为我时常忘了,讲的东西其实就那些,状态好在镜头里是很加分的。

讲完后女生过来跟我搭讪,我们闲谈了几句,加了微信,约定后面有结果互相通气。后来有一天,她说被叫去终面,谈了薪资,大约3k,我倒吸一口凉气,竟这样的不值钱?

那段时间,有三个前公司预决算部的前同事,先后给我发了同一个招聘信息,那则信息来自于造价工程师协会公众号的推文,协会需要招聘一个办公室人员,文字功底好优先。三位同事都说这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也觉得较有把握,就很认真地修改了简历投递。因为疫情,面试安排在大半个月以后了,接到通知那天我是有点窃喜和紧张的,预感这次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当天我如约带着笔记本前去面试。面试官给了我们两个题目,让写一则通知或者一个学习会议报告。我一眼选中了第二个,首先可发挥的多,更能体现水平;其次我最近刚写了一个报告,之前投递的一个公司让我写,熬到半夜写完三千多字发过去,除了一个OK的表情包再没有音信,有没看上的可能性,也有可能他们临时需要一个免费的写手。

抛开那些烦乱思绪,我开始专心写作,行业相关加上多年办公室工作经验,尤其是满足写作能力强这一项KANO模型中的惊喜需求,我从来没觉得机会这么大过。写完后工作人员带我们去到秘书长的办公室,是比较少遇到的女性高管。

面试比较顺利,唯有一个问题,对方问我是否了解他们协会,我很坦白地说了是通过官网了解到的。其实我的同事们,他们有造价师证书,跟协会的关系很密切,也未必能说出协会的架构、工作内容、愿景等,当然我是来的路上才背下来的。后面很意外地没有下文了,一个很要好的同事知道后,很不解地帮我打电话询问了,对方回复说确实有个更合适的人,那个人有造价师资格证。

其实这个证书对于这份工作,几乎没有作用,但这种性质的单位,总让人难以捉摸吧。

4

12月,天气逐渐冷起来了,我手里几乎算是没有offer。其实面试中谈到最后,意愿考察是很重要的环节,比较好的策略是尽量表现想去,然后拿到offer。而我是一个比较真实直接的人,在面试中也是如此,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并不会表现出极强的意愿,对方当然也就不会给offer。

跟我一批停工留职的同事,很多都已经找到工作了,有几个熟识的,都去了一个服务军工的造价事务所,国企,保密性质极强。那边有一个内勤的岗位恰巧空了出来,同事推荐了我,我便去了一趟。直管我那个岗位的,也是以前的一个同事,交谈中他对我十分认可,只需要我点头,事情十拿九稳。

但与此同时,我又面试了一个新媒体运营岗,那个岗位的工作环境很不错,在东郊记忆的今日头条创作中心,算是一个知名文创景区。面试我的小姐姐气质非常温和,言谈举止让人舒适,唯一的紧张点是中途让我现场排版了一篇推文,我当然有做准备,因为招聘需求上有写熟练使用编辑软件。排版顺利完成后,我也明说了岗位经验欠缺,做过自媒体,但是没做过新媒体运营岗,不过能力是可以迁移和学习的,其他方面的优势也可弥补这点不足,小姐姐比较肯定这一点,我知道面试成功了一大半。

第二天,小姐姐通知了我复试,这家公司的三个老板之一的兰总面试我。

我对女性管理者有天然的好感,聊得很顺畅,我们的经历有很多相似的部分,比如都在500强工作过,不过她出来创业了,我还是个基层员工;比如我们都热心公益,她在疫情期间捐赠过口罩,我扶贫了3年零8个月,长期帮扶两个困境儿童;我们还聊到了对新媒体和文创事业未来的看法,这算是愿景召唤,我那时候应该就在心底倾向这家公司了。毕竟新媒体和文创,是这个时代承载文字的最好方式之一。

至于工资,我们谈得很模糊,考虑到行业体量、公司大小、岗位价值等因素,我自降了两千工资去实习,能力得到认可后再谈,我顺利地拿到了这个offer,那时我还不知工资会是一个隐患。

这样我就有两个offer了,找工作三个月,现在也许是最优停止点,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完美是良好的敌人。我需要做决定了,拒绝一个,答应另一个。

其实这是个比较难的选择:第一个还是建筑行业,军队工程的造价咨询公司,综合管理(类似行政,涉及公务文书比较多),我有些前同事在那里,管三餐,五险一金后7—8k,工作时间正常偏少,稳定,缺点是跟我想去的方向有点偏离,成长性不够;第二个是文化传媒公司,做政府相关的文创改造和帮政企运营公众号,公司小但是环境自由,同事感觉很友好,在今日头条的孵化园,有资源也不缺业务。待遇比上一个每方面都相对差一些,有提成说明干得多挣得多。好处就是跟我的方向兴趣比较吻合,有一定的挑战和成长性。

绝大部分人都劝我从稳定性和待遇选择前者,也有少数人支持我去后者卷。

极度犹豫和挣扎后,我选择了后者,我从没去过小公司,没想到在二十岁的尾巴上去了,还是以这么大的机会成本去的。正式入职后,我慢慢体会到非常不一样的感觉。这里是适合年轻人的地方,需要拿得少干得多,经验学历都没用,只需要你切实带来收益。诚然,小公司不像大公司,有规模效应,有更多的赚钱方式和渠道,所以小公司要尽可能压缩成本,几乎都采用低底薪加提成,几乎没有所谓的职能部门,极度扁平的结构也意味着我没有上升空间。我说的底薪也变成了综合薪资,转正没再涨,甚至暗暗降了一回。虽接触了很多项目,但目前还没有提成,且提成制度并不是透明的。最好的一点大概是这个赛道,我觉得应该可以长期发展。人生很长,世界变化很快,安全和舒适很少,能够确定的东西很少。

我的职场翻开了新的一页,但瓶颈期并没有过去,长期以来,我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快30的我,看着旁边00后的小妹妹,不由得感慨和懊悔,在她面前是可以从头规划的崭新的职场。我知道30岁不是另一个20岁,但每个年级都有专属的优势和机会,职场规划调整任何时候都不晚,我会找到属于30岁的职场旅程:沉淀、破局、上升。

题图 | 图片来自《浪漫的体质》

配图 | 文中配图均来源网络

(本文系“人间故事铺”独家首发,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互 动 话 题

一份是熟悉的行业,有熟悉的同事,工资和过去持平,稳定但发展相对较少;一份是新行业新环境,入手工资不高但有很大上升空间,个人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今日话题: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一份工作?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往 期 推 荐

最近微信又改版了,有读者反映收不到掌柜的推送。若大家喜欢人故的文章,欢迎留言转发,点击文末的“在看��”,多多互动。别忘了把人间故事铺设为“星标��”,不错过掌柜的每一条推送!

若故事触动你心,记得 分享、、在看 走一波!

原标题:《从暴雷的500强去职,面试30余家的我做了自媒体从业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