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专家呼吁勿重蹈华北覆辙

唐婷/科技日报
2018-03-22 08:10
能见度 >
字号

3月22日,又到“世界水日”。该纪念日旨在呼吁世界各国关注水资源,唤起公众的水忧患意识。

“世界水日”来临前夕,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导致用水需求激增,局部地区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的问题在东北已经初见端倪,且发展迅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事实上,2017年6月,农业部、水利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也指出,近些年东北地区水稻面积逐年扩大,地下水超采严重。

东北地区旱作农业大部分为雨养,正常年份灌溉量较少,干旱年份才需补充灌溉。但水稻每年都需要灌溉,且灌溉定额较高,逐年扩大的水稻种植面积带来灌溉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松花江—辽河流域2016年供水量为69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供水量318.7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5.7%。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234.6亿立方米,超过全区地下水补给量的60%,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补给量,出现了明显的超采趋势。王建华举例,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总面积达到480平方公里,漏斗中心地下水位下降30米—60米。

地下水是河湖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涵养水源,也是陆域非地带性植被基础性支撑条件,一旦地下水超采致地下水位下降,必然会导致区域湖沼湿地系统退化和非地带性植被演替,由此带来的生态系统风险难以估量。“因此,在东北地区地下水的问题上一定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千万不能重蹈华北地区的覆辙,以免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王建华指出。

在王建华看来,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无疑是前车之鉴。华北平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打井抗旱,随后地下水开采逐步常态化,愈演愈烈。目前,华北平原每年超采地下水约100亿立方米,超过全国平原区地下水超采量的60%;其中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每年超采约60亿立方米。

为避免在地下水开采上出现“第二个华北”情况,王建华建议,首先要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坚持以水定地,地下超采区要适当退减灌溉面积,或是降低灌溉定额;坚持以水定产,地下水灌区严控水稻生产;坚持以水定额,地下水灌区要采用同类地区先进定额。同时,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大力推广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

对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管孝艳博士也表达了相近的观点。他指出,在以地下水作为水源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区域,尤其是在旱田发展灌溉,要以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不超其承载能力为根本前提,做好水资源论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发展布局与规模,避免造成地下水超采及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

(原标题:东北地下水超采严重 专家呼吁勿蹈华北覆辙)

    责任编辑:杨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