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维舟:家事国事天下事——读《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维舟
2018-03-28 09:51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对如今的中国人来说,民国战乱年代只存在了八年的西南联大(1937-1945)已成为一个逝去的传奇,甚至随着这种距离感的拉大而被神话化了——它不仅仅意味着在战争、危难的岁月里最优秀的中国学子们的热血青春,还因其看起来已成绝响的学术风范与极高水准。真实的历史当然要比这复杂得多,1940-1946年间西南联大总务长郑天挺先生的战时日记,便以历史学家的严谨细致,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转折年代人物的特定风貌。

一代学风

西南联大的师生,在当时可说是学界精英中的精英。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全国大专院校总计108所,教员7560人,大学生41992人,历年大学毕业生恐怕不足此数的十倍——也就是说,当时能读大学,在四万万中国人中就已是极少数,而中国当时最顶尖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组成的西南联大师生,则更是万里挑一的人选。就教师而言,1946年《联大八年》统计,其179名教授中留学生占86%(留美占55%),5位院长、26位系主任除中文系外都曾留洋;就学生而言,无论智商、学力还是家境都是常人所难企及的。正因此,竺可桢在《大学生与抗战建国》一文中才说:“第一次大战时,英美各国都送大量的大学生上前线是一个失策,到了战后才深深感觉到”,抗战时西南联大有834名学生参军,但颇受优遇,仅5人战死。蒋百里当时甚至提议让大学生免于服兵役,以示优待。

西南联大 资料图

尽管如此,从郑天挺的日记来看,当时西南联大的学生的治学功底却颇为可虑。1939年他就察觉到辅修近代史研究的几位学生“于此课似无大兴趣”,在研究生口试中虽然各位导师“所问大都专门较深之说”,但“能悉答者无一人”。1940年出明清史试卷,学生答题错讹丛出,能得高分者寥寥无几;即便是史学系学生,对学术问题也不见得多有热情,在郑先生为之讲清代包衣制时,现场“到者不多”,“讲毕讨论,仅三五人发问”(一九四四年一月四日条)。更有甚者,“一年级考试作弊者甚多,尤以大班人多者为甚”(一九四三年六月十八日条)。另一位西南联大教授、社会学系的陈达也发现,“自抗战以来,大学生的英文程度愈见降低”(《浪迹十年之联大琐记》)。

说这些并非是想求全责备,在当时战乱年代的简陋条件下治学本就加倍艰难,只是这些真实的记录可以破除那种将西南联大神话化的倾向。与其说把它视为一个难再企及的高峰,不如去深切理解那种艰困,以及它作为一个过渡时代的种种冲突,简单地将联大八年浪漫化其实正低估了其真实处境。西南联大在后来的声誉,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教授群体当时的学术水准;当时学生在此后的学术表现;作为爱国学生在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民主运动中的作用。但这些其实无不与更复杂的因素有关,例如教授们的留学经历、云南统治者龙云有意放任以抗衡中央的意图等。郑天挺作为总务长兼有教职员双重身份,沟通校内外,处理繁杂事宜,恰可让人看到,他所多次慨叹的“腐败”意味着联大在管理上的问题。如果说这些尚不至于影响到师生的研究活动,那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的学术成果更多地依赖于零散自发的个人努力而非制度化的环境,这样的好处是相对自由,但产出却不那么稳定。

那时国事危殆,大学也无法独善其身,专注于学术。西南联大虽号称战时“民主堡垒”,但教师中40%均已加入国民党,其中教授入党的比例可能接近50%;两度拒绝加入国民党、直至1944年8月才入党的竺可桢,此前是全国大学校长中唯一一个非国民党员。作为国立大学的各校,经费尤其仰赖教育部划拨,在缺乏这一保障的情况下,则连正常运转也无法持续。郑天挺在日记中不断谈到经费的问题,以及在战时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捉襟见肘的月薪,虽然有联大津贴、部拨生活补助费、食米津贴、学术研究费等种种名目的补贴,但生活还是日渐困窘。

据汪朝光《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估算,昆明一个大学教授,1945年下半年的月薪相当于战前的300倍以上,但同期生活费指数却上涨了6039倍,因而其实际收入只及战前1/20。尽管如此,大学教授的生活仍算是好的了,因而在经济状况尚未全面恶化之前,郑天挺在日记中感慨说“国家战时养士之优之厚,可谓至且尽矣,然不于经济物价加以统制,公务员与教职员之生活终无所济也”。当时的现实是:原本作为国家主要财源的沿海发达地区沦为敌占区,而后方资金又投入无底洞式的战争开支(1945年占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的71%),能留给教育事业的实在寥寥无几。1942年3月郑天挺月薪1363元,这点钱在当时黑市上仅合2美元。当时一名飞虎队成员约翰·多诺万在家书中说“我们的食物十分精致,做得也很讲究,为此需要每月花费1,500元”(《飞虎队:陈纳德和他的美国志愿者,1941-1942》),也就是说,当时这样的薪资确实还能保持较体面的生活。不过,担任飞越驼峰任务的美国飞行员每月薪水是800美元,外加每小时20美元的加班补贴,撇开不可比性不谈,至少也可见当时在战争上远比在教育上更舍得花钱。

郑天挺在日记中以一个历史学家的严谨细致,对那个时代的生活留下了十分详尽的记录,甚至定期记录鸡蛋的价格。无论是在长沙、桂林、蒙自、昆明还是大理,他每到一地都会记录当地的风土民情,当时或属日常,但在今天看来则无不是珍贵的史料。如他记录1938年在河内购物,当地越南人多不懂法语,但“用笔述汉字”,却“颇有识者”;在蒙自、晋宁、大理等地,他发现当地都是每隔数日乃至十数日才有定期集市,于此可见云南当时商业尚不繁盛。1943年首次访华的英国学者陶育礼(Eric R. Dodds)对昆明的印象是,这是一个“有电灯而没有教皇的中世纪城市”;不过让他感动的是,尽管当时中国几乎与西方隔绝,但西南联大的师生仍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热切地和他连日讨论。

这或许正是一代学风变化的征兆:在战争的总动员体制下,感觉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那些知识精英们,不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还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西南联大多年流离失所的内迁,使原本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的师生们第一次了解了广阔内地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开始放下身段,自力更生适应新生活。一如郑天挺所言:“尝谓自抗战后最进步者为时髦太太,其次则为单身先生,盖昔日所不愿作、不屑作、不能作者,今日莫不自作之也。”这一方面带来了一种刚健朴实的学风,决心开辟出新天地;但另一面,也使得他们更自觉地改造自我,更积极地响应国家建设需要,为即将到来的政治运动风暴铺平了道路。

新旧交替的时代烙印

郑天挺先生的这部日记很容易被视为一部史料集,不同的人可以从中找到不同的内容。这部日记中涉及几乎上千学界政界要人,且由于郑氏特殊的身份能了解到不少内情(如致力于收回治外法权的张耀曾是其姨表兄,梁漱溟则是其另一表兄,与陈寅恪等学者当然更多接触),足可钩沉出不少“交游考”,或用以补证种种史事。不过,这种视角很容易忽视一个问题:作为一部日记,作者本人才是最值得被考察的那个人,毕竟他写日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留一些史料以造福后人。

郑天挺 资料图

身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郑天挺自己身上也体现出这种鲜明的时代烙印。他出身长乐郑氏望族,幼年父母双亡,全仗亲戚抚养长大,童年发蒙实际是靠姨表兄张辉曾,张氏研究程朱理学,律己责人甚严,郑天挺曾在自传中承认自己“思想上受他的影响很大”。他能坚持写日记本身(且是用文言文撰写),可能也是这种注重修身自省的传统道德观产物。因此,他虽然是名副其实的五四一代新青年(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但不仅经学、国学的根柢颇深,而且对传统“五伦”看得也很重。按说他对父母几无印象,但每年忌日他在日记里都会自省身为人子的责任。陈达曾说西南联大的学生“尊师的观念几完全失去”,“今年班上所教的学生,无论在课堂内或外相遇时,学生大致点首致敬,去年上课的学生(除本系学生外)今年偶尔相遇,往往视若路人。余已试过几次,此种学生并非忘记或仓猝间不相识,实因尊师的观念不如往时的深切。”(《浪迹十年之联大琐记》)那在郑天挺身上相反,他日记里每次提到恩师蒋梦麟,都尊称“孟邻师”,对其意见满怀敬意。这可不只是姿态而已,他将之视为与自己修身相关的紧要之事:“大抵君子立身,察之天性者半,得之于圣哲遗训者亦半。尤要者,在师友之砥砺。”(一九三九年九月三十日条)

到了社会变迁的时代,这有时就带来了一种矛盾:虽然社会政治构造表面上现代化了,但内在还是按非正式的个人关系网络在运作。在蒋梦麟出任官职时,郑天挺起初困惑和不以为然,但他一如既往地称之为“孟邻师”,并很快“理解”了老师那么做的原因。这与当时国民党军队中黄埔系将领见蒋介石必自称“学生”而称蒋为“校长”大体类似,双方都是在非正式关系中互动。王奇生在《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虽然号称‘以党治国’,但在人事任用和晋升时,党籍有无,实无关宏旨。对谋职谋位者而言,关键是有无奥援,有无私人背景。”既尊重伦理关系,又能将公务与私领域分开,这至今仍是中国社会的一大难题。

传统时代有所谓“天地君亲师”之说,到辛亥革命后改成了“天地国亲师”,对“亲”与“师”的态度亦延伸到“国”。就这一点而言,郑天挺所表露出来的爱国情绪,与其说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现代政治认同,不如说是一种原基性情感联结(primordial attachment)。他对国事的关心是传统士大夫式的,有时夜不能寐,想自己“平生以天下自任,当此多难之会,进不能运筹帷幄,效命疆场;退不能抚缉百姓,储备军实”(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一日条)。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情感:热切期望自己的才学能对国家有用。

然而,在科举制度取消之后,知识分子想要直接为国家尽力的制度性渠道关闭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道路:一是专业化,以独立思考的精神成为自身领域的专门人才;二是有机知识分子,即服务于特定社会政治集团的知识分子。郑天挺那一代人正处于这一过渡时期:从专业化上来说,他晚年虽以明清史研究著称于世,但从日记中看,他在很长时间里对隋唐史、边疆史等均有相当大的兴趣,治学方式也偏向传统;他既非完全不问政治,但也不想服务于特定政治集团。由于他对国难之下“国事天下事”的关切,即便是学术问题对他而言也不完全是学术的——他主张读“中兴名臣集”,因为“遗民诗文固可以激励正气,而中兴名臣之所作,于激励正气外,兼可以振发信心”(一九三八年二月九日条),这种议论在当时颇为常见,但他也并未过多涉入政治,去撰著什么影射史学来借古讽今。

总务长在大学里主要是处理后勤、管理、组织方面的工作,虽然也联络教员,但其工作重心无疑更偏向行政后勤的职员。郑天挺起初不愿出任这一职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意味着偏离教学工作而要将许多精力耗费在繁杂的事务上。然而很明显的一点是:他在长达六年的总务长任期内,身兼教职员双重身份,仍对教学投入大量精力,对学术的兴趣压倒了对正式职务的关注。在这一点上,他也非常接近传统时代的士大夫,是以非专业化的精神从事公务。晚清刑部司官杨宜治留下一部《惩斋日记》,在光绪十一年后跨度近两年内,在日常时间分配上,杨宜治的非公务活动远比公务要多,他每天绝大部分时间、精力和兴趣都用在了这些事情上,而对自己在刑部和总署的公务,除了当值期间的少许记载外就再无痕迹。郑天挺担任西南联大总务长时也正是如此。

他身上当然并非没有趋新的一面。作为西南联大里少数从未喝过洋墨水的“土博士”,他不止一次痛感自己英文太差,亟需下苦功,“不得不努力也”,这当然是因为意识到了即便对于中国古代史而言,西方学术资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其治学方式更多偏传统,但当他在论述问题(尤其是边疆史)时,显然更多是在现代学术框架和概念的体系中进行讨论。当然,如果要更完整地理解作为新旧更替时代知识分子典型的郑天挺先生其人,仅仅数年的日记是不够的,恐怕还须期待其更完整的日记面世。不过有一点大概是可以确定的:对更早的一代而言,他或许可说是“旧的新青年”,但对往后的数代而言,感受到的大概就更多是其身上传统的一面了;至于这“传统”的成分是好是坏,就因不同时代的判断而异了。这不仅是他个人,也是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勘误】

上册

p.26:五时起。整行装,分载于汽车前后。邱毅吾来送别。八时半车开[……]九时四十分,抵阳朔市。下车,入街略观。自桂林至此,凡六十四公里:桂林至阳朔公路距离确在64公里左右,但1小时10分则以今日路况也无法办到,前文p.20载当时长沙到衡阳183公里费时7小时,则时速约25公里左右,疑此处或应是“六时半车开”

p.28:在龙山:似应为“在龙州”,以字形相近而误?

p.29:昨托对讯督办署通知,甚承照拂,并陪同出关至越属,同登由法人查验护照:标点误,同登为地名(见同页下文“镇南关至同登二公里”),故此处应标点为“陪同出关之越属同登,由法人检验护照”

p.31:宜良、呈贡间有大湖,名杨宗海:阳宗海,此或是郑先生误记同音别字

p.41:今日为观音诞,城东有庙会,年仅一次,举城若往,士女如云,顺道往观之:若狂?

p.42:外蒙却懦,内负胸臆:怯懦?

p.44:以民族而论,苗、瑶、僰子民家及蒲蛮,皆属mon-khmec族:当作Mon-Khmer,拼错一个字母;此外,此处郑氏有误记,苗瑶、白族均不属孟高棉语族,中国境内唯佤族、德昂族、布朗族(此处所言蒲蛮)等属之

p.45:有《聂继模诫子书》,父子皆不知其字号、爵里,盖子为湖南镇安县知县时,自家中作书诫之者也,有曰“山僻知县,事简责轻,最足钝人志气,须时时将此心提醒激发”云云:镇安县确为山区小县,但不在湖南,而在陕南

p.49:[苗族]固非Caucaseque,亦非Tiletains,宁可归之于populations L’Indo-China,其语言亦疏于Mono-Syallaligue:按,当作Tibetains,此处指藏缅系;下文当作Monosyllabique,单音节(语言)

p.53:莘田又录英人H.R.Davies所著《云南》一书关于南诏者条相示,文中称南诏为Shan dynasties及Shan empire,不知以Shan字何字之译也:按即缅甸掸族、掸邦之“掸”字,当时西人认为南诏的主体民族与今掸族、傣族、泰族等均属Tai People

p.58:于唐,复及南诏、薛延陀、渤海、突骑斯、回鹘、庞特勒:通作“突骑施”、“庞特勤”,“特勤”为回鹘语Tegin音译,作“特勒”则误

p.62:洛克喜尔(Rockhill):此应是柔克义

p.67:读《唐书·四裔传》:“唐书”指《旧唐书》、《新唐书》,四裔传则是其中周边各族传的合称,故此处不应作书名号

p.121:十时半谒梦邻师:指蒋梦麟(号孟邻),但前文均作“孟邻”)

p.122:《江由关》前曾一观,谱季汉江油守将:似应作“江油关”

p.165:希腊选修近代语改为英文必修:从上下文看,“希腊选修”四字后当加分号或句号

p.177:驱逐夷狄,所以复兴民族也,承认元帝不必复宋统也,归咎于吏胥尊君也,尊君即所以自尊也:此是排比句,标点似应作:“驱逐夷狄,所以复兴民族也;承认元帝,不必复宋统也;归咎于吏胥,尊君也,尊君即所以自尊也。”

p.251:方闲谈而端升荒遽至:荒遽=慌遽?

p.266:而本月十四日,余往奠罗太夫人之前三小时即亡室往生之时。又云亡室必欲一见余面:“即亡室往生之时”七字似当作小字

p.279:检《越缦日记》……阅《越缦日记》:上下文他处均作“《越缦堂日记》”

p.322:炸弹声大作,似在乌家坝飞机也:昆明机场名“巫家坝机场”,此处或是郑先生误记同音字,p.973记作“巫家坝”

p.363:读像片本INNOCENTIA VICTORIX:按p.434作“何大化(R.P. Antoine de Gouveau)所印Innocentia Victrix”,是,应少一字母o,此书即《无罪获胜》

p.369:男生四十人一屋,有数室无一暖水壶者;女生五人一屋,无一室无之者,且有一室列暖水壶六:女生五人一间,男生何以能四十人一间,颇不可解,疑是“十人一屋”?

p.433:《汉书·高纪》“高祖尝告归之田”:高帝纪;常=尝

p.435:北海静心斋的叠翠楼和罨画轩,蚕坛的“董西厢”:先蚕坛?

p.441:“舵把子”是四川哥老会首领的称呼,在会的弟兄叫做“胞哥儿”:一般作“袍哥”

p.457:这尊像是清咸丰四十一年:咸丰作为年号前后仅使用十一年,此处“四十一年”疑衍一“四”字

p.466:临济宗的排行是:“清净智慧,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衍宽宏”:按临济宗的辈字最初是从智祖传下来的,其本人是智字辈,故开头四字顺序应是“智慧清净”,又下文“衍”一般作“演”。下文提及曹洞宗排行“广崇妙普,宏胜永昌”,应是“广崇妙善”

p.553:缅人往往为敌侦牒云:牒=谍

p.553:我军司令长官一囗囗囗,一罗卓英,下注:原于此处空阙三字:按此名或为卫立煌,他原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但未到任,罗卓英是其继任

p.554:《马可·孛罗游记》中之狮子,实虎也。盖马不通华语,皆赖西域人口译,语源不同,遂以虎为狮也:此说实误

下册:

p.652:经利彬来,谈永历时曾托天主教士Boym求兵于教皇,其人在安龙携吴株榆西去,其树近遂盛于欧西:此处“吴株榆”应系郑先生所记同音别字,当作“吴茱萸”。此树确系明末时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卜弥格(Michael Boym)传入欧洲,故其在西方学名原称Boymia以纪念其人。此人事迹见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三卷中《卜弥格传》、《卜弥格传补正》

p.655:《补陀洛迦山传》一卷,元盛熙明补。陀洛迦,华言小白华,在四明:句读有误,“补陀洛迦山”是音译全称,并非“续补《陀洛迦山传》”之意;此山本印度佛教传说中之观世音菩萨修行之圣山Potalaka,《华严经》载“于此地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藏语布达拉宫之名即本此。此处所言“在四明”的补陀洛迦山,即今舟山之普陀山

p.658:就有清诸老言之……谈允厚《资治通鉴补后序》:《资治通鉴补》成书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谈氏生平不详,但知其为该书作者严衍(1575-1645)门人及妹婿,则两人岁数应相差不多,既未见其在清初活动,可能也殉难于明末嘉定之屠;p.660郑先生解释以为“两人入清均健在也”,恐未必然,此处列为“有清诸老”,似为不妥

p.658:不徒雕琢曼饰:张惠言《词选序》原文是“雕琢曼辞”

p.658:朱锡鬯《北窗炙輠》跋:当标点为《北窗炙輠跋》,《北窗炙輠录》系南宋人施德操所撰,自朱彝尊藏书作跋后始得流布

p.658:有明文章胜衰振废之由:盛衰?

p.683:注1:“者 原脱,据《史记》原文补”。按,此处原文所引系《新唐书》而非《史记》

p.695:打箭炉之西南,达赖喇嘛所属。拉里城之东南,为喀木地方(原注:即康也),达赖喇嘛为危(原注:乌斯与危、卫同音也),班禅呼图克图为藏地:句读有误,第一句应是“打箭炉之西南、达赖喇嘛所属拉里城之东南,为喀木地方”

p.702:最初用此词者为亚剌伯伊士特利(Istakhri)之著作(均在西历五九〇年):此人生活的年代应在西历950年代。590年代伊斯兰教尚未兴起,不可能有阿拉伯学者著述,当然他其实是波斯人

p.715:偶检《史稿》适偶其传:适遇?

p.717:书中述及钟表、洋腊:腊=蜡

p.792:滇东、滇北新定建造大飞机场三(一在盐洋):此处颇不可解,云南似无“盐洋”地名,或为滇东昭通之“盐源”?但查李艳《抗战时期云南机场建设》一文,抗战时所建机场无类似地名

p.813:读叶隆礼《辽志》、宇文懋昭《金志》:此处是简略代称,并非正式书名,原书是《契丹国志》和《大金国志》,故似不应加书名号。郑先生日记中常如此,又如p.830“读《史稿·吴三桂》《尚可喜》诸传”,p.926“读《隋》《唐书·经籍志》”,p.1137“黄大痴《富春大岭》巨幅”即世传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富春大岭巨幅”也并非正式名称,凡此似皆不必加书名号

p.847:如《二十五史补编》《滇系》《九通》、各种字典、《千唐志》等均不见:按此处所列均常用史书或工具书,惟杂以“滇系”颇可怪,疑有误

p.883:[邓子龙]倭犯高丽,诏赴援,战没于仁川舟中:误,邓子龙是在釜山附近的露梁海战中战死

p.909:原籍河南开封府新安县:新安县在洛阳城以西,历史上从未属于开封府

p.1074:穆耦初:穆藕初

p.1106:全付武装:付=副?

p.1119:津浦路破坏甚烈……宿县以北毁百二十里,徐州以北、济南以北亦有线处,现浦口售票仅至宿县:似应是“济南以南”,日伪时期津浦线的济南徐州段被游击队破坏(铁道游击队即在这一路段),以阻止其南侵

p.1122:南京以今日起不用重庆时间,两地东西相距甚远,似学理南京应较重庆早一小时:似=以?

p.1137:明墨多方,极于无一不佳:极=几?

p.1144:火焰自孔四出,忽申忽缩:申=伸?

p.1165:灯前笑话:笑语?

p.1328:“觉”顺序不对

p.1340:漏“吴雨生”(见p.35,一九三八年三月七日条),亦指吴宓

    责任编辑:熊丰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