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伍尔夫的伦理选择与中国之道
电影《时时刻刻》剧照
20世纪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构思小说《达洛维夫人》时曾这样阐明其创作意图:“我要描写生命和死亡,健全和疯狂;我要批判社会体制,以最强烈的形态揭露它的运行。”她在创作意图中所表明的“双重性”和她在小说中将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处世之道和生死之道并置的“双重性”,表明她的作品隐含着伦理选择。
近年来,中西学者已开始关注伍尔夫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帕特丽莎·劳伦斯在《伍尔夫与东方》和《丽莉·布里斯科的中国眼睛》中论述了以伍尔夫为核心成员的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与中国“新月派”诗社的文化交往关系。高奋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中国眼睛”》中考证了伍尔夫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指出伍尔夫作品中的三双“中国眼睛”分别体现了她对“中国式创作心境、人物性格和审美视野的感悟”。若能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之“道”在伍尔夫作品中的深层意蕴,就会更有益于更深层次地阐明中西思想的交融。
伍尔夫小说中对中国的描写体现了由表及里的过程。在小说《远航》(1915)中,中国作为一个远东国家被提到;在《夜与日》(1919)和《雅各的房间》(1922)中,出现有关中国瓷器、饰物的描写;在《达洛维夫人》(1925)和《到灯塔去》(1927)中,两位重要人物伊丽莎白·达洛维和莉莉·布利斯科都长着一双“中国眼睛”。从笼统的地理概念到具体的文化物品,再到传达情感和思想的眼睛,伍尔夫对中国的领悟逐渐进入灵魂层面。《达洛维夫人》是她以中国之“道”为镜,反观西方文化,表现其伦理取舍的典型作品。
《达洛维夫人》的显性和隐性结构均体现“道”(way)的喻义。小说的显性结构包含两条平行发展的“伦敦街道行走”的主线:一条表现克拉丽莎·达洛维与亲朋好友,从一早上街买花到盛大晚宴结束的一天活动;另一条表现赛普蒂莫斯·沃伦·史密斯与妻子行走在伦敦街道,找医生看病,直至赛普蒂莫斯傍晚跳楼自杀的一天活动。两群人互不相识,但他们同一时间在相近的伦敦街道行走,几次擦肩而过。他们在街道、人群、车辆、钟声、天空、阳光所构建的声光色中触景生情,脑海中流转着恋爱、家庭、社交、处世、疾病、困惑等五味杂陈的意识流,突显他们不同的处世之道和喜怒哀乐。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散论》
小说的隐性结构是由“道”(way)这一关键词所编织的网状结构构成的。小说中“way”这一单词共出现73次,比较匀称地用于主、次要人物的性格和言行描写,也用于描写社会和大自然的运行之道。这73个“way”就像漂在水面上的浮标,标示出人物的处世方式和生命态度,浮标的下面连接着人物的意识流大网。这是伍尔夫最欣赏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灵魂描写模式,她曾这样概括陀氏作品的隐性结构:它用“海面上的一圈浮标”联结着“拖在海底的一张大网”,大网中包含着深不可测的灵魂这一巨大的“海怪”。不过《达洛维夫人》中的“way”浮标,所连接的是多人物的意识并置,与陀氏的深度灵魂探测略有不同。
小说的基点是主人公彼得的梦中感悟,他在梦境中将生命视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在我们自身以外不存在其他东西,只存在一种心境(a state of mind)……那是一种愿望,寻求慰藉,寻求解脱,寻求在可怜的芸芸众生之外,在脆弱、丑陋、懦弱的男人和女人之外的某种东西。”整部小说就是由多个人物的心境纵横交叉所构成的巨网,充分展现“生命和死亡,健全和疯狂”的对抗与连接,但人物的心境各不相同:“人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方式。”(Every man has his ways.)伍尔夫像罗素、韦利、毛姆等学者作家一样,“把目光转向东方,希望在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哲学文化中找寻拯救欧洲文化危机的出路”,伊丽莎白的“中国眼睛”就是显著的标志。
伍尔夫将人物的伦理道德融入他们的处世方式之中,用并置方式展现,然后从克拉丽莎的视角做出伦理批判。小说无章节,大致可分成12个部分,每个部分聚焦某特定人物的意识流,大体呈现“克拉丽莎·达洛维—赛普蒂莫斯—克拉丽莎—彼得(克拉丽莎的前男友)—彼得—赛普蒂莫斯—赛普蒂莫斯—理查德·达洛维(丈夫)—伊丽莎白·达洛维(女儿)、基尔曼(家庭教师)—彼得—彼得—晚会”这样的人物交叉并置形态。
以“无为之道”反观“独断之道”
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之道”,既是社会治理之道,也是个人处世之道,其主要内涵有二:一是顺其自然。老子认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也就是说,有道之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无为,就是让万物自由生长而不加干涉,一切随顺。二是无欲无争。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也就是说,“道”永远是顺其自然的,然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不起贪欲而归于安静,天下自然走上正常的轨道。无为,就是无欲。
伊丽莎白·达洛维、理查德·达洛维和萨利·西顿三个人物均表现出顺应天性、无争无欲的处世之道,体现“无为”之道的特性。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散论》
伊丽莎白,克拉丽莎和理查德的女儿,她的处世方式是“趋向消极”(inclined to be passive)。她不像达洛维家族其他成员一样金发碧眼,而是一位“黑头发,白净的脸上长着一双中国眼睛,带着东方人的神秘色彩,个性温和、宁静、体贴”的女孩。她的眼睛“淡然而明亮,带着雕像般凝神注目和不可思议的天真”;她喜欢“自由自在”;喜欢“住在乡村,做她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喜欢伦敦的各类社交活动;她想从事“某种职业”,成为医生或农场主;她推崇“友善,姐妹之情、母爱之情和兄弟之情”(geniality, sisterhood, motherhood, brotherhood)。伊丽莎白的“消极”处世方式在小说中并无负面含义,而是一种人人喜爱的品性。她母亲克拉丽莎觉得伊丽莎白“看上去总是那么有魅力……她几乎是美丽的,非常庄重,非常安详”;她的家庭教师基尔曼虽然对世界充满仇恨,却“毫无嫉妒地爱她,把她看作露天中的小鹿,林间空地里的月亮”;亲朋好友们将她比作“白杨树、黎明、风信子、幼鹿、流水、百合花”。伊丽莎白自由自在、无欲无争的性情,体现的正是老子的“无为”之道。老子相信,“无为”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无有入无间”,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缝隙的东西。这也正是伊丽莎白获众人喜爱的原因:她像大自然那样自在地显露天性,无争无欲,尽显善意。众人被她的美丽和单纯折服,视其为自然之化身,“友善,姐妹之情、母爱之情和兄弟之情”之象征。
理查德·达洛维的处世方式是“客观明智”,与伊丽莎白一样展现“无为”的处世方式。“他是一个十足的好人,权力有限,个性敦厚,然而是一个十足的好人。无论他承诺了什么事,他都会以同样的客观明智的方法去完成,不掺杂任何想象,也不使用任何心机,只是用他那一类型的人所特有的难以描述的善意去处理它。”“他性情单纯,品德高尚……他行事执着顽强,依照自己的天性在下议院中维护受压迫民众的权益。”他给予亲朋好友支持、关心和尊严。达洛维先生“客观明智”的处世方式的最大亮点在于,他始终用自己的天性去看待事物,保持事物的本真面目,顺其自然地处理事物,不掺杂个人的偏见和欲念,具备轻松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保持自己天性的纯真自在,不违心,不委曲求全。他所达到的境界就是老子所说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做事,视恬淡无味为味。达洛维处世方式的根基是他单纯、善良、宽容、敦厚的“无为”品性,这正是克拉丽莎拒绝前男友彼得而嫁给达洛维的原因,她从他那里获得真正的幸福。
萨利·西顿的处世方式是“我行我素,绝不屈服”(gallantly taking her way unvanquished)。她作为克拉丽莎的闺蜜,在一次散步中忽然吻了她一下,被彼得看见了,“而萨利(克拉丽莎从未像现在那样爱慕她)依然我行我素,绝不屈服。她哈哈大笑”。她喜爱花道,颇具超凡脱俗的东方神韵:“萨利有神奇的魅力,有她自己的天赋和秉性。比方说,她懂花道(way with flowers)。在伯顿,人们总是在桌上静置一排小花瓶。萨利出门去摘些蜀葵、天竺牡丹——各种以前从不会被放在一起的花——她剪下花朵,让它们漂浮在盛水的碗里。效果极好。”萨利一直以“我行我素”的方式生活着:和父母吵架后,她一文不名地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她不喜欢的势利男人吻了她一下,她抬手就是一记耳光;她嫁给自己喜爱的商人,生了五个孩子,全然不顾世俗的偏见。她热情、有活力、有思想,生性快活,依循天性自在地生活,大体上属于老子所说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人,也就是,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的有德之人。
电影《时时刻刻》剧照
伊丽莎白、达洛维先生、萨利三人共同的处世原则是依照天性、顺其自然、自由自在和无争无欲。从另一角度看,他们最大的特性是:从不用自己的观念去强迫和压制他人;给自己自在空间,决不侵犯他人自由。他们是伍尔夫笔下“健全”(sane)的人。与他们相对的是“疯狂”(insane)的人,他们试图以各种名义去压制和改变他人,不尊重他人,给他人带来困扰和痛苦。彼得·沃尔什和多丽丝·基尔曼便是这类人物。前者以爱情的名义,用各种方式伤害恋人克拉丽莎,导致恋情破裂;后者以宗教的名义,仇视世界,伤害他人,自己也陷入痛苦深渊。
罗素在《中国问题》中对比中西文化时,曾这样说:“老子这样描述‘道’的运作,‘生而弗有(production without possession),为而弗恃(action without self-assertion),功成而弗居(development without domination)’,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关于人生归宿的观念,正如善思的中国人获得的那样。必须承认,中国人的归宿与大多数白人所设定的归宿截然不同。‘占有’(possession)、‘独断’(self-assertion)和‘主宰’(domination)是欧美国家和个人趋之若鹜的信念。尼采将它们归结为一种哲学,而他的信徒并不局限于德国。”如果说伊丽莎白、达洛维、萨利的性情具备“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的中国之道的特性,那么彼得和基尔曼所操持的正是西方文明所推崇的“占有”“独断”和“主宰”的信念。
彼得·沃尔什的处世方式是“对抗”(be up against)。他用自己的观点去对抗社会规则、习俗和所有人,包括恋人,“我知道我对抗的是什么,他一边用手指抚摸着刀刃一边想,是克拉丽莎和达洛维以及所有他们这样的人”。他被牛津大学开除,不断遭遇各种挫折,一生都很失败。他与克拉丽莎相爱,情感相通,却始终只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去理解她,觉得她“懦弱、无情、傲慢、拘谨”,不断批评指责她,讽刺她是“完美女主人”,“用一切办法去伤害她”。克拉丽莎认为他很愚蠢,“他从不遵从社会习俗的愚蠢表现,他的脆弱;他丝毫不理解别人的感受,这一切使她恼火,她一直对此很恼火;他到现在这年龄了还是那样,真愚蠢”。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很荒谬,“他向克拉丽莎提出的许多要求是荒谬的……他的要求是难以达到的。他带来许多痛苦。她原本会接纳他,如果他不是如此荒谬的话”。彼得体现了西方文化所推崇的“独断专行”(self-assertion)信念的某种后果。
基尔曼的处世方式是“自我中心主义”(egotism)。“她知道是自我中心主义导致她一事无成”,但是她觉得“这个世界鄙视她,讥讽她,抛弃她,给了她这种耻辱——它将这具不讨人喜欢、惨不忍睹的身体强加给她”。她认为“上帝已经给她指了道,所以现在每当她对达洛维夫人的仇恨,对这世界的仇恨,在心中翻滚时,她就会想到上帝”“她心中激起一种征服的欲望,要战胜她,撕碎她的假面具”。“控制”和“主宰”(domination)的欲望是她个性中最主要的特征。
伍尔夫通过克拉丽莎的意识流,对彼得和基尔曼以爱情和宗教的名义,独断专行地去占有和征服他人的行为做出激烈的伦理批判。“爱情和宗教是世界上最残忍的东西,她想,看着它们笨拙、激动、专制、虚伪、窃听、嫉妒、极度残酷、肆无忌惮,穿着防水布上衣,站在楼梯平台上。”他们的可怕之处在于,当他们带着理性的、宗教的观念去控制和征服他人的时候,他们从不尊重生命,从不理会生命的差异,从不知道他们正在毁灭最美好的东西——人的生命本身。
“自我中心”是彼得和基尔曼一叶障目、迷失天性的主要原因。彼得有魅力有才智,“总能看透事物”,但他“生性嫉妒,无法控制自己的嫉妒情绪”,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挫折和失败后,他与克拉丽莎见面时依然只关心“他自己”,克拉丽莎称之为“可怕的激情,使人堕落的激情”。唯有在睡梦中,他才获得“平和的心境”(a general peace),仿佛看见大自然用它神奇的双手向他泼洒“同情、理解和宽恕”(compassion, comprehension, absolution)这些他生命中缺少的、至关重要的东西。他最终明白,“生命本身,它的每一瞬间、每一点滴、此处、此刻、现在、在阳光下、在摄政公园,这就足够了”。而基尔曼虽然得到了上帝的指引,她内心却一直在黑暗中苦苦挣扎,期盼自己能够超越仇恨与痛苦。“她用手指遮住眼睛,努力在这双重黑暗中(因为教堂里只有虚幻的灵光)祈求超越虚荣、欲望和商品,消除心里的恨与爱。”
正是通过两组人物的并置,伊丽莎白、达洛维、萨利所代表的“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与彼得和基尔曼所代表的“占有”“独断”和“主宰”,两种处世之道的利弊不言自明。无为之道的根基是善,它的立场是利人利己,因而人人和谐相处,人人各得其所。独断之道的根基是一种偏狭的善,它的立场是利己损人,只能导致对立和冲突,结果是害人害己。仇恨、冲突、战争是独断之道的产物。
本文节选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散论》,有删改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散论》
高奋 著
本书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现代主义作家作品论和现代主义作家论欧美文学三个视角切入,论析欧美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威廉·巴特勒·叶芝、华莱士·史蒂文斯、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等欧美经典作家作品,探讨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并透过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眼睛考察和阐明古希腊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俄罗斯文学等欧美国别文学的特性。本书汇集了作者在欧美现代主义文学领域耕耘30余年的部分成果,其中多篇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本书的创新特色是探讨用中西互鉴方法研究外国文学的立场、导向和特性;提供用中国诗学解读欧美作家作品的实例;探索中国学者基于本土思维、文化和诗学的跨文化审美批评模式。
你可能还会喜欢:
原标题:《伍尔夫的伦理选择与中国之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