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抢购到退潮,一个电热毯厂商的疯狂生意

2022-10-19 17: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魏芙蓉

编辑 | 周航

当机会来临

张新瑞是从那封电子邮件开始察觉到不对劲的。7月,他欧洲的客户打算通过邮件下笔订单:8000床电热毯,最快多久能交货?

“你疯了,为什么要这么多?”张新瑞不敢相信眼前的数字。他27岁,在河北新乐经营一家电热毯工厂已经两年多。这行做的是季节生意,一年干半年活,进入夏天,意味着行业的旺季来了。但一次性订8000床,实在有些夸张。

下订单的是张新瑞的老客户,德国人,经营多家连锁店,合作两年多,张新瑞记得,“之前他一次性下个3000床撑死了”,去年全年,对方几笔订单总计也不到5000床。这次,客户的解释是:欧洲能源危机,我们这边有市场,想多屯点货。

8000床电热毯订单,20天交货,当天就紧锣密鼓地排上了生产线。另一边,张新瑞开始在网上检索“欧洲能源危机”的信息。

事实上,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俄实施全面制裁,俄罗斯则减少输欧天然气作为应对。而不久前,北溪管道1号关闭进行维护,引发了整个欧洲大陆的担忧,欧洲多国天然气费用和电价飙升。电热毯、电暖器一类过去不被青睐的取暖设备,开始成为一些欧洲家庭的选择。

就像鲨鱼嗅到了血腥味,张新瑞嗅到了战争背后的这份商机。他判断,接下来还会有大量欧洲订单涌来,想到这里,心里不免生出久旱逢甘露的喜悦,毕竟,电热毯被视作夕阳产业已经很久了。

那笔订单之后,他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下订单的跨洋电话。当时,他的工厂拥有三个厂区,占地面积两万多平,100多名工人,日均产能700多床,要应对这波热潮,张新瑞估摸着够呛。

当务之急是招兵买马。新乐被称为“电热毯之乡”,围绕电热毯的加工和生产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市场上北极人等一批知名品牌都源自这里。每年,这座不到50万人的城市要卖出1600万条电热毯,占全国总销量的40%。

7月底,为了扩充三条生产线,张新瑞在镇上购入一批缝纫机、下料机、电气工作台等设备,花了20来万,价格是平时120%——搭上“电热毯”概念的顺风车,生产设备的销量和价格也飞涨。

整个工业园区都跟着忙活起来了。作为当地的传统产业,裁缝、电子版的检修和安装、穿线、打包,这些电热毯的基本工序,很多新乐人都熟门熟路,不用培训就能上手。

张新瑞利用起镇上平时用作广播通知的大喇叭:“加工电热毯啦”,“40块钱一小时”,“干一天活给一天钱,现点”,“干不干!”他的吆喝吸引了很多上了年纪的、留在老家给儿女带孩子的老人,“是吗,真40块钱吗?”“等我回去再叫几个人”……不到一天功夫,三四十个成熟的技术工到位。

8000床订单交货后不到一个月,同一个客户又来补单,这次口气更大,要订一万条。“说白了,生意人都是见着兔子才撒鹰。”以张新瑞的经验,不用对方明说,他也知道:那8000床,肯定是快卖完了。

那会正是张新瑞忙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即便是扩充后的产能,很快也拉满了。他只好婉拒:“要等到10月份,要不你找别人去?”

●2022年10月14日,工人整理电热毯。近期,浙江绍兴民企取暖设备生产、出口正旺。东方IC 图

繁忙的景象不仅出现在新乐,2000公里外的广东东莞,马中璐经营着一家电热科技公司,生产发热片,也制作电热毯成品,是很多取暖电器生产企业的源头工厂。他的感受更加强烈,“往年还有小单,今年欧洲的单子都是几万件起步”,高峰时期,他一天要接300个电话,全是询单的,工厂的产能早早拉满,批量单最快也排在25天之后。

被张新瑞拒绝的客户在国内打听了一圈,认识的厂家都没产能,实在着急,又回来找到他。“这样,你稍微涨点我给你插进去得了。”对方同意了加价的要求。就这样,他工厂的电热毯出厂价从原本的8、9欧一路涨到20欧。“实际上成本没多少钱,就是产能不足,订货时间周期长,出现了恐慌。”张新瑞坦白说。

为了应付爆单,7月开始,张新瑞给厂里新增了五小时的夜班班次,开足马力,“干就完了”。高峰时期,150名工人,日均生产1300床。

在新乐,没有工厂甘愿在夜间闲着,整个夏天,工业园区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作响。这些都是张新瑞眼里的好兆头,“什么时候声音停了,那才有毛病呢!你睡着了都得吓醒:咋的了,怎么不干了?”

因而那段时间张新瑞成天都在工厂待着,家也顾不上回,哪怕工厂到家只有半小时车程。晚上他就在园区办公室里对付着歇下,拉上窗帘,在那轰鸣声里香甜地睡去。

「老来得子」

当外界盛议电热毯行业迎来春天,张新瑞则形容说,这个行业“老来得子”。这股热潮来临之前,张新瑞的生意做得不算理想。

他是石家庄市人,离新乐不到20公里。两年前,由朋友介绍,他带着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踏足电热毯行业。他们从一天生产五六十条的代加工做起,慢慢积累客户,有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入行前半年,生意还不错,订单也稳定,但一年后,问题就显现出来:“国内内卷严重,国外单价也在压低。现在你卖国内的话一床赚10块钱够呛。”国内市场需求饱和,他去年一年也没卖出多少电热毯,内销和出口一共不到15个订单,10万来条,一度考虑过要给公司降低产能。

“本身就是要over(结束)的产业了,低端行业,干的人越来越少,很多都在转型。”他说。

直到这个夏天,欧洲能源危机引发的取暖潮,盘活了低迷已久的行业。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仅今年7月,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就高达129万条,环比增长近150%。

欧洲大量订单涌向中国工厂,张新瑞觉得是因为在物流、产能和供应链方面,中国优势明显,最重要的是,价格足够低廉。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他的公司也创下了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三个月仅是出口的电热毯就达到20万条,比去年一年都多。

●荷兰,鹿特丹,液化天然气(LNG)船停靠码头。视觉中国 图

哪怕是一名外行,外贸人林翔宇也无法不注意到这块“香饽饽”。他原本做建材行业,这两年行业不景气,今年9月,当他在新闻报道里得知了国内电热毯火热情况,当即决定加入进来,“卷一卷这一亩三分地。”他联系了国内三家大型的电热毯加工厂,拿到报价单,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发展客户,“相当于中介的角色。”

为了拓客,他在小红书上发了条帖子,短短几天,就收获了上千点赞和几百条评论。有人在评论区直接要货:“谁给我供货?立马,马上,出口德国!”也有鼓励大伙入场的:“大家都赶紧啊,还能挣2个月!”

张新瑞介绍,电热毯的销售期短,按照行业的规律,欧洲热销季节是9月到来年1月,出口订单需要提前获取,对国内的工厂来说,每年到11月就几乎没有订单了。

张新瑞把每一分钟都用在了赚这笔热钱上。新乐的工业园里,以前他和熟人打了照面还会相约坐下来歇会,现在他直奔工厂,“一大堆生意还没整明白呢”。以前,好不容易逮着个客户来看厂,他怎么都得好吃好喝伺候下,但今夏,最不缺的就是询单者。他不但没时间扯闲篇,但凡找来想要跟他细聊、问东问西的,张新瑞知道,准是半路出家的,用生意人的话语直截了当地拒绝:“能行就行,不行咱就下次合作!”

真正懂行的客户询单,往往比他还直接:“你们厂目前每天还剩多少产能?”“如果论床数的话每天还能再加500”。对方二话不说,带着合同来看厂、谈价,现改细则,谈妥后立马签。最快的时候,他的一笔生意从询单到成交只花了3小时。

高峰时期,张新瑞还接待了一些新乐的工厂老板。他们是一些主做国内市场的工厂,也想在这次销售潮中分一杯羹,却被出口电热毯的制造技术拦在门外。

“国内电热毯出口,认证和制作工艺都有不同”,张新瑞介绍,“欧洲为CE认证,中国是3C认证。跟国内产品比,出口的缝纫技术、电磁组成、排列顺序以及开关的防火等级都不一样。”

张新瑞说,按照主营市场,过去新乐电热毯生产企业通常分为两类,“80%都是做国内市场的;另外20%做外贸”。但经过这波热潮,他发现比例倒过来了,“现在80%都做起了外贸,剩下20%技术不过关、拿不到认证,只能做内贸。”

对于前来寻求技术支持的同行,双方签定合约:张新瑞免费派人指导生产,对方的出口订单他从中收取提成。不过张新瑞也承认,“技术本身不值钱,靠时间就能摸索出来。只是刚好赶上了风口”。

但这个风口能持续多久?明年电热毯热度还能继续吗?张新瑞对此并不乐观。即便最忙碌的几个月,他也和几个朋友保持周聚的习惯。大家都是在新乐做电热毯生意的老板,哥几个碰一块,为的就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别光盯着现在了,到时候‘咔嚓’单停了,你干啥去,这么大个厂子?”

「强弩之末」

张新瑞没想到,电热毯的热度仅持续两个多月。事实上,在像林翔宇这样的外行纷纷将目光投向这里时,退潮的信号已经显现。9月下旬开始,海外陆陆续续仍有订单找到张新瑞,但已经难见大单了。

中秋节之后,他裁去了临时工,退租了库房。工人只剩高峰时期的一半,购买的新机器不能退,很多机器都处于待机状态,多余的产能一天都能造个500—700床。

虽然新机器的成本早就被7月第一笔订单利润覆盖,但张新瑞还是不忍心看着产能白白浪费。为此,他亲自上阵拓客,发邮件,在微信群打广告,把自己的群备注改为“电褥子哥”,“一天正儿八经地要在电脑前坐12小时,焦虑”。

林翔宇很快也发现了,这个行业的收益远没他想象中丰厚。企业扣除成本利润,他作为中间的贸易商,出口一张电热毯只能赚5块钱。抱着“麻雀虽小也是肉”的想法,他仍旧积极布局,下班时间和周末都被他用来开发客户,连国庆假期也没闲着。

没有可靠的订单,几百条问询信息里,吸引的大多都是像他一样急于上车的行业小白,着急跟他讨教布局经验。看起来最靠谱的信息来自一位华人女孩,她计划在自己的社区里发起电热毯团购,因而联系林翔宇,希望通过他在中国获得一批价廉质优的电热毯。

突然进入这个行业,林翔宇对很多问题都后知后觉:因为利润低薄,他必须争取大批量订单才能有获利空间。但大批量订单出库动辄就要20多天,运输时间也要近一个月,对于9月才入场的他,时间不站在他这边。所以,那位华人女孩的生意后来聊着聊着也没了下文。

一个月过去了,林翔宇在这项副业上的收获几乎为零,“只有些不值钱的散单,天天光是给厂家拉业务了。”

这就是商业世界,当所有人看到机会时,往往意味着机会已经流逝。即便如此,林翔宇还存有一丝希望:“会不会有第二波、第三波下单潮?如果真的有的话,我觉得现在发力也不算晚。”

那些焦虑的日子里,张新瑞从未像这样关注过国际动态,隔三岔五就上网搜搜:俄乌打成啥样了?北溪一号线修好了吗?我是不是需要换个思路做生意了?他始终相信,“每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引发商机。”

●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主要天然气管道北溪2号。3d渲染图。视觉中国 图

新的商机,他后来在一次跟海外客户聊天的过程中再次捕捉到了。对方原是跟他打听:木质颗粒燃料你有没有?要一万吨。

一万吨?张新瑞一听就来劲了。关于这个陌生的名词,他事后在资料中得知,这是一种能量丰富和清洁燃烧的热源,美国有报道称,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它就被欧洲国家大面积用来取暖乃至发电,使用率甚至超过了风能和太阳能。由于俄乌冲突持续不断,国际能源价格飙升,出口木质颗粒生意已经在美国率先火爆起来。

最让他挪不开眼的是一组数字:有媒体调查发现,在法国,木质颗粒燃料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达到每吨600欧元(约4200人民币)。

在张新瑞脑海中,这个数据意味着“那是你想像不到的利润,没准一个星期就能赚辆保时捷。”

更大的商机面前,电热毯滞销的烦恼似乎也变得无足轻重。此前还在网上为电热毯生意焦虑拓客的他,几天后再在电话里谈论时,俨然换了一个态度:“强弩之末,电热毯行业已经没法让我从里面谋取到高利润,那就没必要再花费太大精力,安安静静收工就行了。”

接下来,张新瑞打算筹备木质颗粒燃料的生产资质和出口认证。如果顺利,明年,他或许就能全面转型生产新能源材料,他认定,那将会是一条更有价值也更能挣钱的赛道。

(文中张新瑞、林翔宇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极昼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

- END -

原标题:《从抢购到退潮,一个电热毯厂商的疯狂生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