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著名作家王蒙谈文化自信:呼唤文化定力,懂中国懂世界
●中华风度令人迷醉,是我们眷恋的精神家园。
●文化不是物资也不是货币,它是智慧更是品质,是精神能力也是精神定力,它不是花一个少一个,而是越用越发达,越用越有生命力,越用越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古色古香、奇葩异彩、自成经纬,更在于它生生不息的活力,它的反思能力,它在多灾多难中锻炼出来的应变调适能力,它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精神,它的水滴石穿的坚韧性,它的接纳与深思的求变精神,还有它屡败屡战、永不言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精神。
在前进中自信,正是传统文化生命力所在
王蒙 人民出版社 资料图记者:您在《王蒙谈文化自信》一书中说,“中华风度令人迷醉,是我们眷恋的精神家园”。您是如何理解“精神家园”一词的?
王蒙:中华艺文提倡“道法自然”“造化为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讲究风骨、气韵、境界、器识,并将这些美学原则寄托于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中华文化还得益于汉语汉字的形象性、综合性与浑一性,有它特殊的感染力、表情性与微妙性。中原文化的优胜与各兄弟民族文化的多元,推动中华文化不断扩容、融合出新、绵延不绝。
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风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处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高瞻远瞩,凛然大义,塑造了一代代中华民族脊梁。与此同时,中华精英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动静咸宜,刚柔相济,儒道互补,乐山乐水,阴阳五行,琴棋书画,诗书礼乐,入山入水,方圆内外,大智大勇,素心内敛,进退有道,道通为一。
还有中华诗词、中华书画、中华戏曲、中华故事、中华园林、中华功夫、中华烹调、中华工艺、中华文物、中华医疗养生……这些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乐生惜生,代代相传,共同延续着中华价值观和中华智美,也为当代生活带来快乐,带来趣味。它们是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氛围与自珍自赏的美好心愿的对象化、具体化,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对话的特有媒介。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贡献了重要一极,它的魅力令人迷醉。
有一年我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晚会上,听到合唱曲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歌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那样的场合,想起历史上有过的繁荣与美好,感动得热泪盈眶。“哪怕仅仅为了欣赏辛弃疾的诗词,下一辈子,下下辈子,仍然要做中国人。”此之谓“精神家园”是也。
记者:您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什么?
王蒙: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既有孔孟提出后被官方提倡的修齐治平、忠勇仁义;也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对阶级剥削压迫的指责。而这后者,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的山沟里成长壮大起来的理据。
我们更有新文化运动时以鲁迅为代表的反思批判文化,那是知耻近乎勇的传统,是海纳百川的传统,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传统。
也正是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志士与人民的呼风唤雨、倒海移山,表现了中华文化“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雷霆万钧的革命性一面,使中华传统文化经受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激扬历练,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挽救,得以激活。
还有以井冈山、长征、延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传统,也是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个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就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比如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愚公移山、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统一战线、批评与自我批评、支部建在连上,一直到“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无不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辉。
百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各界优秀人士、文化精英与广大民众,前仆后继,以极大的紧迫感奋斗图强,力求补上科学技术、大工业制造、国防自卫、市场经济、民主法制、改革开放的课,追上全面现代化、全面小康、全面富国富民的世界步伐。这种不甘落后的奋斗热潮也使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勃勃进取的空前扩容和发展创新。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古色古香、奇葩异彩、自成经纬,更在于它生生不息的活力,它的反思能力,它在多灾多难中锻炼出来的应变调适能力,它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精神,它的水滴石穿的坚韧性,它的接纳与深思的求变精神,还有它屡败屡战、永不言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精神。
记者:有人说,百年来,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名词观念,我们吸取了那么多外来文化,中国人已经“他信”胜过“自信”了。对此,您怎么看?
王蒙:文化不是物资也不是货币,它是智慧更是品质,是精神能力也是精神定力,它不是花一个少一个,而是越用越发达,越用越有生命力,越用越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它有坚守的一面,更有学习发展进步的一面,学习是选择、汲取与消化,不是照搬和全盘接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谁学到手就为谁所用,也就归谁所有,旧有体系就必然随之调整变化,日益得心应手。
文化也不是垄断性山寨性的土特产,它既有地域性,更有超越性与普适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无须追求来源的单一、唯一、纯粹。如果用产地定义文化传统与文化内涵,国人吃的小麦、玉米、菠菜、土豆……最初都是舶来品,连中餐都不是绝对的“中”了。再看日本,先学中国,后学欧美,已经大大发展了日本文化。美国更是移民国家,文化土产有限,但绝不能说美国没有自己的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的态度正是中华文化历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文化一经吸收采用,必然与本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发展成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当然是中华文化而不可能是什么其他文化。孔子早就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甚至孔子宣告,他与伯夷、叔齐、柳下惠、少连等不同,叫做“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而孟子干脆明确孔子是“集大成”者,是“圣之时者”,说明圣者也要追求现代化、当代化。
我们主张文化自信,不是说只有中华文化是优秀的。《礼记》早就告诉我们:“学然后知不足。”《尚书》的说法是:“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我们从不认为自身足够完满。我们对全球各国各地的文化必须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但我们必须重视、珍惜中华文化长久而又丰富的历史存在,重视它为我们当代快速发展所奠定的基础。越是经济全球化,越是西欧、北美取得了人类文化某些优势甚至主流地位,我们越要加倍珍惜自己的文化成果,越要思考为何或异其趣的中华文化对人类发展的参照作用越来越大。我常说,拒绝现代化,就是自绝于地球;而拒绝传统,就是自绝于中华本土,自绝于中国国情,自绝于中国人民,自绝于更有作为的可能。
呼唤文化定力,懂中国懂世界
记者:您在本书中曾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对接的概念,您能否详细阐释一下这一概念?
王蒙: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对接,这是可能的,不要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封闭的文化、僵死的文化,是一个生硬的、呆板的文化,不是。中国文化从来不拒绝吸收外来的影响。
中国文化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你从最古老的《易经》上看,它就给你来一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不得了的呀,这就是中国文化能够和现代性衔接的阳光大道。《大学》上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还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讲改革的呀,中国人脑筋不死。
所以中国的文化是可以往现代性上走的,虽然现代性本身又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这我另说。
中国经历了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古老,看到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看到中华文化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因为什么东西到了中国都要变样,被称之为本土化。
1998年,我被美国康州的一个大学请过去待过一个学期。那个时候我就谈过这么一个观点,我说所有的外来影响到了中国它就要发生变化。譬如可口可乐,以大陆为例,改革开放以后,可口可乐来了,一开始不成功。何以见得不成功呢?在北京,可口可乐刚来的头一年,出现了喝一杯可口可乐赠送一个杯子或给一个盘子的这种优惠措施,可见它卖不出去,它滞销。现在呢,喝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到了中国它会变样。当时我说这话并不知道情况,我在那里说完,回到北京,立刻就发现,北京人已经把可口可乐当成了解表的中药。小感冒,可口可乐煮姜丝,餐馆都可以提供。因为它有一点咖啡因,喝了精神会好一点。原来鼻涕邋遢的,喝完这个也觉得舒服一点。还有更伟大的发明,比如台湾的三杯鸡。三杯鸡是什么呢?一杯可口可乐,一杯干红(把法国也消化进去了),再来一杯酱油。就这三样煮鸡,煮出来味道不错。
它到了中国是变的。只有无可救药的教条主义者才没完没了地抠那些字眼儿。
记者:“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您作为一位享誉中外的作家,您认为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王蒙:现代化新情势的特点之一是,虽有歧义但难以阻挡的全球化;而全球化的冲击更加提醒与激励我们保护与弘扬民族特色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二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三要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四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这是我们的对外文化行为的原则,也是本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还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的原则。
讲好中国故事同样需要自信,需要勇敢直率地面向世界、面向实际,不回避、不心虚,一是一、二是二,开诚布公。中国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进展就是进展,困难就是困难,共同就是共同,特色就是特色,没什么可含糊的。讲传统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接,讲发展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精神对接,讲效率要与全球化的机遇及中国式的艰苦奋斗、从善如流精神对接,讲改革开放要与中国式的兼收并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尊重他人、和而不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接。我们还要强调我们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以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选择定力。
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懂中国、懂世界。身为中国人,懂中国是天经地义的,但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同样面临着向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学习与倾听生活实践的交响的任务。作为当代人,我们还必须懂世界、爱交流、善沟通。
中国的发展与更美好的未来已经不仅仅是理想,而且是正在不断实现的景象。我们的文化复兴大有希望。具有几千年文明史、一百多年的救亡史与革命史、六十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史与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史的中华文化,资源深厚、经验丰富、道路宽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原标题为《中华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著名作家王蒙谈文化自信》)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