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国两会三个“通道”展现自信:传递出生动立体的中国声音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今年全国两会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首次会议,这次会议一大亮点是在全国两会历史上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邀请各方面代表委员亮相,讲述心声,展现中国两会的开放自信。
3月20日上午,随着第五场“代表通道”活动落幕,今年全国两会的三个“通道”集体采访活动正式收官。这三个“通道”分别是“部长通道”和首次开启的“代表通道”、“委员通道”。
“部长通道”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统计,今年全国两会共举办了五场“部长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晓明、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等在内的30位部长在“部长通道”上亮相接受记者采访。
他们在“部长通道”上接受记者采访,坦诚交流、阐明政策、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3月5日的“部长通道”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公开承诺,到2019年要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建制村要通客车。
“‘国进民退’的说法,既不正确,也不符合实际。”3月13日的“部长通道”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用两个“不”回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问题,表示二者可以“在竞争中创新产品与服务,在互助中开拓新领域”。
另外,在“部长通道”上,部分新调整组建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新任部长们还首次亮相,就国务院机构改革等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譬如,在3月19日的“部长通道”上,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首任部长李干杰首先是感到责任更重了,压力更大;其次是条件更好了,信心更足了。
李干杰说,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整合了环境保护部原有全部职责和其他六部门相关职责,未来工作范围更宽了,事情更多了,挑战也更大,“要履好职、尽好责,确实感到压力比较大,生怕辜负了大家的期待和信任。”
而重新组建的科技部新任部长王志刚“部长通道”上谈及履新感受时则表示,现在脑子里一直在想的,是怎样把科技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做好,真正在新时代发挥科技支撑国家强盛的作用。
“代表通道”、“委员通道”
“部长通道”之外,全国两会历史上首次开启的“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也备受关注。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安排,五场“代表通道”分别在3月5日上午、9日下午、11日下午、13日下午、20日上午举办,三场“委员通道”分别在3月3日下午、10日下午、15日上午举办。
据澎湃新闻统计,共有45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五场“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每场活动平均有9名代表。这45名代表分别来自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35个代表团中的34个代表团。
在“委员通道”接受媒体采访的全国政协委员则共有33位,他们的界别囊括中国共产党界、特别邀请人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界、教育界、少数民族界、九三学社、社会科学界、特邀香港人士、体育界、文化艺术界、中国民主同盟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界、无党派人士界、医药卫生界、经济界、中华全国总工会界等,占到十三届全国政协34个界别的一半左右。
这些代表委员当中,既有连任的“老”人,也有首次当选的新面孔;既有为人熟知的业界名家,也有默默耕耘的基层骨干。在“通道”上,他们直面记者们的“长枪短炮”,真诚作答,讲述代表委员心声,回应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
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代表讲述了自己在深圳学习生活30多年,创办的腾讯公司从5人发展到4万多人的故事;浙江杭州市市长徐立毅代表分享了杭州按照“一件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要求,促进政府自身作风转变的经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委员解读了“双一流”建设;赵红卫委员介绍了高铁的建设规划……
三个通道传递出生动立体的中国声音
每年全国两会召开全体会议时,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是列席会议的国务院各部委主要负责人进出会场的必经之地。由于在这里记者有可能捕捉到最新消息、听得到权威声音,因此被称为“部长通道”。
在这里,曾因争抢新闻,现场一度出现“围追堵截”“拥挤混乱”的局面。为了保障现场安全有序,2008年起,部长和记者间拉了道隔离线,2010年起推荐记者进入隔离线邀请部长答疑。
近两年,大会新闻中心又想出了由工作人员邀请部长的办法,既保证了现场秩序,又能让更多的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也受到越来越多部长们的欢迎。
“今年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办公后,国土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工信部、国务院侨办等部门就主动联系我们,愿意在‘部长通道’回答媒体的问题。”两会新闻中心一位负责人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历经多年实践,“部长通道”向世界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今年全国两会首开的“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又一次用创新开放之举,向全世界传递出更加自信的中国声音。
从政府官员、民营企业家、工程师,到工人、农民、教师,三个“通道”覆盖了不同领域和诸多热点话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赵宇亮委员认为,“通道”拉近了全国13亿人民与大会堂里2980名人大代表、2158名政协委员之间的距离。
“‘通道’这种创新方式有助于汇聚共识、提振信心,让全社会更集中地认识和了解代表委员,也让全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地看待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新委员说,“新时代新气象,‘通道’充分彰显了为民、自信、透明、开放的中国国家形象。”
“民有所呼,‘会’有所应。”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的评论文章认为,两会上的这些“通道”,不仅是一个临时的集中采访区域,更是民意和信息畅通的通道,让权威声音传得更远,让社会关切得到更及时回应。
“会内会外,主动沟通彰显自信;会上会下,坦诚互动赢得赞赏。”新华社3月11日发表的评论文章称,“通道”像一个窗口,展示了中国民主新风,传递出满满的中国信心和正能量,为奋进新时代凝聚起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则认为,在三个“通道”里,传递出生动立体的中国声音,“让全社会更集中地认识和了解代表委员,也让全世界更客观立体地了解中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