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保护好湿地,保护好“地球之肾”

澎湃特约评论员 余寒
2022-10-18 16:4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

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在湿地保护上不断升级。据报道,十八大以来,国家和省级层面累计建立的湿地相关制度多达97项。今年6月,作为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次的《规划》则立足长远、着眼未来,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

湿地保护机制的不断完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而我们越来越重视湿地保护,和湿地的生态价值、保护现状息息相关。

一方面,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森林、海洋一起,构成了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它在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湿地遭遇破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另一方面,湿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早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排污、土地开垦、过度捕捞等活动,一度造成了湿地大面积萎缩,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之前就有媒体报道,有的地方建设工业园区挤占湿地,试图通过调整保护区规划将“生米煮成熟饭”,还有的地方多次执法解决不了湿地破坏的问题……类似忽视生态环境的功利短视发展观念,凸显了出台更严格、更系统的湿地保护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像《湿地保护法》,在填补立法空白的同时,就依据湿地的价值,推出了严格的惩罚机制。如破坏国家重要湿地的,处每平方米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这次发布的《规划》,设置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即到2025年湿地保护率达到55%。而“十三五”时期,我国湿地保护率从46.6%提高到52.7%。

中国过去的湿地保护,曾经经历了湿地大面积萎缩后的抢救性保护阶段。种种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湿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湿地保护率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极不容易。而湿地破坏所需要的修复成本,更是一笔巨大的代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释放了一个鲜明信号:加强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湿地保护,要站在全新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在具体实践中,则必须回归到发展观念的转变上来——当开发和保护出现矛盾时,绝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发展,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湿地是物种丰富的资源宝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湿地的资源价值和生态功能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