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西大学生社团收废瓶筹爱心基金,为乡村学校搭7座梦想书屋

乔栋/人民日报
2018-03-20 09:06
绿政公署 >
字号

“请问有不要的废瓶子吗?”在山西师范大学,常常能看到一群在学生宿舍收废品的年轻人,他们同属于一个大学生社团——“236爱心社”。

这个社团从捡废瓶子起步,靠献爱心立足,至今已在周边多个乡村学校、特殊学校支教,并在这些学校搭建7座“梦想书屋”。他们不仅在山西大学生范围内有很高知名度,甚至在上海开起了“爱心分店”。236,一个以数字起名的社团,看似漫不经心,却栽出了一片成荫的爱心之树。

1个朴素的想法,8个简单的女孩,播下爱心的种子

10年前,“236”只是山西师范大学一个宿舍的代号,它的存在只对住在其中的8个女孩有意义。彼时,对女孩子而言,没事就“晃悠”去捡废瓶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但郭学玲就能豁得出去。2006年入学的她,发现学校里废瓶子挺多,占地方不说,还污染环境。“扔了挺可惜,攒起来换成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更好吗?”郭学玲说。

她的想法很快得到宿舍其他7个姐妹的支持。几次“卧谈会”后,姐妹们的思想就达成一致。为此,她们去学校里的信用社专门开了个账户,取名为“236爱心基金”。

捡瓶子,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实操”起来,除了克服心理难关,还有很多现实的细节问题。比如,“哪里废瓶最多?书包怎么腾空才能装下更多瓶子?拉到哪里卖最划算?”8个女孩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刚开始,一个放风,一个迅速去捡,天黑的时候‘最好下手’。”郭学玲笑着说。

3年时间,她们用卖废瓶的500多块钱,给汶川灾区捐过款,也给贫困地区儿童买过书包。她们知道,这点钱对于太多有需求的地方而言微不足道,但她们更懂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爱心比钱大”。

“其实我们当初也没有太多想法,只是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点好事。”郭学玲说。然而,正是这种不遗余力的坚持,才让这个爱心小团体涌现出生长的惊喜和感动。“236”爱心小团体的种子被8个姑娘无心播下,很快迎来了它的脱胎换骨。

2009年,在山西师范大学物信学院团委的支持下,“236爱心社”从8个人的“小团体”,发展成为一个面向全校的社团组织。2011年开始,“236”陆续开展了丰富的爱心活动,一跃成为最活跃的校内社团。2013年,“236爱心社”在新生中一次吸纳210名成员,成为全校规模最大的社团。随后,他们又在上海成立“分部”,“236”逐渐成长为山西高校社团中的“明星”。

10年之后的今天,“236”成了一个爱心公约数,成了更大一群人的归属。

“扫楼”、支教、梦想书屋,爱心在不断扩散

在山西师范大学,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次“扫楼”活动。和10多年前的“前辈们”一样,“236”的社员们会轻轻地敲敲门,进宿舍问有没有废瓶可以收。和10年前不一样的是,因为人数增加,他们的成果也成倍扩大,“一次能卖两三百块钱”。

“这是我们积少成多、艰苦朴素的社团传统,绝对不能丢。”从前辈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责任,“236爱心社”现任社长张淑彤的工作思路越发清晰。“不了解‘236’的人,以为这只是一个靠‘弯腰换钱’的公益组织,但其实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张淑彤说。

对于这些经常来学校“串门”的“236”成员,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的心里一直心怀感动。郭小平自己就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在山西省临汾市创立的这所红丝带学校,让很多艾滋病儿童找到了温暖的家。

“236”的社员们,显然也把这里当成了家。一到学校,社员们就按照分工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有的和小朋友在楼上做起了游戏,有的带着孩子去阅览室……一旁的办公室里,郭小平看着这些忙碌的大学生,感慨地说:“对于患有艾滋病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人来陪他们玩耍。‘236’的同学们,年纪也不大,但却有异乎常人的爱心和担当。”

对于2016级的社员侯雅敏而言,与红丝带学校的孩子们玩耍、交流,像是在她生命中打进了一束光:“那次和他们做完游戏,我们准备走的时候,一个小朋友过来怯怯地拉着我的手,一直跟在我后面,他说:‘老师,我怕你走了之后就不回来看我了。’我看着他的眼睛,那种不舍和胆怯,让我在那一瞬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爱心活动全程参与下来,尽我所能、伴他们成长。”

“每周固定来这里,成了‘236’和红丝带学校的一个约定。”“236爱心社”第六任社长尚玘说,“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去周边农村地区的学校支教,发挥师范生特长,给他们送去我们的温暖和力量。”

他们的支教活动,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烛光行动”——烛光虽弱,却能点亮爱的夜空。

每周五下午,在离山西师范大学一个多钟头车程的席坊村小学,爱心社的成员们会准时搭乘公交,辗转来到这里,给孩子们上课。他们坐公交的路费,全部来自于平时收废瓶的“爱心基金”。

席坊村小学教学楼的二楼拐角处,有一处不显眼的屋子,上面写着“梦想书屋”。书架上,摆着《三字经》《中华历史人物》等少儿读物,孩子们在业余时间会被这群大哥哥、大姐姐们领着,来这里一块看书、学习。像这样的梦想书屋,“236爱心社”已经捐赠了7处,书籍除了来自于爱心基金,大部分是社员们平时在学校收集来的旧书。

下午两点半,两个来自体育系的“236”社员,领着三年级的学生在操场上打起了太极。阳光有点刺眼,但小学生们睁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了关键“要领”;一旁二楼的四年级教室里,欢快的歌声飘出了窗外,孩子们鼓起了腮帮子,唱得正起劲。

这是一首流行歌曲《刚好遇见你》。“要知道,平时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席坊村小学的孩子们最期盼的音乐、美术、体育课,往往就成了自习课。”尚玘说,“对于孩子们和支教的社员而言,同样是因为爱,彼此才能相遇在这里。”

铁打的“236爱心社”,但没有流水的“236爱心人”

献爱心的形式在不断丰富,“236”的名头也越来越响。山西师范大学还为此专门帮助社团成立了“236党支部”。在不久前的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推进会上,“236爱心社”作为唯一参加的社团,赢得一片点赞。

铁打的“236爱心社”,但没有流水的“236爱心人”。在他们看来,对于经历过“236”生活的人来说,爱心已转化为深深的行为烙印,即便是毕业走出,也会把“236”的爱心带到四方。

尚玘最近正在准备考研复试。“考研的事情定了以后,我还打算再报名参加一个山区支教的志愿活动。”尚玘说,“大部分人都觉得志愿活动又不给钱,干吗这么拼。但这反而比一些有偿雇佣更吸引我。不考虑那么多,尽力去奉献,这就是‘236’带给我不一样的地方。”

“236”不一样的地方,更在于传承。传承不仅体现在时间的传递,还有空间的扩散。第五任社长苗静说,他们有一个微信群,名字叫“236爱心宝宝之家”,她们经常在里面聊天。慢慢地,大家发现在上海已经工作、读研的“236人”越来越多,于是“236爱心社上海分部”应运而生。

如今,一些公益活动,总能引起祖国南北“236”成员的遥相呼应。去年5月13日,大型公益徒步筹款活动“一个鸡蛋的暴走”在上海举行,主题是为“临汾市天使儿童”募捐。“236上海分部”的成员郭学玲、秦子君、苗静、汪毅、张春雨,还有从山西师范大学赶过去的张莹超等十余人,历经12个小时,完成了50公里的爱心“暴走征途”。

“不管在哪里,不论南北、无问东西,我会永远记得他们带给我的感动,我永远都是‘236爱心社’的一员。”第四任社长秦子君笃定地说。

(原题为《从8个人的爱心小团体,发展到开“爱心分店”,山西师范大学“236爱心社”——爱心传递 青春无悔》)

    责任编辑:张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