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个世纪前的“近世通儒”:嘉兴纪念沈曾植逝世百年
今年是清末民初的知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沈曾植逝世百年。澎湃新闻获悉,继日本东京举办纪念沈曾植先生逝世一百周年《海日生花 中日书法展暨第九届翰墨书道会展》后,“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特展”近日在浙江省嘉兴博物馆举办。170件展品围绕沈曾植的家族、为官、交友、成就等方面,展示了晚清一代大儒的“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之名。
沈曾植(1850-1922)
沈曾植《节录世说新语》纸本章草 嘉兴博物馆藏
展出现场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又有睡香病叟、菩提坊里病维摩、随庵、谷隐居士、姚埭老民等称号,浙江嘉兴人。清道光三十年生于北京,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护理巡抚。宣统二年,辞官故里。张勋复辟时北上,授礼部尚书。民国11年卒于上海寓所,享年73岁。其一生经历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张勋复辟、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见证中国之巨变。
沈曾植,作为晚清民国时期之硕儒,学术贡献遍及舆地、律法、医学、金石、书法、宗教学等。王国维称其为“集有清三百年学术之大成且继往开来的学者”。2022年是沈曾植先生逝世100周年,嘉兴博物馆联合其他单位以沈曾植的家族、为官、交友、成就等方面展示晚清一代大儒的“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之名。
他的一生,学术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有心在政治上施展抱负,却未遂愿,反而成就了在晚清学术上的领袖地位。除了上述史学、律令与舆地方面外,还有佛学、经学、考据、道藏、诗学、书学等方面的成就。诗学方面,他被推为“同光体”的代表人物,主张学诗要通“元嘉、元和、元佑”三关,识见宏通。
沈曾植是一个思想较为开明的士大夫,主要表现在他对待变法改制的态度上。他主张革新祖宗之法,并积极支持、热心参与。在目睹中法战争时官员的腐败后,他逐步在向资产阶级改良派靠拢,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一书》经过沈曾植的修改后呈递光绪帝。随后朝野大哗,将被逮捕,沈曾植极力营救使得其得存全”,沈曾植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认为康有为为可造之才,并赞同其上书变法的精神。
清光绪二十九年沈曾植奏折副本
沈曾植之诗被王可庄、郑孝胥、陈衍标榜为“同光体魁杰”,故于“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的主张与“三元说”也不反对,他为诗尊朱彝尊,出入于杜、韩、梅、王、苏、黄之间,不取一法,亦不坏一法,其于诗学主张主要为“三关”说和“雅人深致”之说,他作诗基本围绕这两个观点。
在史学方面,沈曾植早年用力最勤,刊行著作传世较多的还是关于辽金元史、四裔(四方边远之地)地理方面的研究。他早年就有志于研究蒙古史地。在以应科举求功名为首务的时代,他能排除家贫、无师等各种困难,专心于这种繁难而无功利的学问,可以看出他早年就有从事学术研究的爱好和藉此经世致用的思想。他在无师请问的情况下,借助于精读前辈学者的著作,在学术上打下了结实的根基。自清代中叶以降,在经学考据向史学考据的转折过程中,沈曾植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代表,这正如王国维所言,沈曾植以自身的学术实践和学术影响,充分证明了他在近代学术传承中“继承往哲”“开创来学”的卓越地位。
民国七年沈曾植铭木手杖
沈曾植的书法艺术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书法家,为近现代书法艺术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于右任、马一浮、谢无量、王蘧常等一代大师皆受沈书的影响。 复古是整个清代学术的大势,作为清代学术的参与者,沈曾植无法逃离于这一趋势。其书法也是如此,复古的观念思想贯串沈曾植整个的书学思想,以他硕学通儒的素养,没有“古”作为背景依托,他的内心“便觉机阻不安”,“古”成为他的安身立命之所。从张裕钊、包世臣,到米芾、黄庭坚、欧阳询、唐人写经,再追溯到钟繇、索靖、汉碑、流沙坠简,走的是一条由今入古的道路。通乎古今以为变可以说是沈曾植书学的宗旨。
清沈曾植行书中堂
嘉兴博物馆藏
清沈曾植隶书爨宝子帖轴
嘉兴博物馆藏
展览共展出展品170件,大致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展出家族成员的书画作品和沈家一些日常用品、女红绣品、家族墓出土玉器等。第二部分展出沈曾植同年录、奏折、时政言语稿、论军制稿、论教育文稿等为官时期的遗稿,特别是在安徽任期时的很多珍贵照片和文稿都是首次展出;第三部分展出好友致沈曾植书画、往来信札、拜帖名刺等;第四部分展出其学术成就,内容涉及金石书画、诗词文学、舆地、律法、经史、佛学等。寐叟先生治学严谨,综览百家,为“道、咸以降学界之魁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沈曾植所追求的梦想和事业都已烟消云散,但他毕生追求的儒家风范和学术精神至今仍在影响后人。
沈曾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中国大儒”,他的书法,碑、帖并治,熔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其学术及艺术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王国维先生曾痛挽沈曾植,称其“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更是大哲人,四照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
清沈维鐈行书《阿罗汉伏虎》诗轴
嘉兴博物馆藏
清沈维鐈行书录陆游诗成扇
嘉兴博物馆藏
关于沈曾植的书法艺术成就,其学生金蓉镜曾写道,“即以八法言之,精湛淹有南北碑之胜,自伯英、季度、稿隶、丛冢吉石,无不入其奥窔。有清三百年中,无与比偶,刘文清且不论,即完白、蝯叟为蜾扁书,驰骤南北,雄跨艺苑,亦当俯首。晚年应接品流,长㡧大卷,流而益雄。散落海上,如次仲一翮,山川为之低昂,可以知其书学之大概矣。”此外,其学生王蘧常写道,“师之书法,雄奇万变,实由读破万卷而来。所以予先论师之学问,然后再及於书,后之学先生书者,其在斯乎。”
沈曾植 草书四屏
沈曾植题跋手稿(正反面书)清稿本
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把沈曾植的书法列为“帖学”的殿军人物,称“他是个学人,虽然会写字,专学包世臣、吴熙载一派,没有什么意思的;后来不知怎的,像释子悟道般的,把书学的秘奥一旦豁然贯通了”。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特展
2022年10月15日—2023年2月5日
嘉兴博物馆南馆区三楼禾缘展厅
(本文据嘉兴博物馆、澎湃新闻过往报道、嘉兴在线等综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